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

摄影技术与艺术期末参考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数码摄影图片常见的文件格式有JPEG、TIFF、RAW和Photoshop文件格式。

2、摄影构图中,若要想以“势”感人,就用远景或者全景;若想以情节感人,则用中景。

3、取景构图的要求是简洁、完整、生动和稳定。

4、摄影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

5、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6、摄影用光的六大要素是指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光色。

7、色彩的三要素分别是色别(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8、摄影的基本基调包括:高调、中间调、低调。

9、平时我们所说的三原色光分别指的是: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

10、若照相镜头焦距短,则视场大、景深深、景像变形、空间感强。

11、有利于表现被摄景物的轮廓、表达人物的神态面目的拍摄方位是前侧面拍摄。

12、摄影的特征是具有纪实性和瞬时长驻性。

13、色温低、彩色摄影的画面会偏红。

14、摄影构图的三坐标是指景别、角度和高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图像输入系统的硬件为( D )
A.数字相机
B.扫描仪
C.摄像机
D.电脑显示器
2、数码相机中的CCD芯片(或CMOS芯片),起着类似传统摄影中胶片(A)的作用。

A、感光
B、曝光
C、光化
D、拍摄
3、色温高、彩色摄影的画面会(C)
A、偏红
B、偏绿
C、偏兰
D、偏黑
4、在下列曝光方式中,最适合于拍摄动体的选项是( B )
A.光圈优先曝光
B.快门优先曝光
C.程序自动曝光
D.全自动曝光
5、防震、防晒、防热、防潮(D)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要求。

A.防盗 B.防借他人使用
C.防频繁使用 D.防尘
6、橙色光在人们心理引起的反应产生的共鸣较接近( C )
A.宁静
B.清新
C.温暖
D.寒冷
7、视场角为(C)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A.20°~40° B.60°~80° C.40°~60° D.65°
8、要表现被摄物体的纵深感和立体感,往往采取( B )的方法。

A、正面拍摄
B、侧面拍摄
C、远距离拍摄
D、低角度拍摄
9、某人为胖脸型,为避免缺陷,宜选择下列哪种拍摄方式。

(C)
A、正面
B、侧面
C、仰拍
D、俯拍
10、拍摄人物肖像时,在下列三种焦距的镜头中应选择哪一种(C)
A、28mm
B、50mm
C、70mm
D、300mm
11、光源投射在被摄物上的光线( C)即被称作光照度。

A.角度 B.温度 C.强弱 D.颜色
12、在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如果把色温值设定为7000K,所拍摄的早晨阳光初升的照片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影调?( A )
A.蓝青调
B.橙黄调
C.正常色调
D.不一定
13、镜头的主要作用是使(C)。

A、潜影成像
B、静态造型
C、景物成像
D、艺术成像
14、曝光的目的是为了使被摄影的(B)和层次在感光片上表现出来。

A、影纹
B、影像
C、影调
D、质感
15、摄影绝大多数是利用(D)。

A、折射光
B、自然光
C、侧射光
D、反射光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4分)
1、在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光圈系数增大,景深也增大。

(√)
2、欲突出被摄主题,应选用大光圈,而欲使被摄主体和环境同时清晰,应使用小光圈。

(√)
3、同样条件下,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
4、焦距比标准镜头焦距长的镜头称之为长焦镜头。

(×)
5、前侧光属于侧光的一种,位于相机的左右两侧,并与照相机的主光轴成45º夹角。

(×)
6、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
7、摄影中把红色光、黄色光、蓝色光称为三原色光。

(×)
8、光圈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控制通光量,则光圈系数数值越大,通光量也就越大。

(×)
9、光质是指光线的软硬性质,它与光源的种类和光照条件无关。

(×)
10、罗宾逊是摄影术的发明者。

(×)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色温:将一个绝对黑体,放在绝对零度的条件下加热,当温度加热到一定程度时,该黑体会发出有颜色的可见光,此时该黑体的温度就是该可见光的温度,称之为色温。

2、景深:景深是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的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3、景别:被摄体在画面中所占的范围大小。

4、新闻摄影:
广义:指利用一切影像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图片、新闻电影、新闻电视摄像。

狭义:是专指以相机作为工具、以新闻图片作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摄影。

5、曝光: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

6、影调:又称为照片的基调或调子。

指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和色彩的色相明暗等之间的关系。

7、光圈优先模式:单反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之一,这种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
动调定所需要的光圈,曝光时,相机自动调节快门速度。

8、中景:画面具体介绍某一事件的主要部分,着重表现参与事件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9、感光度:感光片对光的敏感程度。

10、快门优先模式:这种自动曝光模式需要拍摄者手动调节所需要的快门速度,相机在曝光时自动调节相应的光圈。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中景画面的特点?
(1).集中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2).这是最常用的拍摄距离,既可以使人物交流得到充分展现,又可以把不必要的环境排除在画外.
(3).它最大的优点是长于表现情节。

2、人像摄影中,虚化背景的方法是什么?
使用大光圈、使用长焦端、靠近被摄体、选择离人物较远的背景
3、光在摄影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3)营造气氛;(4)特殊的光影效果。

4、简述摄影用光构图的“四字经”?
散射光线反差平淡不宜拍摄较大场面
稍有顶光反差太强降低反差加用辅光
逆光摄影反差更强曝光恰当效果理想
多多采用侧面光线立体感强最为理想
5、快门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1)控制进光时间,与光圈组合控制曝光量
(2)控制影像的运动模糊量
6、突出主体是表现主题的基本要求,如何熟练掌握突出主体的常用方法?(1)利用对比突出主体
在摄影构图中,对比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造型法则。

明暗、虚实、大小、方向、形状、质感、色彩、光线、动静、思想内容等种种差异,都可以用来对比。

(2)利用主体的位置和陪体、环境的指引突出主体。

主体在画面中显著位置、陪体在视线中集中在主体身上、利用线条的透视规律。

7、简述低调照片实现方法
(1).画面本身就有大面积的暗色调
(2).根据之前分析的画面构成,选取测光点应该选小面积的亮部做为测光点,让小面积的曝光准确
(3).不能选取高光地方作为测光点,画面本身需要一些高光做点缀
8、简述画面景别使用的一般技巧(即景别构图“四字经”)?
画面结构不外三点特写中景全景场面
人物要抓精神面貌表现细节特写为好
人’物’皆要表现环境两者兼顾要拍中景
反映全貌宜拍全景注意渲染环境气氛
9、简述影响构图的因素
拍摄距离、拍摄方向、拍摄角度、画幅、虚实、前景与背景、色调与影调
10、如何拍好风光照片?
①使用醒目的前景; ②运用倒影来增添感染力;③利用滤镜;④设法使用望远镜头拍摄.
11、前景和背景在照片中有哪些作用?
前景:处于主体前面的景物。

作用:装饰画面,突出主体,增加空间深度感
背景:处于主体后面的景物,与主体的关系是对比与照应的关系。

作用:突出和烘托主体的形象
12、光在摄影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3)营造气氛;(4)特殊的光影效果。

13、镜头为什么要镀膜?
镜头加膜是指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增加镜头透光能力。

其作用是①增加光线透射力;②消除光线反射产生的雾翳;③减少镜头霉变现象
14、、试比较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与景深之间的关系?
(1)其他条件不变,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2)其他条件不变,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对焦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3)其他条件不变,焦距与景深的关系: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