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图1为长沙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某住宅建筑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入射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当正午太阳入射光线为①时,有关该日湖南省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地昼夜等长B.正值梅雨季节C.盛行东南信风D.湘江正处汛期2.有关图中太阳光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时节气为冬至,③时节气为夏至B.该地②节气时昼长比③节气时短C.从②到③,入射屋内的光照面积增大D.从③到②,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图2为2015年某日14时东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P地的风向可能是()A.西北风B.正南风C.东南风D.西南风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地受冷气团控制B.M地受亚洲高压控制C.N地盛行下沉气流D.P、K之间锋面为暖锋图3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图。
读图完成5—6题。
5.若以洋流模式图(图4)来表示该海域洋流分布状况,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表示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6.测潮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
下列措施有利于抑制海平面升高的是()A.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B.改变农业耕作方式C.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D.过量使用煤炭资源图5为某地水循环及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海绵城市”是指遇到降雨时能就近吸收、存蓄、渗透雨水,在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的生态城市模式之一。
目前,长沙市正在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引起变化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甲处为背斜山B.乙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C.丙处岩石年龄最新D.丁处为流水沉积地貌图6为横断山区高黎贡山南段西侧蝶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古诗词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图中蝶类优势种群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的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10.与该山麓东侧相比,山麓西侧水热条件好,植被丰富,蝶类色彩艳丽,种类数量较多,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脆弱性B.差异性C.有限性D.整体性交通拥堵指数是指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拥堵情况的概念性指数值。
图7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所绘制的2015年1月长沙市连续两日同一时段交通拥堵指数变化对比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时段,汽车平均时速最低的是A.8日6—10时B.8日14—18时C.9日4—7时D.9日16—19时12.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是()A.大力发展公共交通B.限制私家车出行C.集中布局商业网点D.错开上下班时间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
图8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13—15题。
13.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14.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15. “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
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图9及表格为某四地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图表完成16—17题。
16.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17.四个地区中,可能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是()A.①B.②C.③D.④青海湖的鸟岛是一个以水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图10、图11分别为青海湖区域图及水禽景观图。
读图完成18—20题。
18.青海湖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A.增加水体污染物质B.维持生物的多样性C.提高洪灾发生频次D.提供丰富农副产品19.近年来,鸟类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
该区域环境持续恶化的具体表现不包括()A.酸雨危害加剧B.湿地面积缩小C.山地雪线上升D.沙化面积扩大20.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为准确划定鸟类的保护范围,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C.手工绘图D.全球定位系统(GPS)图12为欧洲西部区域图,图13为美国本土示意图。
读图完成21—23题。
21.甲区域为世界重要的乳畜业区,影响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河流D.市场22.若在乙区域再增加一个农业带,则最合理的农业带是A.园艺带B.水稻种植带C.地中海农业带D.热带经济作物带23.丙区域为田纳西河流域,通过综合治理与开发,成为了全美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下列工业中,适宜在该流域优先发展的是A.棉纺工业B.炼铝工业C.电子工业D.食品工业图14中的甲区域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以每年5—100米的速度扩展。
读图完成24—25题。
24.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使喀什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趋提高。
经过喀什的能源调配工程是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工程C.西气东输工程D.川气东输工程25.下列治理图示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措施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是A.实施人工增雨B.增加草场载畜量C.过度抽取地下水D.构建防护林体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26.(10分)图15为太阳系模式略图及某日太阳光照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共包含了级天体系统。
若A 、B 位于同一经线,则从A 地向B地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向(填“东”或“西”)偏转。
(4分)(2)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8日19时40分“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到达近月点,此时英国伦敦华人观看直播的时间(中时区区时)为2014年10月28日。
(2分)(3)湖南某校的小梁同学在某日太阳光照图上绘制了MN、PK两条昏线,其中只有一条是正确的,你认为正确的是。
(2分)(4)根据“某日太阳光照图”提供的信息,关于此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2分)A.洞庭湖达最高水位B.南海诸岛盛行东南风C.地球运行到远日点D.长沙的日出比北京早27.(10分)“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其横贯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入欧洲经济圈,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新的机遇与未来。
图16为“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及上海、科伦坡的气候特征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在古代,航海依靠的动力主要是风和洋流,明朝郑和下西洋,沿海上丝绸之路往往选择(填“冬去夏回”或“夏去冬回”),就是利用北印度洋的季风及季风洋流。
而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骆驼,人们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填“纬度”或“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4分)(2)比较项目上海科伦坡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变化西北风风东北风风降水特征多雨少雨(3)成功转型对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分)28.(10分)2014年5月份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即中三角城市群)。
图17为“中三角城市群”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武汉、长沙、南昌都是省会城市。
请任选一个城市从地形、气候、河流、交通、农业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4分)(2)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与郴州市相比,长沙市的服务范围(填“大”或“小”)。
(2分)(3)上海至广州高速铁路的开通,对“中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试从经济联系、产业结构、就业机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简述其积极意义。
(4分)29.(10分)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石油资源较丰富,扼守亚丁湾的咽喉地带,当地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且教派纷争不断。
2015年3月,随着沙特阿拉伯对也门的大规模轰炸,也门局势不断恶化。
图18为也门附近区域及某城市放大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试从地理角度简析也门出现动乱的原因。
(2分)(2)拟在也门某城市放大图中的A、B两地规划建设中心商务区,在C、D两地规划建设石油化工厂,请选择合理拟建地址理由中心商务区石油化工厂(3)通、环境、地价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分)(4)干旱的热带沙漠环境使也门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根据你的推断,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填“商品谷物农业”或“游牧业”)。
(2分)30.(10分)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线路全长1432千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直接用上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
图19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南水”进京,有效地缓解了北京市的用水紧张状况,但时至今日,北京市继续推行用水阶梯水价,其主要目的是(填“引导家庭节约用水”或“加快‘南水’入户”)。
(2分)(2)有关该线输出地(甲)与输入地(乙)及沿线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2分)A.主要粮食作物甲地为小麦,乙地为水稻B.主要地形类型甲地为平原,乙地为山地C.该线穿越了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D.该线跨越了东、中、西部经济地带(3)“APEC蓝”,用来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
针对图中乙区域的雾霾,最主要的治理措施是(填“优化产业结构”或“扩大企业规模”)。
(2分)(4)2014年12月,我国在图中的乙区域实施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化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为此,小邓、小罗同学以“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研究与思考”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①小邓同学认为:应该大量建设城市群;②小罗同学认为:不应该大量建设城市群。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4分)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答案及评分标准1-5 ACABC 6-10 ADDCB 11-15 DCABC 16-20 DABAB 21-25 DABCD26.(10分)(1)2 西(4分)(2)11时(2分)(3)MN (2分)(4)D(2分)27.(10分)(1)冬去夏回干湿度(4分)(2)上海:夏季:东南风;冬季:少雨科伦坡:夏季:西南风;多雨(4分)(3)优化产业结构治理污染,美化环境(2分)28.(10分)(1)以武汉为例:地形:位于江汉平原上,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利于农耕,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且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河流: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既提供了便利的河运,也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交通:具有水运、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组成的立体、综合运输网络,水陆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