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储层保护与完井液
Rs [1 Kop / Ko ]100 %
包括静态伤害评价、动态伤害评价和多点渗透率测量。
7
一、 储层保护与评价
4.2、完井液的储层保护评价
完井液体系中各种处理剂的配伍性评价。 有机垢沉淀,浊度值;
单剂体系的防膨胀性评价。 抑制水化膨胀、防止微粒剥落运移;防膨率90-95%;
完井液体系之间的配伍性评价。 单剂、体系与储层水的配伍性:是否混浊或沉淀 单剂、体系与原油的配伍性:是否乳化或破乳、粘度高低 完井液与前期作业液的配伍性;
油气层损害实质:内因+外因
油气渗透率降低
4
一、 储层保护与评价
3、储层保护重要性 储层保护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并贯穿整 个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工程,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 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保护储层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及时发现油气层和 对储量的正确评价,有利于油气井的稳产和增产,有利 于油气井产量和油气田开发效益的提高。 在油气田开发生产的每一项作业中,尤其是钻井完井过 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储层保护工作。
10
二、 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
油气层损害实质
内因+外因 有效渗透率下降
内因:油气层潜在损害因素
油气藏类型 油气层敏感性矿物 油气层储渗空间特性 油气层岩石表面性质 油气层流体性质
11
二、 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
外因:引起油气层损害的条件 工作液的性质 生产或作业压差 温度 生产或作业时间 环空返速
有效渗透率下降: 渗流空间缩小 绝对渗透率降低 流动阻力增加 相对渗透率降低
3)碱敏:高PH值滤液进入碱敏储层,引起碱敏矿物分散、运移 堵塞及溶蚀结垢。
4)润湿反转:当滤液含有表面活性剂时,这些表面活性剂就有 可能被亲水岩石表面吸附,引起储层孔喉表面润湿反转,造成 储层油相渗透率降低。
5)表面吸附:滤液中所含的部分处理剂被储层孔隙或裂缝表面 吸附,缩小孔喉或孔隙尺寸。
13
二、 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
(3)钻井液滤液与储层岩石不配伍引起的损害
1)水敏:滤液进入水敏储层,引起粘土矿物水化、膨胀、分散, 而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
2)盐敏:滤液矿化度低于盐敏的临界矿化度,引起粘土矿物水 化、膨胀、分散和运移。滤液矿化度高于盐敏的高限临界矿化 度,亦有可能引起粘土矿物去水化收缩破裂,造成微粒堵塞。
• 静态评价法:混浊或沉淀、浊度值 • 岩心流动实验评价法:岩心渗透率回复值
8
一、 储层保护与评价
4.3、储层伤害的矿场评价技术
常用不稳定试井法,即通过测定压降曲线或压力恢复曲线时所获得的 不稳定试井数据,对油气层的伤害程度做出分析和评价。
根据评价标准,分为:
表皮系数(S)法: 表皮系数越大,表示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S=0,无伤害,完善井;S<0,超完善井;S>0,不同程度伤害。
第5章 储层保护与完井液
教学内容:储层保护与伤害评价方法、钻开油气层的钻井 液、固井过程储层损害、完井液与射孔液、完井过程储 层损害。
基本要求:理解储层保护与伤害评价方法,掌握钻开油气层的钻井 液伤害机理与保护方法,掌握固井过程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方法, 了解完井液和射孔液组成及分类,掌握完井过程储层损害机理及保 护方法。
6)酸敏。
14
二、 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
3
一、 储层保护与评价
2、储层损害原因
凡是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导致储层渗透性降低的储层内在因素, 均属储层潜在损害因素(内因)。它包括储层孔隙结构、敏 感性矿物、岩石表面性质和地层流体性质等。
在施工作业时,任何能够引起储层微观结构或流体原始状态 发生改变,并使油气井产能降低的外部作业条件,均为储层 损害的外因。它包括入井流体性质、压差、温度和作业时间 等可控因素。
重点: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方法。 难点:储层损害机理。
1
第5章 储层保护与完井液
第一节 储层保护与评价 第二节 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 第三节 完井过程中储层保护 第四节 完井液简介
2
一、 储层保Leabharlann 与评价1、基本概念 储层损害:任何阻碍流体从井眼周围流入井底的现象均
称为对油气层的损害。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油气层渗透率 (包括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降低。 储层保护技术:认识和诊断储层损害原因及损害过程的 各种手段,以及防止和解除储层损害的各种技术措施。 储层保护的核心是有针对性地控制各种外因,使储层的 内因不发生改变或改变小,从而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
条件比(CR)与产能比(PR)法: 越接近于1,说明伤害程度越小。
流动效率(Ef)法:S值越大,Ef越小,伤害越大。 污染系数(DF)法:DF=1-PR,DF=0表示无伤害,DF>0表示有伤害。 井底污染半径法
9
二、 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
钻井过程中防止储层损害是保护储层系统工程的第 一个工程环节。其目的是交给试油或采油部门一口无损 害或低损害、固井质量优良的油气井。储层损害具有累 加性,钻井中对储层的损害不仅影响储层的发现和油气 井的初期产量,还会对今后各项作业损害储层的程度以 及作业效果带来影响。因此搞好钻井过程中的保护储层 工作,对提高勘探、开发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必须把好 这一关。
5
一、 储层保护与评价
4、储层保护评价
储 层 室内评价 保 护 评 价 方 法 现场评价
岩心分析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 工作液对储层的伤害评价 完井液的储层保护评价
试井评价
测井评价
产量递减分 析
单井评价 多井评价
6
一、 储层保护与评价
4.1、工作液对储层的伤害评价 钻井液、完井液、水泥浆、射孔液、压井液、洗井液、 修井液、压裂液和酸液等外来流体统称为工作液。 通过对比污染前后渗透率变化,反映工作液对储层的伤 害程度。
12
二、 钻井过程中储层保护
1.钻井过程中储层损害原因
钻开储层时,在正压差和毛管力的作用下,钻井液的固相进入储 层造成孔喉堵塞,液相进入储层与储层岩石和流体作用,破坏储 层原有的平衡,从而诱发储层潜在损害因素,造成渗透率下降。
钻井过程中储层损害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钻井液中固相颗粒堵塞储层。 固体颗粒粒径与孔喉直径的匹配关系; 固体颗粒浓度; 施工作业参数; (2)地层中微粒运移堵塞储层。 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