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市场概论

电力市场概论

电力市场概论复习题填空题1.常用的激励性管制方式为:、、。

2.电力市场上的交易方式共分为、、、等交易类型。

3.在电力市场中,会计成本计算输电费用常用的方法、、、。

4.发电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是:、、。

5.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

6.电力市场的运行规则有、、。

7.根据市场竞争和垄断的不同程度,电力市场属于类型。

8.我国《电力法》中所说的电价,是指由、、等类型的电价。

9.在电力市场中,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形成方法主要有、、。

10.在电力市场上,发电企业常用的竞争战略是:、、、。

11.市场功能的实现机制包括、、。

填空题答案:1.最高限价、特许经营竞争、区域竞争2.中长期合约交易、期货交易、日前交易、实时交易3.路径法、邮票法、距离×功率法、潮流法4.寡头垄断市场5.开放性、竞争性、网络性、协调性6.市场进入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竞争规则7.寡头垄断市场8.上网电价、电网间的互供电价、电网销售电价9.个别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竞争形成法10.成本领先战略、重点集中式战略、差别化战略、补缺者战略11.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概念题1.电能计量系统的含义答案:电能计量系统,用于自动、实时采集和统计各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和部分大用户在各时段,在网上实际交易的电量及相关数据。

2.期货交易的含义答案:期货合约是指期货交易所制定的、由交易双方在指定的交易所中按规定的交易规则达成的,在规定时间和地点交割期货商品的标准化契约。

期货交易是指针对期货合约所进行的买卖。

3.电力市场载体的定义答案:市场交易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市场主、客体借以进行交易活动的物质条件。

电力市场的载体就是覆盖营业区内的电力网络。

4.技术支持系统答案:电力市场的运营是要组织电力市场成员,按照一定的市场运营规则竞价上网进行计量、考核和结算,保障各方的经济利益。

要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和准确无误地完成这些工作,就必须要有计算机网络、电能计量系统和电网调度系统的技术支持。

通常将这些技术支持系统称为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支持系统。

5.发电企业规模经营(1) 企业资本的规模经营。

(2) 容量的规模经营。

(3) 电量销售的规模。

(4) 新技术应用的规模。

简答题1.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答案:第一阶段从1882年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经历了67年。

这个阶段的电力企业有外商资本,有官僚资本,也有私人资本。

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与世界各国相同。

第二阶段从1949年建国开始到1998年到国家电力公司成立,撤消电力部为止,历时49年。

其特点是国家统一所有,统一管理,自上而下垂直垄断经营,实行计划建设,计划发电,计划供电和计划用电的计划经济体制。

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中国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到90年代中期,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

现代电力市场的运作可以说从1998年电力部撤消,政企分开,这算是中国电力市场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2.为什么说输电业务是强自然垄断业务。

答案:输电网络具有极高的关联性,同时具有极强的规模性,因此输电业务属于强自然垄断业务,即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成本不断下降,设备利用效率不断上升。

3.为什么说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答案:由于能源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因此,电力工业同煤炭、石油等产业一样,是向国民经济、向社会提供电能这一基础物质和商品的基础产业。

而且从世界能源消费变化的总趋势来看,电能最终将成为主要能源而占据诸能源之首,成为最终能源市场上的基本能源商品。

4.为什么说电力工业的关联性强?答案:电力的生产、输送和消费都是通过电力网络同时完成的。

它需要采用大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以实现发、输、售、用各环节的相互紧密配合,协调统一的进行。

5. 电力市场主体应具有的特征?答案:(1),市场主体必须具有合法性;(2)必须具有独立性;(3)必须具有赢利性;(4)电力市场主体讲究平等。

6.简述电力工业的特点。

答案:(1)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

(2)电力工业的关联性强。

(3)电力工业具有很强的规模性。

(4)电力工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

7.简述电价的功能。

答案:(1)直接影响到是否有效地、合理地使用电能和节约电能(即调节供求)。

(2)直接影响到人民人群的消费水平;(3)在市场竞争中,电价的合理制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同时影响到电力行业能否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4)合理的电价应当能激励电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效率的作用。

8.简述市场功能的实现条件。

答案:(1)生产经营企业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2)生产经营者对其产品有自主定价权。

(3)市场宏观环境使企业和客户具有自身选择供需双方的权力,双方能够根据各自的利益取向决定双方交易的成败。

(4)买卖双方对市场信号具备灵敏接受和反映的条件和能力。

论述题1.请论述我国电力市场建设中,采取三级市场的结构具有哪些优缺点?答案:优点:(1)实施方便。

三级市场的结构与现有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统一的,因此,只要把发电公司加以分离,再成立省电网公司,由其经营电力市场及运行电力系统:另增加一个监管机构,即可建立起竞争市场。

(2)有利于平稳过渡;有利于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调动三级电力部门的积极性。

(3)这是理想的过渡模式,在区域电力市场中,省市资源可在较大范围内优化。

缺点:(1)市场层次多,机构重叠;市场运行复杂化。

(2)长期看,不利于降低成本,不利于资源大范围优化。

(3)区域电力市场中只有少量省、市电网及区内大电站为参与者,易形成寡头垄断,对用户和市场效益不利。

(4)不利于各省大电站和大用户直接到大区电力市场做交易,有更多选择。

2.请论述国外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所具有的特点。

答案:(1)政府是电力工业改革的主要推动者。

各国的电力工业都是在各国政府的推动下进行,即由政府提出改革方案,政府制订改革步骤,政府组织改革的实施等。

整个改革方案的实施都是通过政府来进行推动,这不仅是因为电力工业原来属于国有和国家经营;更主要的是因为电力工业系国家基础产业,其改革成败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巨大影响。

(2)实现监管方式的变革。

改革以前的电力企业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和经营管理。

改革后的监管方式是通过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由政府制订电力生产经营的相关法律和监管规则,通过公开、透明的监管形式,在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情况下,实施有限、集中和透明的监管。

(3)改革传统的由政府监管电价的模式。

对于能够充分竞争的业务,要实行通过竞争来订价。

监管机构对自然垄断部分实施价格监管。

并且要尽量采用激励性价格监管措施。

(4)实行民营化是改革的前提条件。

各国改革的共同之处是对电力工业实行民营化。

如英国通过股份制改造、向私人出售或向国外出售电力资产等方式,将原来属于国家拥有的发电企业、供电企业转变成私人所有,从而实现其民营化和商业化运营的目的。

3.请论述市场监督的职能。

答案:(1) 预见职能。

通过市场监督活动,可以预先发现市场中的问题,并弄清其产生的根源,提前排除相关因素的扰动以及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危机。

(2) 补救职能。

即依据所发现的问题,以及问题形成的直接或间接因素,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制止或缩小因失误造成的不良后果。

(3) 完善功能。

通过社会的监督体系和自律机制,以保证市场其他职能的发挥,并保证各项职能取得最佳效果。

(4) 判断职能。

通过对市场运行过程和管理过程的监督、分析,判断市场运行的状态及设计模式目标的合理与正确程度,以便提请管理决策机构调整政策。

(5) 仲裁职能。

依法对交易中发生的矛盾、争议,进行协调和仲裁,以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维护市场管理的公正性。

(6) 信息职能。

即及时收集、汇集市场运行过程的信息、情报,随时反馈监督的结果,以缩短和纠正决策部门认识和判断的时滞性。

4. 请论述电力市场建设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发电侧竞争的电力市场;输电网开放,多个购买者模式;零售竞争阶段。

答案:(1)发电侧竞争的电力市场:a.发电侧有限竞争的电力市场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实现保证基数电量条件下的有限竞价上网;b.发电侧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阶段:这一阶段,无论发电企业在性质、规模、所有制成分上有什么不同,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一律平等。

取消基数电量,发电公司发电量实行完全竞争。

(2)输电网开放,多个购买者模式:在模式Ⅰ的基础上,发电侧实行完全竞价上网,配电市场有序地放开,成立独立的地市供电公司;部分大用户可在某区域内直接从独立发电公司购电,通过输电网和配电网进行输送,用户和独立发电公司向输电网和配电网交纳相关费用,条件成熟时可允许大用户跨区域交易。

(3)零售竞争阶段:国家级电力市场将逐渐建立、完善;以区域电网电力市场为主,省级电力市场交易合并到区域电力市场中去。

不仅发电,而且在零售环节,都展开较完全的竞争。

用户根据电价及服务质量选择零售商,与零售商签订供用电合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