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9-04-08T11:57:50.4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作者:张宗华
[导读] 小学英语课堂是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重要学习环境,如何高效的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成为英语教育者最为关心的核心课题。
张宗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朝阳学校四川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65-01
小学英语课堂是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重要学习环境,如何高效的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成为英语教育者最为关心的核心课题。
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本文将具体的探析如何巧妙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使藻堂活起来。
一、设多彩情景,创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语言,而非一般的知识。
语言的学习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情境,学生学习起来不但吃力,更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的用法。
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创设或虚拟情境,带学生进入到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认为这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所在。
在实际设计情景时我们还要顾及三个因素:
㈠趣味性。
首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其次,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也是重中之重的。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宋代陈颐也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所以我们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想方设法使英语课堂激情四射、学生兴趣盎然。
这样,学生因为课堂的精彩分呈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倾心的投入也是提高课堂质量的保障,最终形成对英语学科学习的良性循环。
㈡整体性。
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的整体呈现。
我们给予学生的得是过度自然、教学流畅的课堂,在此基础上能给听者呈现和构建一个视觉、听觉、感触等多方面参与的知识盛宴更是我们要追求的高效课堂。
如果不注重整体,不把握关键,教学完成之后也就仅仅是支离破碎的记忆而已。
二、关注情感态度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更具实效性。
因而,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并有意巩固和保护学生的情感态度。
如学生初学英语时,好奇心强,积极性高,教师应当善表扬多鼓励,充分树立并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阶段后,学习遇到困难或学生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充分理解宽容,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刻苦用功,有疑惑及时解决,当天的任务要当天完成,不留漏洞。
尤其对于学困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关爱,指导要耐心细致,多加肯定与鼓励,不歧视放弃,帮助其消除自卑,如此这般,才能带给他们继续学习的勇气与信心,才能让他们爱上英语这门学科。
三、合适应用体态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用较为得体的体态语言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成效。
而对于利用体态语言,一定要合适正确。
不然,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相反会使得教育教学产生不好的影响。
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讲到兴奋之处,应散发出兴奋之情,其面部表情表现的愉快激昂,当讲到愤怒时,情绪中应带点愤怒,面部痛苦。
然而请勿用手大声拍打桌子或狂笑等夸张动作来表达情绪。
体态语言是需要自然流露的,不是夸张的表现。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体态语言需要与自己内心的活动相互一样,做到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真正意义上表现出教育者应有的伟大美好的形象。
与此同时,教师所表达的手势、眼神以及姿态等都要自然和谐,不能让学生感觉到矫揉造作的感觉,不然会容易影响到教学的成效以及教师的形象。
同时,体态语言是需要协调合作的,注重整体的一个配合程度。
第一,教师所应用到的体态语言是需要和教学的内容进行互相协调的。
利用体态语言,做到辅助以及强化教学中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有声语言以及无声体态语言相互间是需要进行协调的,两者要相辅相成。
例如:在进行违纪处理时,除了需要用到语言进行喝止外,还需要用到眼神的注视、手势的阻止、表情的严肃等所产生的效果。
而体态语言还要对文化差异的进行注意。
身为跨文化领域进行交流的英语教师,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尽量去把握一系列标准的英语教学体态语言。
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考虑好文化的差异性,尊重英语文化。
四、课堂内容趣味盎然,贴近学生生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为生活所用。
小学荚语课堂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与生活的轨迹保持一致,让学生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品味英语的生活味,体验英语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英语。
在保持生活味的同时,趣味性也是要注意的方面。
语言的学习如果只是通过重复性的听说读写来强化和巩固,对于学习者来说就太过于单调和乏味了,学习时间长了就容易滋生厌学情绪。
而且小学生正处于好玩、活泼好动的年龄,要让他们专心地去学习,教师就需要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在生硬的知识中穿插一些形象生动、动静相宜的声音和图片以及其它的辅助材料。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美的享受,也能愉悦心情,在欢快舒畅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例如在复习单词时,可以开展单词接龙、猜字谜等游戏;学习“I am hungry.”“I amthirty.”这些句式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句子内容来进行表演。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对句子进行深刻地理解,同时也是一种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五、重视学法指导
小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渗透学法指导,学生依此学习,便能形成技巧。
一是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得如何;学生如何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他们的困惑需求是什么……教师要了然于心,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学习进程中,要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学法指导。
课前要明确预习目的,借助辞典扫清障碍,跟读录音模仿朗读,标注重点疑点。
课中通过对语言的感知、体会、分析、理解和训练,逐步掌握语言知识。
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抓住要点和重点思考,积极发言展示、参与课堂活动。
课后梳理复习,及时消化巩固所学内容;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除此以外,还要进行个别指导,矫正指导帮助寻求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
只要立足于学生发展,处处为学生着想,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