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长丰县顾圩小学梁艳“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习英语更是如此。

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的低效性一直困扰着无数农村教师。

因此,探索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建立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

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

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

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

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

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

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
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上课时,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发音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

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以人为本,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备课一定要备学生,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度,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

要熟悉学生当前知识与能力现状,避免过高或过低要求学生。

第一、认真学习教育学知识,从理论的高度摆正教学的心态。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年级的小学生,一节课接受单词的能力最多就8个,课外的新单词多一两个来辅助阅读,也许还可以接受,但如果为了让学生扩充知识面,毫无限制地增加课外知识和新词汇,不但没有
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学生将会对英语学习进一步产生畏难情绪,为继续学习增加了阻力。

反之,如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教师却任意降低难度和要求,这无疑是浪费学生大好时光,“无异于谋财害命”。

所以,备课时必须遵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基本原则。

第二、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

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其年龄阶段的特征,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

这就是常说的要让学生“跳一跳,拿得到”。

通过各种手段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比如对作业批改和考试情况作记录与分析、进行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与学生个别谈话等。

第三、重视知识的引入。

一堂课的引入如同一个故事的开头,教师要营造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开始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学生才不会从心底抵抗教学的进程——事实上很多学生学习效果的不理想都归因于这种有意或无意排斥知识的渗透,比如打瞌睡、说与教学无关的话等。

第四、把握知识发生、理解和应用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放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他们在发现中获得满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尊与自信。

对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设计知识呈现方式或场境,并采用相应技术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发挥才能的环境。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或性格特征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在教学教程中适时加入一些兴奋点,从而避免他们产生学习疲劳。

四、根据学生特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问题的提出源自教学的低效,避免无效,克服低效,追求高效,最基本的诉求是,教学必须有效。

下面从不同的教学形态提出六种有效教学的策略原则。

第一、先是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养,争取五项技能全面发展,如英语诗朗诵、英语儿歌演唱、讲故事、模仿秀、情景剧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

在校园里开设英语天地。

利用绘画、英汉结合的形式展示英语格言或者小故事,对孩子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孩子们以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

第二、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扎实语音教学。

新授课一定要使用录音机或多媒体辅助教学,老师们可以在进一步规范自己的发音的同时,帮助孩子们通过模仿录音让发音更加标准,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听力能力。

教师有效的学习指导,要把握好五个关键点。

一是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适时地给与指导。

二是注意指导的适度。

三是适当地指导,针对性要强。

四是指导要采取适合的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五是适应学生的需要和需求,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第三、师生互动已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并被教师主动地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师生的交流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而应时时交流,我认为可以在教室板报上设置师生交流平台,让学生把英语学习中的疑问和收获写在上面,老师以不同的方式给以解决,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师生争取共同养成用基本的英语口语交流的习惯。

教师要把握提问的明确、适时、适度、兼顾原则,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第四、新课程强调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自主不是自流,需要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

教师的有效指导需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

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成为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实质的而不是形式的,是全员的而不是少数的。

第五、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也是教师为使学生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在小组中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它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强调学习共同体中各因素的互动合作,注重对小组团体评价。

第六、有效评价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

该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教育、自信心的建立等将对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较大影响。

抓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而保障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运用好课堂教学评价手段。

不同教学形态中的每一种策略并不是适合每一名教师的,它只是一般性的原则,需要个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矫正、提升、固化。

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是一个执教者一生的事情。

教师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策略,从而形成一种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永远是个性化的,只有经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精雕细琢,取同存异,逐渐积累,生成充满个性的教学智慧,不断丰富这些智慧,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加有效,我们的教师就更有魅力,我们的课堂就更具活力,我们的学校就更富生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