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与性质习题分子结构与性质习题课1、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A、H2B、HClC、Cl2D、N22、溴化氢气体的热分解温度比碘化氢热分解温度高的原因是()A、溴化氢分子中的键长比碘化氢分子中的键长短,键能大B、溴化氢分子中的键长比碘化氢分子中的键长长,键能小C、溴化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碘化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小D、溴化氢分子间作用力比碘化氢分子间作用力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CH2=CH-CH3中其杂化类型有sp3和sp2,其中有两个π键,7个σ键B、分子CO和N2的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故性质相似C、Na+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D、CO2分子的结构VSEPR模型是直线形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A、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B、NH3易液化C、NH3分子比PH3分子稳定D、在相同条件下,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5、最近,中国科大的科学家们将C60分子组装在一单层分子膜表面,在-268℃时冻结分子的热振荡,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首次“拍摄”到能清楚分辨碳原子间单、双键的分子图像。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单键又含双键的是()A、CO2B、C2H4OC、COCl2D、H2O26、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NH3B.CCl4C.PCl5D.CH2O7、在有机物分子中,当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具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例如下图表示的有机物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
当发生下列变化时,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A、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共热B、与甲酸酯化C、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D、与H2加成8、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A.除去Fe粉中的SiO2可用强碱溶液B.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C.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D.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9、下列粒子属等电子体的是()A、NO和O2 B、CH4和NH4+ C、NH2—和H2O2D、HCl和H2O10、下列反应中,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又有离子键的形成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氯化氢气体溶解于水C、氯化氢气体遇到氨气产生“白烟”D、锌片投入稀硫酸中产生气体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中的键角一定是109°28′D、不同的原子的化学性质可能相同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 C的键长比N-N的键长小B、H2O键角是180°,NH3是平面三角形C、H-H比H-F键长短,所以H-H键键能大D、C=C键键能比C-C键大,所以乙烯比乙烷更稳定13、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处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B、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C、铵根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D、氨分子中氢原子、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再与其它原子或离子成键16、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D、PCl3是非极性分子17、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2H4 CH4 B.CO2 H2S C. C60 C2H4 D.NH3 HCl18、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 、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 、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D 、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19,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B.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C.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D.1 mol D162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 N A(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20,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3分子。
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A.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H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B.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素异形体C.丙认为H3分子实质上是H2分子与H+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H3+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21,CH3+、—CH3、CH3-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互为等电子体,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B.CH3-与NH3、H3O+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形C.CH3+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所有原子均共面D.CH3+与OH-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2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白磷(P4)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P—P 198KJ·mol—1、P—O360kJ·mol—1、O=O 498kJ·mol—1。
则关于1mol P4和3mol O2完全反应(P4 + 3O2 = P4O6)的热效应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1638 kJB.放热1638 kJC.放热126 kJD.吸热126 kJ22,用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相关知识填表:分子或离子孤对电子对数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轨道杂化形式分子极性立体结构NH3BeCl2SO3NH4+SO42-NCl323,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可形成A2C和BC2两种化合物。
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K层的电子数目只有一个,B位于A的下一周期,它的最外能层电子数比K层多2个,而C原子核外的最外能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
(1)它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 ;B ;C ;是由键组成的(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BC2(3)画出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4)A2C和BC2的空间构形分别是和。
24,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1)Y、Z可分别与X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a、b,它们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杂化轨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________;(2)X的氧化物与Y的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填分子式)________;(3)Y与Z比较,电负性较大的是(填元素符号)________;(4)W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其+2价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25、下列表示分子结构的图示中,●表示短周期的几种元素的“原子实”[指原子除去最外电子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周围小黑点表示没有用于形成共(X代表卤素原子):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
例如X2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种“图示”中,所表示的物质可分为四组共_________种分子。
这些物质的分子中的电子总数可能为________或________。
(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的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该组中,物质的稳定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它们沸点的变化与其余各组相比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上述物质中的两种间相互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26、水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1)已知2H2O=H3O++OH-,H3O+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OH-、H2O、H3O+、H2O2中均含有的化学键是()A、极性键B、非极性键C、配位键(3)s轨道与s轨道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可用符号表示为:δs-s,p轨道与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可用符号δp-p,则H2O分子含有的共价键用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
(4)在20℃,1.01×105Pa,水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
下列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与“热冰”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金刚石B、干冰C、食盐D、固态氮27、A、B、C、D、E、F、G是前四周期的七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的基态原子中没有成对电子;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及其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变化趋势如图(D的氢化物沸点最高);F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与F同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F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2)B、C、D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3)有关上述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①CA3沸点高于BA4,主要是因为前者相对分子质量较大②配合物Ni(BD)4常温下为液态,易溶于CCl4、苯等有机溶剂,因此固态Ni(BD)4属于离子化合物③C的氢化物的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4比G的原子序数少1的元素第一电离能高于G(4)CA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1 mol B2A4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σ键;28,A、B、C、D、E代表5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