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课件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关节伸展度
检查项目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内收肌角 400~800 800~1100 1000~1400 1300~1500
腘窝角
800~1000 900~1200 1100~1600 1500~1700
足耳跟试验 800~1000 900~1300 1200~1500 1400~1700
• 脑干水平 大部分中脑水平反射在出生时出现并且维持至出生后4 个月,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 性迷路反射等。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 中脑水平 大部分中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 并维持终生,包括各种调整反应。
• 大脑皮质水平 大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后4~21个月出现并终生存 在,皮质束水平的反应包括保护性伸展反应和各种平衡反应。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4)腘窝角 小儿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到胸腹部,然后 伸直小腿,观察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正常4个 月后该角度应大于900。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5)足背屈角 小儿仰卧位,检查者一手固定小腿远端,另一 手托住足底向背推,观察足从中立位开始背屈 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背屈角减小,降低时足 背屈角增大。正常4~12个月龄位00~200。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肌力评定
MMT肌力评定
级别
标准
0级 无肌肉收缩,为完全性瘫痪 1级 有轻度肌收缩,但不产生关节运动 2级 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3级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4级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 5级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
•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在被动运动下对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 • 决定因素:①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②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抱反射
•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 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 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 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收缩)的肌张力;③与原动肌对抗的拮抗肌(伸展)肌张力。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 评定方法 (1)头部侧向转动试验
正常时下颌可达肩峰,肌张力高时阻力增大,下 颌难以达肩峰。 (2)臂弹回试验 使小儿上肢伸展后,突然松手,正常时在伸展上 肢时有抵抗,松手后马上恢复原来屈曲位置。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3)围巾征 将小儿手通过前胸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颈部,尽可能向后 拉,观察肘关节是否过中线。 正常:新生儿不过中线,4~6个月小儿过中线 异常:肌张力低——手臂像围巾围在脖子 上,无间隙。 肌张力高——肘不过中线。
足背屈角 600~700 600~700 600~700
600~700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反射发育
• 原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原始反射缺 如、减弱、亢进或残存,都是异常的表现。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分类
• 脊髓水平 一般在妊娠28周至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在,包括屈 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Moro反射、抓 握反射等。
肌张力及原始反射评定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学习目标
• 掌握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的适应范围及内容 • 掌握原始反射的评定方法及意义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肌张力评定
•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的基础。 • 表现形式: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 静止性肌张力的评定 ① 通过观察判定肌肉状态。 ② 通过触诊了解肌肉硬度。 ③ 固定肢体近端关节,被动摆动远端关节,观察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6)足跟耳试验 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牵拉足部尽量靠向同侧耳部, 骨盆不离开床面,观察足跟与髋关节的连线与桌 面的角度。正常4个月龄后该角度应为900。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7)股角(又称内收角) 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并 缓缓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观察两大 腿之间的角度。肌张力增高时角度减小,降低时 角度增大。正常时4个月龄后应大于900。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 运动性肌张力评定 在身体运动时,观察主动肌或拮抗肌之间的肌张 力变化。利用主动或被动伸展四肢,检查肌张力 的变化。 锥体系损伤——折刀现象,上肢屈肌明显,下肢 伸肌明显。 锥体外系损伤——铅管样运动,活动时肌张力突 然增高。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异常肌张力表现
肌张力低下 蛙位姿势 对折姿势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握持反射
• 此反射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 代。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 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 尺侧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 (3)存在时期:0~4个月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W姿势 倒U字姿势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 外翻或内翻 • 膝反张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肌张力增高 • 头背屈 • 角弓反张 • 下肢交叉 • 尖足 • 非对称性姿势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改良Asworth痉挛评定
级别
评级标准
0 无肌张力增高 1 肌张力轻度增高,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在ROM 终末呈出
摆动幅度大小。 ④ 关节伸展度的检查。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 姿势性肌张力评定 姿势性肌张力是在主动或被动运动时,姿势变化 产生的肌张力,在姿势变化时出现,安静时消失。
方法:a.利用四肢的各种姿势变化,观察四 肢肌张力变化。
b.利用各种平衡反应观察躯干肌张力。 c.转动小儿头部,发生姿势改变时观
察肌张力变化。
现最小阻力或突然卡住 1+ 肌张力轻度增高,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在ROM后50%内
突然卡住,然后出现较小的阻力 2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高: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
ROM内均有阻力,但仍能比较容易地进行被动运动 3 肌张力现在增高:被动运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
被动运动困难 4 僵直:患侧肢体呈僵直状态,不能完成被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