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运营行业分析报告002建筑装饰行业分析报告074教育行业分析报告095餐饮行业分析报告101 1 中国天然气运营行业分析第一章城市燃气行业基本情况第一节城市燃气行业的定义及分类(一)天然气供给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工煤气、LPG、天然气三种气源并存仍然是中国城市燃气的主要特点。
“十一五”期间随着“西气东输、海气登陆、海外进口、陆气补充”的天然气多元化供应格局的形成,燃气结构开始发生重大改变,天然气在城市燃气行业中的所占比例逐步增大。
2011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突破1000 亿立方米,达到1025.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 6.90。
(二)液化石油气(LPG)供给量不断增长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城市燃气行业中,液化石油气保持平稳发展,用气人口持续增加。
虽然说由于近年来天然气的大量使用,使得液化石油气的供气总量增长停滞,但很多农村地区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而农村居民人均用气量相对较少,所以液化石油气使用人口仍然占比很高,这刺激了液化石油气的产量不断增长。
2011 年,全国液化石油气的产量达2180.9 万吨,同比增长 6.31 ,增速虽比2010年有所放缓,但总体产量呈不断增长态势。
2 (三)人工煤气供应集中在中小城市近年来,环境保护和能源结构调整取得进展,部分城市人工制气企业通过调整生产方式,开始利用天然气、炼厂干气掺混或改制工艺来生产人工煤气,不仅提高了质量,改善了环境,也为天然气供应初期的供需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人工煤气的生产、输配设施的投入强度大,维护成本高,需要较大规模的市场支撑,因此,人工煤气供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以及依托当地有制气条件的冶金、化工企业的中小城市。
(四)新能源燃气具有竞争力二甲醚(DME)与LPG 掺混燃烧,不仅可以改善现有燃烧装置的燃烧性能,而且可带出LPG 罐内残液一起燃烧,提高LPG 利用率。
鉴于DME 替换LPG 存在可观的利润空间,国内部分城市和中小城镇已开始在LPG 中掺烧DME。
城市燃气行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和供应行业,也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行业。
城市燃气行业主要从事利用煤炭、油、燃气等能源生产燃气,或外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燃气,并进行输配,向用户销售燃气的活动,以及对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输配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管理活动。
详见下表。
表1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子行业分类行业及代子行业及代码行业描述码 3 指利用煤炭、油、燃气等能源生产燃气,或外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燃气,并进行输配,向用45 燃气生4500 燃气生产户销售燃气的活动,以及对煤气、液化石油气、产和供应和供应业天然气输配及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和管理活动。
但业不包括专门从事罐装液化石油气零售业务的活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节2011 年城市燃气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能源是城市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燃气是城市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城市燃气、使用天然气替代燃煤、改变城市能源结构成是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城市燃气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基础产业,并已成为我国目前重点扶植和对外放开的产业。
城市燃气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最主要的城市社会公共工程,是社会服务业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质量要求的重要保障。
城市燃气关系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为中国工业提供了稳定的动力供应。
城市燃气的利用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缓解石油供应紧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2007 年至2011 年,我国城市燃气行业总体保持着不断增长趋势,除2009 年外,其余几年的增速均超过了30,远高于同期GDP 增长率。
2011 年城市燃气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达到了2767.24 亿 4 元,同比增速为31.17。
2007 年到2011 年间,城市燃气行业总产值占GDP 的比重呈小幅上升趋势,2011 年占比达到了0.59,为五年来最高,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第三节城市燃气行业技术分析一、行业主要技术术语及简要解释表2 城市燃气行业主要技术术语、简写及解释技术术简要解释语指燃气生产厂制气、净化、输送等环节的综合生产能力,不包括备用燃气综设备能力,一般按设计能力计算,如果实际生产能力大于设计能力时,合生产应按实际测定的生产能力计算时应以制气、净化、输送三个环节中最能力薄弱的环节为主指从气源厂压缩机的出口或门站出口至各类用户引入管之间的全部燃气供已经通气投入使用的管道长度。
不包括煤气生产厂、输配站、液化气气管道储存站、灌瓶站、储配站、气化站、混气站、供应站等厂(站)内的长度管道。
按不同的材质、压力级别、管径分别统计燃气供指燃气企业(单位)向用户供应的燃气数量。
包括销售量和损失量。
应总量指使用燃气的家庭用户的总人口数。
如不能直接掌握本企业(单位)用气人供气范围的用气人口数,以本地城市居民平均每户人口数乘以燃气家口数庭用户数求得压气站指在输气管道沿线上,用压缩机对管输天然气增压而设置的站输气首输气管道的起点站站输气末输气管道的终点站站分输站在管道沿线设置的向用户分输的场站天然气出厂价上游天然气生产商将采集的天然气经净化处理后向下游销售的价格格数据来源:世经未来5 二、行业生产技术(一)石油天然气生产和供应流程数据来源:世经未来图1 管道燃气生产和供应流程图(二)煤制天然气技术路线分析煤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前端与煤制甲醇及煤制合成氨的流程基本相同,都是在煤制气后经净化处理。
不同之处是,后两者是净化气用于甲醇或氨合成,要求甲烷越低越好,而煤制天然气是净化气经过甲烷化处理,生产热值大于33.36MJ/m3的代用天然气(SNG),甲烷越高越好,1t煤大约可以转化为400m3合成天然气。
传统的煤制天然气工艺路线为碎煤加压气化生产合成气,经过粗煤气变换冷却、低温甲醇洗净化、吸收制冷、甲烷化、干燥得产品。
生产副线包括酚、氨、硫的回收及废水残液等处理。
这一传统工艺技术成熟,计算的热效率6(原料褐煤的热值转化为天然气热值)为61.9。
煤制天然气工艺流程简单,技术成熟可靠、消耗低、投资省。
甲烷合成可以在煤气化压力下合成,与生产甲醇、二甲醚相比,省去了多个环节,与煤制合成油相比省去的装置更多。
煤制天然气与煤制其他能源产品相比,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煤制天然气转化率和选择性高,CO 2 和H 2 的转化率接近100。
单位热值投资成本和水耗低,废热利用率高,总热效率最高。
此外,煤制天然气更环保,废水不含有害物,易于利用,不需处理就可做锅炉给水或循环水补充水,而煤制甲醇和煤制油需对废水做深度处理。
第四节城市燃气生产供给分析一、石油天然气资源及产量分析产量:增速略有放缓近年来,随着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我国天然气产量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
随着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加快,中国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冬季采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需求旺盛,为保证供应,石油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加快生产,力保供应。
2011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突破1000 亿立方米,达到1025.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6.90,同时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步伐明显加快。
从天然气产地分布来看,2011 年1-12 月,天然气累计产量最高的是陕西,累计生产天然气272.21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8;7四川天然气累计产量攀居第二,累计生产天然气267.76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新疆天然气累计产量退居第三,累计生产天然气234.05 亿立方米,同比下降 6.3;广东天然气累计产量仍稳居第四,累计生产天然气83.28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6.3;青海天然气累计产量第五,累计生产天然气65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9。
同比增长率1200 25 1000 20 800 15 600 10 400 200 5 0 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数据网图22007-2011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亿立方米)产量(亿立方米)同比增速()100 16 90 14 80 12 70 10 60 8 50 40 6 30 4 20 2 10 0 0 -2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数据网8 图3 2011 年我国天然气月度产量2009 年以来,我国液化石油气产量不断攀升,2010 年产量突破了两千万吨,我国液化石油气行业较快发展的态势开始凸显。
2011 年1-12月,全国液化石油气的产量达2180.9 万吨,同比增长6.31 ,比2010 年下降了 3 个百分点。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 年1-12 月,山东省液化石油气的产量达342.5 万吨,同比下降 1.79 ,占全国总产量的15.71 ;紧随其后的是广东、辽宁和黑龙江,分别占总产量的11.35、8.93 和7.60。
表3 2007-2011 年我国液化石油气产量情况单位:吨、年份产量同比增长2004 14719330.93 9.89 2005 16107789.36 7.62 2006 17453046.57 5.012007.11 17470855.44 7.452008.11 17006540.82 -2.00 2009 17916933.00 4.7 2010 20515120.16 9.34 2011 21808599 6.3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煤制天然气2011 年,全国煤气生产量达4020 亿立方米,增速比2010 年9大幅下降接近10 个百分点,仅增长0.29。
从各省市的产量来看,2011 年1-12 月,辽宁省煤气生产量达775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81,占全国总产量的19.28;紧随其后的是河北、山东和上海,分别占总产量的10.41、8.76和8.21。
表4 2007-2011 年我国煤气产量情况单位:万立方米、年份产量同比增长2004 19751180.1 14.95 2005 21345336.18 15.03 2006 25997603.15 17.84 2007 28839039.13 17.06 2008 30699848.48 2.12 2009 34097145.16 8.43 2010 39813300.46 10.19 2011 40201571.70 0.2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产量预测国内天然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年新增探明储量保持在4000-5000 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