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上海初三语文一模(奉贤区)

2019上海初三语文一模(奉贤区)

2018学年奉贤区调研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201901)(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会当凌绝顶,。

(《望岳》)2.,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中通外直,。

(《爱莲说》)4.,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5.政通人和,。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A. 两首诗的首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B. 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静雅致的环境C. 两首诗中的“空”字都写出了大自然的空旷之美D.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8. 本文作者是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兼爱”与“”是他的思想核心,文中的“公输盘”是传说中的(人名)。

(3分)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10. 子墨子否定公输盘所说的“义”,下列理由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A. 宋国无罪,却要造云梯去攻打他。

B. 称自己从来不杀人,却要去杀很多人。

C. 攻打宋国是不仁义之举,去向楚王据理力争。

D. 杀伤自己不足的命中去争夺他国的土地。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生木造屋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②,加涂③其上,必将挠④。

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⑤。

”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

”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

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注释】①高阳应:宋国大夫。

室家:房屋。

②生:指新伐下的木材还未干。

③涂:泥。

④挠:弯曲。

这里指生木被压弯。

⑤败:毁坏。

⑥劲:坚固有力。

11. 下列与文中加点词语“为”、“益”意思相同的是(1) (2) (4分)(1)高阳应将为.室家A. 武陵人捕鱼为.业B. 终为.忠臣C. 为.坛而盟D.中轩敞者为.舱(2)木益.枯则劲A. 曾益.其所不能B.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C. 至于斟酌损益.D. 香远益.清12.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房子的起初也是好的,以后果然毁坏了。

B.房子刚盖成的时候也是好的,它的后果是毁坏了。

C.房子刚盖成的时候也是好的,以后果然毁坏了。

D.房子的起初也是好的,它的后果是毁坏了。

13.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青出于蓝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于战国时期思想家苟子的(劝学),后人也常用由此衔生出的成语“青出于蓝”比喻________________。

可是,从科学角度探究,你知道“青出于蓝”的本义吗?②在截子那个时代,“蓝”指的是以菘蓝草为代表的蓝草植物,可作染料:“青”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颜色“蓝色”,是从蓝草中提炼而成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中国古代用的染料,大都来自于植物、动物以及天然矿物,而植物染料最为普遍。

古人将染料原色分为青、赤、黄、白、黑,称之为“五色”.其中的青色染料,就是从菘蓝、蓼蓝草等植物中提取的靛蓝染料。

③以菘蓝草为代表的植物, ________被我们称之为“蓝草”, ________它们的花却颜色各异,或紫红色,或艳黄色……其叶子则星绿色。

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它们与蓝色之间究竟有何关系。

其实这些植物能作为染料原料的,是它们的叶子。

这些植物的叶子中有种叫做靛甙的物质,含有这种物质的绿叶经过发酵后,会与糖化酶或碱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羟基吲哚酚。

经过处理后生成的无色羟基吲哚酚,发生氧化作用,再发生缩合反应,最终生成了一种蓝色的沉淀物,这就是植物染料——靛蓝。

古人最初通过简易的发酵方法,然后用石灰来水解大量发酵后的菘蓝叶子,才能提收到少量的靛蓝染料。

明代以后,蓼蓝等植物被大规模用作靛蓝的原料。

后来发明了酒糟发醇法,进步提高了植物染料的产量。

④几千年来,靛蓝作为染料普遍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今天,这种植物染料在很多地方的工艺品制作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甲】蓝草中制取到的靛蓝产品除用于染色外,也可药用。

靛蓝产品含有多种成分,当其中的靛蓝成分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后,也就成了一味中药——青黛。

青黛性寒、味咸,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等功效,主要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咽痛口疮,还可治疗小儿惊痛、蛇虫咬伤等。

⑤中国的靛蓝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口到西亚,并流传到了欧洲,向东则传到了日本。

在化学合成靛蓝染料出现以前,中国的靛监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享有盛名。

【乙】1897年,德国化学家拜耳通过化学方法成功合成出的化学靛蓝染料,以原料充足、生产简便、纯度高、易贮运、使用方便等优点后来居上,迅速普及开来,使我国这一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植物靛蓝染料黯然失色,逐渐走向了衰落。

⑧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注意到有机染料工业带来的诸多弊端。

合成靛蓝染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化工原料会导致工人急性或慢性中毒,对周边人群的呼吸道、中枢神经及肝脏也有一定的伤害。

同时,工业生产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些现象无一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痛定思痛之余,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低毒性的天然染料,植物染料又一次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与肯定,它也恰逢其时地再次显示出自己的独特魅力,重获新生。

14.段中的成语“青出于蓝”出自荀子的《劝学》,其比喻义是 ________。

古人的语录中还行生出了许多成语,如口口口口就出自《孟子》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4分)15.在第③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关联词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2分)16.下列对第⑤⑥两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 (3分)A.中国的靛蓝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直享有盛名。

B.化学靛蓝染料的出现曾经使植物靛蓝染料黯然失色。

C.合成靛蓝染料生产过程中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D.人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注意到有机染料工业带来的诸多弊端。

17.本文除了介绍“青出于蓝”的本义,还围绕“靛蓝”依次介绍了:(1)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 。

(6分) 18.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甲】【乙】中的哪一处?请具体闸述理由。

(5分)浙江温州苍南一带就是利用靛蓝来制作失现”而颇负盛名。

其他地区的苗、瑶、侗、金等少数民族,至今也仍然在用蓼蓝所制取的靛蓝,通过扎染、蜡染等方法来加工民族工艺品,展现出了靛蓝无可替代的魅力。

【注】①夹缬(xié):用雕版夹染印花技术制成的锦、绢等丝织物。

放在处。

理由:(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歪儿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不单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挺刺激的冒险滋味。

它的玩法又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

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住那些藏身的孩子时,冷不防从什么地方会蹿出人,“啪”地将罐儿叮里当啷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③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小,像是父子俩。

他母亲是苏州人,四十岁才生下这个有点畸形的儿子,取名叫“弯儿”。

我们天天都能听到她用苏州腔呼唤儿子的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儿”。

也许这“歪儿“更像他的模样。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抑……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④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要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⑤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

这游戏简直是就为我发明的一我的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高头,腿也几乎长一截,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

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

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快快无奈地痛哭不...他妈妈跑出来,操着纯粹的苏州腔朝他叫着骂者,扯他胳膊回家。

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请贵,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⑥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

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

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

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

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⑦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⑧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

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

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