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位援藏工作总结

单位援藏工作总结

篇一:2011援藏工作总结援藏工作总结2011年12月23日2010年7月,应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的请求,响应党中央和中国气象局的号召,在省气象局的安排下,本人光荣地成为了全国统一选派的第六批技术援藏干部。

2010年7月25日至29日,经过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的第六批援藏干部培训后,带着全省气象部门干部职工的重托,于2010年8月到达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进行为期一年半的防雷技术援藏工作。

一年半来,在中央组织部第六批援藏工作队的正确领导下,在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省气象局党组的高度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努力克服困难,紧紧依靠昌都地区气象局党组和全局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将援藏一年半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援藏期间,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西藏历史和民族宗教政策、边防政策,虚心向藏族和其它各族干部群众学习。

针对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前沿的实际,我认真学习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读有关西藏自治区情况介绍的书籍,增强了对西藏区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深刻体会到对口援藏工作的深远战略意义,更加坚定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工作中,我能够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的民族传统,维护藏汉民族的团结。

工作过程中,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团结工作单位中的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同藏族同胞友好交往,用他们能够习惯并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沟通、交流,注意了解、学习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

一年半来,我与单位的少数民族职工、单位同事相处得十分融洽。

通过这一年半的学习、实践和反思,使自己更加牢固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在工作中积极围绕构建城乡和谐社会思想,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干实事办好事。

二作调研,确定援藏工作思路为了初步了解西藏防雷工作情况,在拉萨期间即到自治区防雷中心了解全区防雷减灾工作情况,特别是对即将奔赴的昌都地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为了尽快投入工作,到昌都的当天,不顾剧烈的高原反应,下午即与防雷中心的同志们进行了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交流,初步掌握了全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开展情况,从业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情况,对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地理环境、资源状况、民风民俗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论证,明确了技术援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今后一年半的援藏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是:“务实、开拓、创新”,工作思路就是:以夯实检测技术服务为基础,开展雷击风险评估,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为实现昌都地区防雷减灾事业稳定发展、规范化建设做基础。

2010年8月拟定了本人2010年半年工作计划,10月拟定了“关于2011年昌都地区防雷中心运行工作建议”,并上报昌都地区气象局党组。

在一年半的技术援藏工作中,本人坚持以“建设、发展昌都地区防雷减灾事业”为己任,“做主人,不做客人”的工作态度,全身心与中心的同志们一道,按照“工作建议”中的目标开展援藏工作,做到了工作有计划,任务有目标,考核有指标。

三明确思路,找准切入点。

针对昌都防雷中心仅是检测和防雷设计审核的单一技术服务项目,难以促进从业人员提升技术服务能力、树立气象部门防雷减灾技术管理形象的情况。

2010年下半年,以雷电风险评估为切入点,利用贵州成熟的技术经验,结合昌都地区防雷技术水平,试验性的开展了“昌都地区林业局加油加气站”、“西藏扩建昌都短波电子对抗台工程”、“西藏扩建察雅短波电子对抗台工程”雷击风险评估项目。

工作中毫无保留、耐心的向昌都防雷技术人员讲解雷击风险评估的方法、工作过程和技术要领。

2011年在2010年开展雷电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中心的技术人员完成了“昌都危险品仓库区雷电风险评估报告”、“边坝液化气站雷电风险评估报告”、“洛隆液化气站雷电风险评估报告”,这几个项目的完成,使昌都地区气象局率先在西藏自治区地区级开展了雷电风险评估工作,对提升昌都地区防雷中心从业人员审计审核能力、防雷技术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今后在全地区开展该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做好本职工作,树援藏干部形象想到一年半援藏时间十分有限,本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牢固树立“不当过客当主人”的思想,把昌都当故乡,把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全身心投入工作,实实在在地为昌都地区防雷减灾事业做一些事情。

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昌都地区气象局的各种规章制度,身先士卒,与同志们一道认真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仔细查找、排除安全隐患,对于具有典型代表的,拍照存档,作为今后的技术参考资料。

在一年半技术援藏期间,先后与防雷中心同志们一起完成了昌都县啤酒厂、昌都地区粮食局战备粮库、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个重要单位的防雷装置年度检测工作,以及20多个新建竣工项目的防雷检测。

发现雷击事故安全隐患50多处,并与中心的同志们一道指导受检单位进行整改,及时消除了这些事故隐患。

2011年,在完成常规防雷装置检测、新建项目雷电风险评估工作、新建项目竣工检测验收工作的同时,指导防雷中心完成了某弹药库的防雷工程、昌都地区中石油公司加油站防雷整改工程。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上毫无保留,使这些工程项目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获得中石油公司的好评,也使中心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五真情援藏,培养人才在援藏期间,一方面与大家积极开拓服务领域——雷电风险评估;另一方面,指导昌都地区防雷中心技术人员技术工作提高总结能力。

指导中心完成2012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防雷减灾业务能力建设》,编制完成《落实三个部门规章实施方案》,指导地区中心技术人员完成《单极法测试土壤电阻率》技术论文,同时自己还完成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防雷措施》技术文章,并发表在2011年中西南八省区联席会议论文集。

六援藏体会西藏目前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国家投入大、全区建设速度快,然而本土人才比较缺乏,本人认为有两个因素:(1)西藏交通不便,新生后备人员知识更新难,工作人员外出交流不便、外出交流成本大,造成本土人才技术水平提升较慢,难于达到内地水平。

(2)西藏多数退休人员年龄在40岁左右,正是工作经验丰富,能力最佳的时候,使得第一线工作岗位上多数是经验不足的职工,这也应该是一种人才损失的情况,因此,应考虑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一年半的防雷技术援藏工作,是我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它开拓了我的视野,陶冶了自身的情操,提升了自己的素质,特别是锻炼了本人在艰苦复杂环境下工作的能力。

回顾一年半的援藏工作经历,无怨无悔,深感自豪!对长期坚持在西藏工作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十分感谢在我援藏工作期间对我工作和生活照顾的领导和同志们。

篇二:援藏干部两年来的工作总结服务生命禁区情洒雪域高原——援藏干部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千名干部援助藏区行动”是省委为推进藏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有幸作为彭州市首批援藏干部于2012年7月4日来到了甘孜州石渠县,挂任石渠县审计局副局长。

石渠县位于四川省西北边陲,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这里气候恶劣,海拔较高,全年高寒无夏,自然环境极差:全县平均海拔4526米,县城海拨也有4265米,境内的极端气温是零下46摄氏度,年平均气温零下1.6摄氏度,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6%,连草木生长也有困难,这里地方病多发,不适合人居,素有“生命禁区”之称。

“冷风怒号门庭落,野狗还比行人多”、“放眼不见一棵树,遍地没有一绿草”这正是石渠县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

时光飞逝,两年的援藏任务已全面完成,回过头来,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但其中的过程却是极其漫长,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能回味。

两年来我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始终传承“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始终坚持“科学援藏、真情援藏、奉献援藏”的理念,在州、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我们的援藏誓言,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真情融入藏区,进一步提高藏区服务能力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身体力行自觉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尊重藏族的民族传统,维护藏汉民族的团结;政治上立场坚定、政治过硬;自觉做到勤学多想,努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积极同藏族同胞友好交往,注意了解、学习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老一辈援藏干部的理念和精神,我确立了“科学援藏、真情援藏、奉献援藏”的援藏理念,一是要科学援藏,在援藏工作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援藏工作,在石渠县发展稳定上坚持用科学的理念谋划当地的发展稳定,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际工作;二是要真情援藏,把党的民族政策送到藏区老百姓心里,把团结、平等、互助、友爱的真情送到石渠,带着真情去做事,带着真情谋发展;三是奉献援藏,坚持对党奉献忠情,对藏区群众奉献真情,用实际行动展示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无私奉献精神。

这些学习和体会都为援藏工作打下了坚实地基础,进一步提高为藏区服务的能力。

二、基于本职,精益求精,认真专研,奋力开创群众工作一方面本人认真学习当地文化,尊重当地风俗,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州上、县上的相关文件精神,借“举全州之力推动群众工作全覆盖”之契机,把自己当作一名石渠人,不做语言的巨人,要做行动的伟人,在州、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牢记“援藏一任、造福一方”的神圣使命,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缺氧不缺志,苦干不苦熬”的石渠精神,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做到“心定的下来,身沉得下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优良的作风,倾情、倾力、倾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奋力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

另一方面本人在审计局长的带领下,援藏两年来先后完成以下审计项目:石渠县2005年至2011年社保资金审计;财政局、畜牧局、发改局等单位2012年预算执行审计;县教育局“校安工程”专项资金跟踪审计;住建局“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跟踪审计;粮食局2008年至2012年财务收支审计;石渠县财政存量资金专项审计;协助甘孜州债务审计工作组完成石渠县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在上述审计实践中,做到审计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引用法规准确,切实做到了依法审计。

通过自身不断学习、不断积累,我具备了比较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等方面,经过两年来的锻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