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学科素养提升(九) 有机综合推断题突破策略(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课件)

第十一章 学科素养提升(九) 有机综合推断题突破策略(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课件)

第十一章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 学科素养提升(九) 有机综合推断题突破策略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有机推断与有机合成综合题是考查有机化学知识的主流题型,为高考必考题,常 以框图题形式出现,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解题的突破口,一般采用“由特征反应推 知官能团的种类,由反应机理推知官能团的位置,由转化关系和产物结构推知碳 架结构,再综合分析验证,最终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的思路求解。
[解析] (1)依题意知,X 为甲苯,在光照下,X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Y,Y 在氢 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E(苯甲醇),E 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 F(苯 甲醛)。(2)A 为乙炔,实验式为 CH,I 可能是苯、苯乙烯等,又因为 I 的核磁共振氢 谱上有 5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1∶2∶2∶2,故 I 为苯乙烯。苯环和乙烯基都可发 生加成反应,苯环可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基可发生加聚反应、氧化反应。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均为 2-甲基丙烯。
,故 D 为
,名称是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3)因 F 可与新制 Cu(OH)2 反应,故 F 分子中含有醛基(—CHO),1 mol F 与 2 mol H2 加成后的产物为 3-苯基-1-丙醇,其中—OH 由醛基加氢得到,还有 1 mol H2 只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3)由 E 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和 G 反应生成 H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 的同分异构体中,与 G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族化合物还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 体异构)。
(4)nCH3CH=CH2 (5)CH3COCHO+2Ag(NH3)2OH CH3COCOONH4+2Ag↓+3NH3+H2O (6)HOCH2CH(OH)CHO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二、根据转化关系推断未知物 有机综合推断题常以框图或变相框图的形式呈现一系列物质的衍变关系,经常是在 一系列衍变关系中有部分产物已知或衍变条件已知,因而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 悉烃及各种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及转化条件。
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F,F 为 官能团名称为羰基、羧基。
。(1)D 为 CH3COCOOH,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2)丙烯转化为 A 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A 转化为 B 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 应)。(3)E 的化学名称为 2-羟基丙酸或 α­羟基丙酸或乳酸。(4)丙烯合成 F 的化学方程式: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解析] E 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G,E 为 CH3CH(OH)COOH,丙烯与溴发生 加成反应生成 A,A 为 CH3CHBrCH2Br,A 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 水解反应生成 B,B 为 CH3CH(OH)CH2OH,B 催化氧化生成 C,C 氧化生成 D, D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E,则 C 为 CH3COCHO,D 为 CH3COCOOH,
已知:①RCHO+R1CH2COOH
;②由 B 生成 C 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③D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生成 Y 的条件是______。E 的分子式为______。 (2)芳香烃 I 与 A 的实验式相同,经测定 I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5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1∶2∶2∶2,则 I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 I 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写出 1 种即可)。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1)D 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丙烯转化为 A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A 转化为 B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E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4)丙烯聚合为 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 C 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则该种 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2O (5)4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三、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推断,熟悉常见的有机新信息 常见的有机新信息总结如下: 1.苯环侧链引羧基
短碳链。
(R 代表烃基)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生成
2.卤代烃跟氰化钠溶液反应再水解可得到羧酸
,此反应可缩
如 CH3CH2Br
CH3CH2CN
CH3CH2COOH;卤代烃与氰化物发生取代反
(3)在催化剂存在下 1 mol F 与 2 mol H2 反应,生成 3-苯基-1-丙醇,F 的结构简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3)E 为苯甲醇,在 O2/Cu、加热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苯甲醛和水。(4)D 为聚
乙烯醇,G 为
,D 与 G 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 H。(5)G 中含碳碳
双键、羧基,与 G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族化合物有 4 种,结构简式如下:

、பைடு நூலகம்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答案] (1)光照 C7H8O 加成反应(或氧化反应、加聚反应、取代反应中的任意 1 种) +2H2O
nCH3CH===CH2 CH3COCHO+2Ag(NH3)2OH
。(5)C 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OCOONH4+2Ag↓+3NH3+H2O。(6)
分子式为 C3H6O3,含有 为 HOCH2CH(OH)CHO。
结构,且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答案] (1)羰基、羧基 (2)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3)2-羟基丙酸或 α­羟基丙酸或乳酸
= 44
g8·8mgol-1=2
mol,含氢原子
n(H)=2n(H2O)=2×18
g4·5mgol-1=5
mol,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则 1 mol A 中含碳原子 2 mol÷0.5=4 mol,含氢原子 5 mol÷0.5=10 mol,所以 A 的分子式为 C4H10。(2)因为 B、C 均为 A 的一氯代烃,在 NaOH 醇溶液中共热发 生消去反应生成同种物质 D,说明 B、C 的碳链相同,A 的分子式为 C4H10,A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丁烷(CH3CH2CH2CH3)、异丁烷[CH3CH(CH3)2], 其中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 CH2ClCH(CH3)2、CH3CCl(CH3)2 2 种,且这 2 种物质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这是著名的双烯合成,也是合成六元环的 首选方法。 5.羟醛缩合 有 α­H 的醛在稀碱(10% NaOH)溶液中能和另一分子醛相互作用,生成 β­羟基醛,称为 羟醛缩合反应。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例 3] 化合物 H 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6)在 O2、Cu(或 Ag)、加热(或 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 (7)与 O2 或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 的 氧化反应。(如果连续两次出现 O2,则为醇 醛 羧酸的过程) (8)在稀 H2SO4 加热条件下发生酯、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反应。 (9)在光照、X2(表示卤素单质)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反应;在 Fe 粉、X2 条件下 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3.根据有机反应中定量关系进行推断 (1)烃和卤素单质的取代:取代 1 mol 氢原子,消耗 1 mol 卤素单质(X2)。
应后,再水解得到羧酸,这是增加一个碳原子的常用方法。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3.烯烃通过臭氧氧化,再经过锌与水处理得到醛或酮
;RCH===CHR′(R 、 R′代表 H 或烃基)与碱性 KMnO4 溶液共热后酸化,发生双键断裂生成羧酸,通过该 反应可推断碳碳双键的位置。 4.双烯合成 如 1,3-丁二烯与乙烯发生环化加成反应得到环己烯,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1)甲苯的一系列常见的衍变关系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2)对二甲苯的一系列常见的衍变关系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例 2] 高聚物 H 可用于光刻工艺中,作抗腐蚀涂层。下列是高聚物 H 的一种合成路线: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 G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含 G),其中
1H-NMR 中有 5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1∶2∶2∶2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烃 A 的物质的量为22.411L.2·mLol-1=0.5 mol,其中含碳原子 n(C)=n(CO2)
意:HCHO 中相当于有 2 个—CHO)。
(5)物质转化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①RCH2OH―→RCHO―→RCOOH
M
M-2
M+14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子质量)
(关系式中 M 代表第一种有机物的相对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