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处理试题

地基处理试题

【例题2-8】某建筑物矩形基础,长1.2m ,宽1.2m ,埋深1.0m ,上部荷载作用于基础底面的荷载为144kN ,允许沉降为25cm ,基础及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 3,地下水埋深1m ,场地地层分布如图。

采用砂垫层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砂垫层的厚度为1m ,应力扩散角为250,承载力为160kPa, 压缩模量为20MPa 。

(1)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为: (A)57.4kPa (B)32.3kPa (c)68.9kPa 15.6kPa【正确答案】B(2)垫层自身的沉降为: (A)3.99mm (B)3.38mm (C)4.27mm (D)2.94mm【正确答案】B(3)下卧层沉降为: (A)18.9mm (B)21.3mm (C)15.6mm (D)24.8mm【正确答案】A【解】基底平均压力值: 1200.120)2.12.1/(144=⨯+⨯=k p kPa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值:3.32)250.122.1)(250.122.1()0.10.18120(2.12.100=⨯⨯+⨯⨯+⨯-⨯=tg tg p z kPa砂垫层底自重应力:0.250.10.70.10.18=⨯+⨯=cz p kPa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68)5.00.2(20.10.70.10.180.150)5.0(=-⨯+⨯⨯+=-+=d f f m d ak az γηkPa 3.570.253.32=+=+cz z p p <68.8kPa 满足承载力要求;沉降计算:1221.4s s s mm =+=375.30.12023.321021=⨯⨯+=s mm 淤泥质粘土 重度2γ=17.0kN/m 3 承载力ak f =50kPa 压缩模量 s E =5MPa32121210.5[][]20.532.3(10.550.550.310.310.21)518.9s a a p dz a a Emm=⨯+⨯⨯⨯+=⨯⨯⨯+++++=∑∑ 满足沉降要求【例题2-9】某四层砖混结构住宅,承重墙下为条形基础,宽1.2m ,埋深为1.0m ,上部建筑物作用于基础的地表上荷载为120kN/m ,基础及基础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0kN/m 3。

场地土质条件为第一层粉质粘土,层厚1.0m ,重度为17.5kN/m 3;第二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15.0m ,重度为17.8kN/m 3,含水量为65%,承载力特征值为45kPa ;第三层为密实砂砾石层,地下水距地表为1.0m 。

(1)垫层厚度为: (A)1.0m (B)1.5m (C)1.7m (D)2.0m【正确答案】C(2)垫层宽度为: (A)2.35m (B)2.93m (C)3.16m (D)3.51m【正确答案】C【解】砂垫层设计(1)确定砂垫层厚度1)先假设砂垫层厚度为1.0m ,并要求分层碾压夯实,其干密度要求大于1.620t/m 3。

2)试算砂垫层厚度。

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值为1202.10.200.12.1120=⨯⨯+=k p kPa 3)砂垫层底面的附加压力为2.52300.122.1)0.15.17120(2.12)(=︒⨯⨯+⨯-=+-=tg ztg b p p b p c k z θkPa 4)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为3.250.1)0.108.17(0.15.17=⨯-+⨯=cz p kPa5)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0.64)5.00.2(20.18.70.15.170.145)5.0(=-⨯+⨯⨯+=-+=d f f m d ak az γηkPa 5.773.252.52=+=+cz z p p >64kPa以上说明设计的垫层厚度不够,再重新设计垫层厚度为1.7m ,同理可得:7.698.309.38=+=+cz z p p <72.8kPa说明满足设计要求,故垫层厚度取1.7m 。

(2)确定垫层宽度2.3307.122.12=︒⨯⨯+=+='tg ztg b b θm取垫层宽度为3.2m 。

(3)沉降计算略。

一、单项选择题1.砂井堆载预压法不适合于(A )。

排水固结法适用于饱和粘性土A.砂土 B.杂填土C.饱和软粘土 D.冲填土2.强夯法不适用于( C )地基土。

强夯法不适用于淤泥及淤泥质土A.松散砂土 B.杂填土 C.饱和软粘土 D.湿陷性黄土3.对于松砂地基不适用的处理方法是( )。

A.强夯法 B.预压法C.挤密碎石桩法 D.真空预压法4.下列不属于化学加固法的是( B )。

A.电渗法 B.粉喷桩法C.深层水泥搅拌法 D.高压喷射注浆法5.坝基处理的重点是( A )。

A.强度、变形、防渗 B.变形C.强度 D.强度、变形6.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主要考虑( D )的共同作用。

A.地质勘察资料和荷载场地土类别 B.荷载、变形和稳定性C.水文地质、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 D.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7.换填法不适用于( C )地基土。

换填法适用于软弱土和不良土A.湿陷性黄土 B.杂填土C.深层松砂地基土 D.淤泥质土8.在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垫层厚度确定的依据是( C )。

A.垫层土的承载力 B.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C.下卧土层的承载力 D.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压力9.用于换填垫层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地基中主要起的作用是( A )。

A.换填作用B.排水作用C.防渗作用D.加筋作用10.当选用灰土作为垫层材料进行换填法施工时,灰土的体积配合比宜选为( D )。

A.4:6 B.5:5C.7:3 D.2:811.在砂石桩法施工中,砂石桩直径应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和成桩设备等因素确定,规范规定,可采用的直径为( B )。

A.150~300mm B.300~800mmC.450~1000mm D.600~1200mm12.砂石桩置换法适用于处理( B )类地基土。

A.杂填土B.饱和软粘土C.碎石土D.素填土13.换土垫层后的建筑物地基沉降由(C )构成。

A.垫层自身的变形量B.建筑物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土层的变形量两部分C.垫层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土层的变形量D.建筑物自身的变形量和垫层自身的变形量14.换填法处理软土或杂填土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湿陷性B.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土层C.消除土的涨缩性D.降低土的含水量15.在换填法施工中,为获得最佳夯压效果,宜采用垫层材料的()含水量作为施工控制含水量。

A.最低含水量B.饱和含水量C.最优含水量D.临界含水量16.碎石桩和砂桩或其他粗颗粒土桩,由于桩体材料间无粘结强度,统称为( D )。

A.柔性材料桩B.刚性材料桩C.加筋材料桩D.散体材料桩17.在换填法中,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处理土层的湿陷性时,宜使用( B )。

A.素土垫层B.灰土垫层C.砂石垫层D.碎石垫层18.在换填法施工中,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应取为()。

A.100~150mm B.200~300mmC.300~400mm D.350~500mm19.换填法适用于处理各类软弱土层,,其处理深度通常控制在( A )范围内,较为经济合理。

A.3m以内B.5 m以内C.8 m以内D.15 m以内20.用砂桩处理地基,按地基处理机理进行分类,应属于( A )处理方法。

A.挤密法B.加筋法C.化学加固法D.置换法21.采用用砂石桩处理地基,砂石桩孔位置宜采用的布置形式为( B )。

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A.长方形B.等腰梯形C.梅花形D.等边三角形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50007-2002)规定砂石桩的间距应通过现场试验测定,但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 B )。

A.2倍B.4倍C.6倍D.8倍23.砂桩法适用于处理(A )类地基土。

A.松散砂土B.红土C.饱和粉土D.黄土24.振冲密实法适用的主要土质是( C )A.粉土B.人工填土C.砂类土D.湿陷性黄土25.碎石桩从加固机理来分,属于哪类地基处理方法( B )A.振冲置换法B.振冲密实法C.深层搅拌法D.降水预压法26.振冲法是利用振动和压力水冲加固地基的一种方法。

在砂土地基中,其主要作用为( A )。

A.振冲挤密B.振冲置换C.振冲压实D.振冲固结27.经大量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CFG桩法中褥垫层的厚度一般为( B )。

A.5~10cm B.10~30cmC.30~50cm D.50~100cm28.在CFG桩法中,褥垫层的作用不是( C )A.利于排水B.调整桩、土竖向和水平荷载分担比C.抗震减震D.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29.在主要以沉降控制的建筑,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应达到()%以上,方可以卸载。

A.50 B.80C.90 D.10030.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其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且每边应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并不宜小于3m。

A.1/4~3/4 B.1/2~2/3C.1/5~3/5 D.1/3~1.031.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强夯法施工,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至今,我国采用的最大夯锤为40t,常用的夯锤重为( B )。

A.5~15t B.10~25tC.15~30t D.20~45t32.碎石桩的破坏模式一般为()。

A.刺入破坏B.鼓胀破坏C.整体剪切破坏D.滑动破坏33.某多层建筑物地基为8米厚的松散粉砂,最宜采用的处理方法是()。

A.换填法B.混凝土灌注桩C.堆载预压法D.碎石桩34.确定单桩承载力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

A.经验参数法B.单桩静载荷试验C.静力触探法D.动测法35.水泥搅拌桩施工最后一道施工顺序是()。

A.预搅下沉B.喷浆搅拌上升C.重复搅拌下沉D.重复搅拌上升36.水泥土的特性是()。

A.抗压强度高B.抗拉强度高C.抗剪强度较高D.抗压和抗拉强度相差不大37.高压喷射注浆法注浆管提升速度越慢,加固体尺寸()。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确定38.20吨锤5米落距比10吨锤10米落距加固效果()。

A.好B.差C.一样D.不确定39.粉喷桩施工时,搅拌头每旋转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过()。

A.100mm B.150mmC.160mm D.200mm40.()是地基的排水固结引起的沉降,是地基沉降中最主要的部分,可由分层总和法计算。

A.瞬时沉降B.主固结沉降C.次固结沉降41.在化学加固法中,()能够精确控制加固体的直径。

A.灌浆法 B.水泥土搅拌法C.高压喷射注浆法42.水泥土搅拌法适用的土层范围是( )A.淤泥、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和粘性土B.碎石土、粉土、粘土C.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碎石土D.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砂土。

43.经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和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分别为()A.0;1.0 B.1.0;1.0C.1.0;1.2 D.根据土的类别而定44.某砂石桩复合地基,桩径0.8m,桩中心距1.4m,等边三角形布置,则砂石桩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和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