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2章地基处理与桩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夯实地基法中,A 适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2. D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及填土地基等的深层加固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挤密桩法D、砂石桩法3. C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率为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以及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地基等A、强夯法B、重锤夯实法C、灰土挤密桩法D、砂石桩4. A 适用于挤密松散的砂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A、水泥粉煤灰碎石桩B、砂石桩C、振冲桩D、灰土挤密桩5.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管”紧前工序为 A 。

A、压桩机就位B、吊桩插桩C、桩身对中调直D、测量定位6.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B、“轻锤高击”C、“轻锤低击”D、“重锤高击”7.深层搅拌法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 D 的饱和黏性土、软黏土以及沼泽地带的泥炭土等地基A、0.15MPa B、0.12MPa C 、0.2MPa D 、0.3MPa8.在地基处理中, A 适于处理深厚软土和冲填土地基,不适用于泥炭等有机沉淀地基。

A、预压法—井堆载预压法B、深层搅拌法C、振冲法D、深层密实法9.换土垫层法中,D 只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较干燥状态下的一般粘性土地基的加固A、砂垫层B、砂石垫层C、灰土垫层D、卵石垫层10.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檫桩,应 A 。

A、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C、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作为参考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11.需要分段开挖及浇筑砼护壁(0.5~1.0m为一段),且施工设备简单,对现场周围原有建筑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的灌注桩指的是( B )。

A.钻孔灌注桩 B.人工挖孔灌注桩C.沉管灌注桩 D.爆破灌注桩12.预制桩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D 时方可运输。

A.25%B.50%C.75%D.100%13.在桩制作时,主筋混凝土保护厚度符合要求的是 D 。

A.10mmB.20mmC.50mmD.25mm14.对于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的是 A 。

A.端承桩≤50mm B.端承桩≤80mmC.端承摩擦桩≤100mmD.摩擦桩≤300mm15.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浇筑桩身时,混凝土的自由倾倒最大高度为 B 。

A.1mB.3mC.2mD.2.5m16.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中,确保成桩质量的关键工序是 D 。

A.吊放钢筋笼B.吊放导管C.泥浆护壁成孔D.灌注水下混凝土17.在预制桩打桩过程中,如发现贯入度一直骤减,说明 C 。

A.桩尖破坏B.桩身破坏C.桩下有障碍物D.遇软土层18.预制桩顶设计标高接近地面标高,只能采用的方法是 D 。

A.顶打法B.先顶后退法C.先退后顶法D.退打法19.人工挖孔桩不适合的范围是地下水位以上的 B 。

A.粘性土B.强风化岩C.粉土D.人工填土20.在下列措施重不能预防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是 C 。

A.采取预钻孔沉桩B.设置防震沟C.采取有远到近的沉桩顺序D.控制沉桩速率二、多项选择题1.在换土垫层法中,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加速软弱土层排水固结、防止冻涨和消除膨胀土的涨缩,可采用 ABCE 。

A砂、垫层 B、砂石垫层 C、灰土垫层 D、素土垫层 E、湿陷性黄土垫层2.砂石桩适用于挤密 BCDE 等地基,起到挤密周围土层、增加低级承载力的作用A、松散砂土B、素填土C、杂填土D、黏性土E、湿陷性黄土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掺入 AD ,加水拌和后制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桩体。

A、大量水泥B、少量水泥C、粉煤灰D、适量石屑E、适量石灰4.预制桩的接桩工艺包括 AC 。

A、硫磺胶泥浆锚法接桩B、挤压法接桩C、焊接法接桩D、法兰螺栓接桩法E、直螺纹接桩法5.打桩时应注意观察 AD 。

A、打桩入图的速度B、打桩架的垂直度C、桩身压缩情况D、桩锤回弹情况E、贯入度变化情况6.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接桩”之前应完成的工作有 ACDE 。

A、打桩机就位B、吊桩喂桩C、校正D、锤击沉桩E、送桩7.混凝土灌注桩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为 ACD 。

A、站孔灌注桩B、沉管灌注桩C、人工挖孔灌注桩D、静压沉桩E、爆扩灌注桩8.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中,在“清孔”之前应完成的工作有 ABCE 。

A、测定桩位B、埋设护筒C、制备泥浆D、下钢筋笼E、成孔9.地下连续墙采用泥浆护壁的方法施工时,泥浆的作用是 ACD 。

A、护壁B、携砂C、冷却D、降压E、润滑10.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导墙的作用是 BCE 。

A、挡土B、测量的基准C、重物的支撑D、排渣E、维持稳定液面11.打桩时应注意观察的事项有 A.B.D.E 。

A、打桩入土的速度B、打桩架的垂直度C、桩身压缩情况D、桩锤的回弹情况E、贯入度变化情况12.锤击沉桩法的施工程序中, A.B.C.D 是“接桩”之前必须完成个工作。

A、打桩机就位B、吊桩和喂桩C、校正D、锤击沉桩E、送桩13.按成孔方法不同,混泥土灌注桩分为 A.B.C.E 。

A、钻孔灌注桩B、沉管灌注桩C、人工挖孔灌注桩D、静压沉桩E、爆扩灌注桩1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的工艺流程中,在“下钢筋笼”之前完成的工作有 A.B.C.E 。

A、测定桩位B、埋设护筒C、制备泥浆D、绑扎承台钢筋E、成孔15.人工挖孔灌注桩护壁方法可以用 A.B.C.D 、型钢或木板桩工具式护壁等多种。

A、现浇混泥土护壁B、砖砌体护壁C、沉井护壁D、钢套管护壁E、锚杆护壁16.下列施工内容中, A.C.D 属于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的内容。

A、测定桩位B、埋设护筒C、清孔D、钻孔E、护壁17.当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4倍桩边长时,打桩顺序宜采 A.C 。

A、由中间向两侧B、逐排打设C、由中间向四周D、由两侧向中间E、任意打设18.预制桩的接桩工艺包括: ACD 。

A、硫磺胶泥浆锚法接桩B、挤压法接桩C、焊接法接桩D、法兰螺栓接桩法E、直螺纹接桩法19.混凝土灌注桩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为: ABCE 。

A、钻孔灌注桩B、沉管灌注桩C、人工挖孔灌注桩D、静压沉桩E、爆扩灌注桩20.打桩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ABD 。

A、灌入度控制B、桩尖标高控制C、桩锤落距控制D、打桩后的偏差控制E、打桩前的位置控制三、问答题1.地基处理方法一般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机械压实法:通过提高其密实度,从而提高其强度,降低其压缩性。

(2)强夯法:施工时,振动大,噪声大,对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和居民的正常生活有影响。

(3)换土垫层法:是将天然弱土层挖去,分层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且无腐蚀性的砂土、素土、灰土、工业废料等材料,压实或夯实后作为地基垫层。

(4)排水固结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土的地基处理。

(5)挤密法:主要适用于处理松软砂类土、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等。

(6)化学加固法:指的是采用化学浆液灌入或喷人土中,使土体固结以加固地基的处理方法。

2.试述换土垫层法的适用情况、施工要点与质量检查?换土垫层法是指把基础或建筑物下一定深度的软弱(性质差)的土层通过挖土置换成性质好的土层或砂石的地基处理方法。

垫层的实质是把基础下软弱的土层挖掉换填上物理力学性质好的材料,以减少建筑物的沉降,提高地基强度。

在我国软弱地基分布较广的东部沿海地区,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方法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我国常采用垫层有土垫层、灰土垫层、砂垫层、碎石(卵石)垫层、粉煤灰垫层、高炉渣垫层等。

只要化学成分稳定、易于压实、造价便宜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垫层材料。

实践证明,人工换土地基不但适用于大量的民用建筑,还在交通、能源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垫层材料的选择:垫层材料应该根据工程现场软土种类、地质水文、气象的特点,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充分利用废料进行选择。

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制作、起吊、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各有什么要求?管桩及长度在10m以内的方桩在预制厂制作,较长的方桩在打桩现场制作。

模板可以保证桩的几何尺寸准确,使桩面平整挺直;桩顶面模板应与桩的轴线垂直;桩尖四棱锥面呈正四棱锥体,且桩尖位于桩的轴线上;底模板、侧模板及重叠法生产时,桩面间均应涂刷好隔离层,不得粘结。

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主筋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内数量不超过50%;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的距离应大于30d并不小于500mm。

桩顶和桩尖直接受到冲击力易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桩顶和桩尖钢筋配置应作特殊处理。

混凝土制作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严格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桩尖应对准纵轴线,纵向钢筋顶部保护层不宜过厚,钢筋网片的距离应正确,以防锤击时桩顶破坏及桩身混凝土剥落破坏。

采用叠层法生产时,上层桩和邻桩浇筑,必须在下层和邻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后才能进行。

浇筑完毕后,立即加强养护,防止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养护时间不少于7d。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才可起吊;达到100%设计强度才能运输和打桩。

若提前吊运,必须采取措施并经过验算合格方可进行。

桩在起吊搬运时,必须做到平稳,避免冲击和振动,吊点应同时受力,且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如无吊环,设计又未作规定时,绑扎点的数量及位置按桩长而定,应符合起吊弯矩最小的原则。

4.现浇混凝土桩的成孔方法有几种?各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如何?(1)灌注桩按成孔方法分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干作业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等。

(2)方法及特点: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是利用泥浆保护稳定孔壁的机械钻孔方法。

它通过循环泥浆将切削碎的泥石渣屑悬浮后排出孔外,适用于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的土层。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测定桩位、埋设护筒、桩机就位、制备泥浆、机械(潜水钻机、冲击钻机等)成孔、泥浆循环出渣、清孔、安放钢筋骨架、浇筑水下混凝土。

2)沉管灌注桩的成孔顺序在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土体有挤密作用和振动影响,施工中应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考虑成孔的顺序。

间隔一个或两个桩位成孔;在邻桩混凝土初凝前或终凝后成孔;一个承台下桩数在5根以上者,中间的桩先成孔,外围的桩后成孔。

3)干作业钻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一般采用螺旋钻机钻孔。

螺旋钻头外径分别为Φ400mm、Φ500mm、Φ600mm,钻孔深度相应为12m、10m、8m。

适用于成孔深度内没有地下水的一般粘土层、砂土及人工填土地基,不适于有地下水的土层和淤泥质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