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工作计划拟定者:九年级化学组,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二、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课本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水,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等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3、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的概念。

4、掌握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5、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6、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及特性。

7、水的净化和组成。

8、掌握燃烧和灭火原理,了解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难点:1、掌握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工业制法。

3、熟练书写常见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方程式等。

4、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书写格式。

5、熟练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单元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单元(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3. 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4.学会药品的取用。

5.学会用酒精灯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知道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了解不规范操作的危害。

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②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正确地给物质加热6.知道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1)知识目标: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通过共同设计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体验探究乐趣。

(3)技能目标: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5.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会描述实验现象,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初步认识一些化学符号。

3.掌握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

4.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工业制法。

第三单元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能用简单的化学用语进行描述;(2)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索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

2、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的品质,保持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第四单元1、知识与技能:通过水的净化过程掌握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过滤、蒸馏等。

通过电解水实验验证水的组成等。

掌握化学式的写法与含义、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和分析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亲手实验中掌握各种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节水意识。

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节水意识。

2.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初步学会过滤、蒸馏的操作方法。

4.认识水的组成。

5.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学会物质分类。

6.化学式的涵义及读写。

1.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会依据化学式求化合价。

2.熟练书写各纯净物的化学式。

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化学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第五单元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用眼睛看,用心去想,会说、会写,加强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定量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书写格式。

分析和研究化学,从而进行熟练计算。

第六单元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碳单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要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在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学科知识,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3.了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第七单元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化石燃料的利用。

认识使用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活用图片、视频等。

1.燃烧条件、灭火原理、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3.化石燃料的利用。

1.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前景,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上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

四、教材浅析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从水的组成,导入到微观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水的净化与水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分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础。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让学生懂得物质不生不灭的道理,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

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

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

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

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

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