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制2018年9月2日目录iiiiiiivvviviiviiiixxxixiixiii1 概述1.1 评价目的为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绿色制造先进典型引领相关领域工业绿色转型,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17]1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8]257号)以及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支持转型发展攻坚战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豫政办[2017]71号)等文件精神。
评价XXX是否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8]257号)中附件2《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及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报告》中第三方评价要求,推动XXX建设更完善的绿色制造体系。
XXX(以下简称“XXX”)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的工业节能与绿色评价中心,受XXX(以下简称“XXX公司”或“该工厂”)委托,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8]257号)和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等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进行了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
1.2 评价范围XXX位于XXX。
本次绿色工厂评价范围是XXX生产的XXX等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绿色工厂相关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涉及的部门、岗位、设施及活动等内容。
1.3 评价准则(1)《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2)《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 号);(3)《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8]257号);(4)《河南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5)《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荐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豫工信办节[2018]151号);(6)《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17]18号);(7)《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8)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9)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0)GB/T 1028-2000《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11)GB 6566-2001《建筑主体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12)GB/T 7119-200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13)GB/T 33761-2017 《绿色产品评价通则》;(14)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5)GB/T 12452-2008《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16)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7)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8)GB 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19)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20)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21)GB 18581-200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22)GB 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23)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_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24)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25)GB 18585-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26)GB 18586-2001《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27)GB 18587-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28)GB/T 18916.1-2012《取水定额》;(29)GB 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30)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31)GB/T 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32)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3)GB/T 20862-2007《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34)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35)GB/T 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36)GB/T 24256-2009《产品生态设计通则》;(37)GB 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8)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9)GBT 29115-2012《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40)GB/T 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41)GB/T 32150-2015《工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42)GB/T 32326-201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导则》;(43)GB/T 32327-2015《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44)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5)GB/T 50878-2013《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46)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47)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48)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产品的碳足迹关于量化和交流的要求和指南》;(49)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50)《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截至2018年7月更新48种产品);(51)《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52)《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改》;(5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54)《国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55)《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目录(2016年版)》;(56)《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5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58)《XXX、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59)《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16-2017年本);(60)《“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目录(一到六批)》;(61)GB/T 1028-2000《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62)《“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4、2015、2016)》;(63)《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目录(第一至四批)》;(64)《节能机电设备推荐目录(一到七批)》;(65)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66)其他文件资料在《绿色工厂一般要求符合性评价表》、《绿色工厂评价指标评价表》已标明材料编号名称。
详见参考材料索引附件。
2.4 报告编写及技术复核现场评价之后,评价组认为XXX符合《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评价要求必选基,部分符合具体评价要求可选项。
评价组于2018年X月XXX日形成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报告,提交技术复核组进行技术复核。
技术复核人员根据内部技术复核评审表的要求,对评价文件完整性、评价工作计划实施、评价内容及记录、不符合项整改、第三方评价报告等内容进行技术复核,技术复核通过后。
经由负责人批准,于2018年X月XXX日提交评价报告最终版给XXX。
3 评价内容河南XXX研究所按照既定程序和内容对“XXX”绿色工厂申报材料进行了评价:一是对“XXX”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相关内容进行了核实;二是依据《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核实申报材料中数据的真实性、计算范围及计算方法,检查相关计量设备和有关标准的落实等情况;三是分析提出企业自评价报告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对创建绿色工厂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
3.1企业基本情况3.1.1 企业简介XXX成立于XXX年X月XXX日,企业相关荣誉见表3-1.表3-1 企业荣誉汇总表3.1.2 组织结构图3-1 企业组织机构图3.1.3 生产工艺3.2 基本要求3.2.1 基础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3.2.1.1 评价要求:绿色工厂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评价过程:该工厂,见附件0.1.1.1-0.1.1.21。
评价结论:符合评价要求。
3.2.1.2 评价要求: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评价过程:地方相关主管部门给该工厂开具了近三年生产经营未出现较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的证明。
见附件0.1.2.1-0.1.2.5。
评价结论:符合评价要求。
3.2.1.3 评价要求:对利益相关方的环境要求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关承诺的要求。
评价过程:该公司出具了利益相关方承诺书、环境保护承诺书、安全生产承诺书、质量承诺书、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承诺书,并符合承诺要求。
见附件0.1.3.1-0.1.3.5。
评价结论:符合评价要求。
3.2.2 基础管理职责——最高管理者3.2.2.1 评价要求:最高管理者在绿色工厂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满足GB/T 36132 中4.3.1 a)的要求。
评价过程:该公司出具了。
见附件0.2.1.1-0.2.1.2。
评价结论:符合评价要求。
3.2.2.2 评价要求:最高管理者确保在工厂内部分配并沟通与绿色工厂相关角色的职责和权限,且满足GB/T 36132 中4.3.1 b)的要求。
评价过程:该工厂出具了。
(见附件0.2.2.1-0.2.2.2)。
评价结论:符合评价要求。
3.2.3 基础管理职责——工厂3.2.3.1 评价要求:应设有绿色工厂管理机构,负责有关绿色工厂的制度建设、实施、考核及奖励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
评价过程:该工厂成立的“创建绿色工厂”领导小组,确定了小组成员该工厂制定了公司绿色工厂管理制度、绿色工厂部门管理职责、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制定了有关绿色工厂的制度,建立了目标责任制等相关政策。
(见附件0.3.1.1-0.3.1.4)。
评价结论:符合评价要求。
3.2.3.2 评价要求:应有开展绿色工厂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标、指标和实施方案。
可行时,指标应明确且可量化。
评价过程:该工厂成立的“创建绿色工厂”领导小组,根据绿色工厂的建设内容和评价要求,解读相关文件,制定了该工厂绿色工厂的中长期规划,规划涵盖了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对绿色工厂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