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1、中国传统养生原则有:形神兼养顺其自然动静结护肾补脾
2、健身过程的特点是:健身强体娱乐取得好的成绩延年益寿
3、人体衰老的特征是:原发性障碍性进行性普遍性
4、体育健身深厚的基础是:生物学心理学美学基础
5、体育健身过程的构成要素是:负荷手段频度健身设施和场地
6、拉伸锻炼方法是:静力拉伸动力拉伸
7、体育健身过程的阶段划分是;开始准备阶段基本活动阶段放松阶段
8、健身计划的原则是:因人而异原则有效原则安全的原则全面性原则
9、30岁健身者的HRmax是190
10、健身塑型最大负荷比是50-75%
11、中国传统健身方法有: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导引术
12、传统养生体育的特点是:不惟养形尤重养身不惟局部尤重整体不惟强体尤重养护不惟健身尤重延寿
13伸展练习计划的内容是:运动形式放松练习运动负荷注意事项
14、运动负荷的监控是:伤病程度监测心率监测自我感觉与基础指标检查主观疲劳感觉
15、有氧健身:是指锻炼者在运动中通过呼吸,能满足运动对氧气的需要,在不负氧债
的情况下进行健身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16、靶心率:健身者在健身活动中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一般是最大心率的60-80%.
17、体适能: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18、减脂锻炼:是肥胖者通过一定的有氧体育锻炼,使其消耗身体多余脂肪,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运动减肥的目的。
在一定范围类运动量越大,运动时间越长,消耗的糖和脂肪越多。
19、超量恢复规律:超量恢复包括两个方面的超量,一个是能量物资,一个是人体各器官的机能能力。
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人体在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及机能能力在恢复过程中可能超过原有水平。
20、塑身锻炼:是人们为达到形体美的目的,运用徒手、器械等专门手段和锻炼方法,
塑造优美体型的综合性的系统锻炼。
21、天人相应学:就是养生要顺应自然的理论。
人与周围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
人类就顺应季节变化调节脏腑机能,养精安神,益气补血,平衡阴阳,保持机体健康而终其天年。
21、影响力量发展的因素是:
1)肌纤维的类型 2)肌肉的体积 3)肌肉的神经调节机制 4)与肌肉的收缩前的初长度有关 5)与用力时的机械因素有关
22、体育健身的医务监督是
一运动锻炼的着装二运动的安全措施(锻炼前过程中锻炼后)三防止中止运动(兴趣结伴集体活动制定好计划)四意外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23、请按动作先后写出五禽戏的动作名称
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
24、制定健身计划的程序是
首先对客户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然后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试与评价,获得为制定计划所需要的全面资料和信息,为运动计划的科学性提供依据,并为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反馈和调整
25、人体的健康标准是
健康标志:
“五快”是指:(1)吃得快:(2)便得快:(3)睡得快:(4说得快:(5)走得快:
“三良好”是指:
1)良好的个性人格。
(2)良好的处世能力。
(3)良好的人际关系。
26、抗阻力训练计划的内容是:
健身频率、健身时间、健身方法的变换、组间休息、组数、负荷强度和重复次数、健身的选择、健身顺序
27、有氧运动计划的内容是
运动的频率:初级锻炼者每周3次,当训练水平提高时,课增加训练频率,一般每周3--5次.
运动的强度:1、测定靶心率2、主观疲劳感觉来评估运动强度
运动持续的时间:低强度活动每次必须超过较长的实践(30分钟以上),如果进行高强度也需持续20分钟或更长
运动的形式:多种心肺耐力训练器械及一些有氧锻炼课程,选择一项客户喜欢的运动将会帮助他们完成计划.
训练的方法:1、持续训练法; 2、间歇训练法;3、交叉训练法 4、循环训练法。
28、体育健身规律是
超量恢复规律负荷规律负荷量与强度互变规律健身负荷价值阈规律(有氧锻炼)身心互制规律
29、请按动作先后写出八段锦的动作名称
1双手托天理三焦2)左右弯弓似射雕3)调理胃脾需单举4)五劳七伤往后瞧5)摇头摆尾祛心火6)两手攀足固肾腰7)攒拳怒目增气力;8)背后七颠百病消[
30、影响体育健身过程的外部因素是
1)体力因素 2)心理因素 3)饮食营养饮食 4)劳动负担因素 5)作息制度因素 6)体育营养饮食
二几个指数、指标
1 几个体重值
(1)体重=脂肪重量+瘦体重
(2) 瘦体重=体重-体脂重=体重*体脂百分比= (4.570/身体密度-4.142)*100 (3)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国外)
或采用一般常用的以下方法:
标准体重=身高(cm)-100(165以下)
标准体重=身高(cm)-105(165-175)
标准体重=身高(cm)-110(175以上)
女性体重比男性相应级别少2.5kg
(4)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50(北方)
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48(南方)
2体密度推算回归方程式(教材P231)
年龄男女
9—11 D=1.0879-0.00151X D=1.0794-0.00142X
12—14 D=1.0868-0.00131X D=1.0888-0.00153X
15—18 D=1.0977-0.00146X D=1.0931-0.00160X
成年人D=1.0931-0.001116X D=1.0897-0.00133X
3 体脂百分数判断肥胖标准
年龄男性肥胖女性肥胖
17—27 >25 >30
27—50 >30 >35
男女分别超过10和25为超重。
4 体重指数判断肥胖标准(成人)
体重指数肥胖级别
>14.9 瘦体重
15—18.5 体重偏轻
18.5—24 正常体重
24—28 超重
28---30 轻度肥胖
30—40 中度肥胖
>40 严重肥胖
WHO的标准比我们的高2位数
5 肥胖度判断肥胖的标准
肥胖度数肥胖级别
10%以内正常体重
10%-20% 超重
20%-30% 轻度肥胖
30%-50% 中度肥胖
50%以上严重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