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小关节

脊柱小关节

一、“脊柱小关节错位”在脊柱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脊柱小关节错位,是年轻人脊柱病的发病主因,也是中老年人病情反复发作的最常见病因之一。

在防治脊柱病工作中,如能认识和建立脊柱小关节错位的诊断标准,按其错位类型进行整脊复位,即能事半功倍地提高脊柱病的临床疗效。

“脊柱病的临床表现,与X光片的显示往往不一致?”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结果证明以往在脊柱病的诊断中,忽略了“脊柱小关节错位”这个关键性的病理过程。

二、什么是脊柱小关节错位
脊柱小关节错位是指脊柱间关节(包括椎间盘、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寰枢关节、寰枕关节、肋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骶髂关节)发生小于半脱位的位移,且已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

三、脊柱小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
1、因错位导致椎管、椎间孔的变形狭窄,直接损害到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和椎间血管。

临床应用整脊手法复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对临床治愈的病人,做脊柱X光、CT、MRI复查,可见椎体和关节的排列、椎管矢状径、椎间孔等的异常现象已恢复到代偿或正常范围,而90%以上患者的椎间盘膨出、突出、韧带钙化和骨质增生等现象,与发病期相比基本无明显改变,这就证明恢复椎管、椎间孔、横突孔的正常位置和代偿空间,是取得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脊柱小关节错位是脊柱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因脊柱小关节错位导致棘突、横突、关节突的位移,引起临近组织受其挤压或刺激而致病,例如C1~C3脊柱小关节错位时,偏歪的横突刺激到颈上交感神经节,就会引起失眠、偏头痛、室上心动过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3~C5钩椎关节错位,可引发斜角肌痉挛,导致臂丛神经受压,也可刺激颈动脉窦和颈中交感神经节而导致血压波动等交感型颈椎病。

四、脊柱小关节错位与小关节功能紊乱的鉴别
脊柱小关节错位,比脱位、半脱位轻,目前被称为小关节功能紊乱。

随着研究的发现脊柱小关节功能紊乱,在临床上的症状,是可以在患者改变体位而使症状消失的,换言之,小关节虽有对位不正,但可以在改变体位时自我复正,使症状立即消除,这称为小关节功能紊乱。

而脊柱小关节错位的患者,改变体位只能使症状减轻一点或毫无改善,其病理变化与半脱位类似,已不能自动复位。

由此可见,脊柱小关节错位比小关节功能紊乱严重,又比半脱位轻,未达到放射诊断学中脊柱关节半脱位的标准。

由此可见,建立放射诊断学的脊柱小关节错位诊断标准,是解决目前临床误诊的关键。

五、脊柱小关节错位与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与鉴别
创伤引发的椎间盘突出,及时作出整脊牵引,有还纳治愈的条件。

当突出的髓核已变性,形成髓核疤痕或纤维环疤痕后,整脊手法、牵引都难以还纳,故主张手术治疗。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已使临床医生认识到,颈椎的椎间盘突出并不比腰椎少。

椎间盘突出症,无论发生在颈椎、胸椎或腰椎,非手术疗法很多,各种疗法都有一定疗效,尤以推拿、牵引为主的综合疗法疗效较好,但仍有不少疑难病例,疗效不好或反而加重。

在这些疑难病例中,除个别确因椎间盘损伤脱出直接压迫脊髓、神经根外,大多数是因并发脊柱小关节错位,错位加重椎管矢状径狭窄,或神经根管横径的变形变窄。

只要认识和确诊并发小关节错位,正确运用整脊推拿手法,能准确地治好错位,恢复代偿空间,即能取得临床治愈的理想疗效,这是脊髓型颈椎病免除手术的有效疗法。

因此,脊髓型颈椎病能否免除手术,取决于脊柱小关节错位的诊断。

立正脊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