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旋挖灌注桩施工详解

旋挖灌注桩施工详解


单层底板钻斗
单层底板旋挖钻斗统称为钻斗,适合钻进粘性地层及 胶结性强的地层;
双层底板旋挖钻斗
双层底板旋挖钻斗统称捞渣钻斗,适合钻进砂土层及 胶结性差的卵砾石地层。
双层底板单开口全镶截齿和斗齿截齿混镶钻斗主要用于 钻进卵石层; 带辅助卸土机构的钻斗主要用于钻进遇粘泥含量较高的 粘土地层可提高卸渣效率 。
(二)旋挖成桩工程相关文件
一、《关于加强桩基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的紧急通知》 渝建质监【2008】004号 二、《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 七号)》; 三、《重庆市质监总站关于加强对旋挖桩成桩质量检测的 通知》渝建质监【2011】53号。
三、旋挖成桩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 干作业旋挖成孔 ■ 湿作业旋挖成孔
而要求一定足够数量的混凝土。混凝土初灌量计算公式: V≥ πh1d2+ πKD2h2 式中 V-混凝土初灌量(m3); h1-导管内混凝土高度, h1=(h-h2) (m); h桩孔深度(m); h2-导管外混凝土面高度(m),取1.3-1.8 m rw-泥浆密度,11-12KN/m3; rc-混凝土密度,23-24KN/m3; d-导管内径(m); K-混凝土充盈系数,取1.3;
施工队伍组成:
1、专业地基基础施工企业
2、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3、施工总承包企业 4、私人承包
存在问题
1、先进技术代替传统工艺,技术力量及经验储备不足。
2、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经验不足,成孔工艺选择不当及缺
乏应急处理办法。
3、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技术标准模糊。 4、施工技术标准欠缺。
二、旋挖成桩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
• 常用钻头直径有Φ400mm~Φ3000mm。
筒式钻头
取芯筒钻结构特征及原理
• 钻斗斗体分为内、外管两层,外管上焊接主切削齿,内 管上焊接副切削齿,内管下端装有承托岩芯的活页片; • 钻进时岩芯将活页片顶开进入管内,提钻时活页片靠自 重处于水平位臵,将岩芯封堵在内管内,提升时将岩芯 带出孔外;
旋挖成孔灌注桩
2012年9月


一、旋挖成桩工程应用现状 二、旋挖成桩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 三、旋挖成桩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四、旋挖钻进工作原理、特点及适用土层范围 五、旋挖设备组成、选型及成孔工艺类型 六、旋挖成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重、难点 七、旋挖成孔常见问题预防和处理
一、旋挖成桩工程应用现状
(一)旋挖成桩工程相关规范、标准 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旋挖钻机选型
■主要性能参数
最大钻孔直径、钻孔深度、扭矩、 钻杆直径、钻杆配臵、加压力、提升力、钻孔倾角等
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80%不需要用加压装臵,或需要有很小的 加压力。只有在遇到≥10Mpa 的岩石时,才使用加压装臵进行加 压,加压过程应均匀,不应太大。
目前使用的旋挖钻机生产厂家主要有三一重工、中联重 科,旋挖钻机的主要型号如下。
砂土
人工填土
粉土
淤泥质粘土、 粘土
粉质粘土
中密~密实碎石土、 卵石、孤石
全、强风化岩层
泥岩(泥质、钙质胶结)
砂岩层
石灰岩、灰岩层
凝灰岩层
花岗岩层
六、旋挖设备组成、选型及成孔工艺类型
(一)旋挖钻机组成
■旋挖钻机组成 由液压履带式伸缩底盘、主机、自行起 落可折叠桅杆、伸缩式钻杆、钻具、及滑轮架、 油缸、动力头等部件组成。
常见钻斗的结构特点与适应地层
(二)旋挖设备成孔工艺类型 成孔工艺类型
干孔钻进 造壁钻孔 全护筒钻进 静浆护壁钻进
七、旋挖成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重难点 (一)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具备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地勘报告内容)
• 应反映场地各层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及 变化规律; • 当采用基岩作桩的持力层时,报告应反映基岩的岩性、 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 本质量等级,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 岩层; • 应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埋深、类型和水位变化 幅度,评价地下水对桩基的影响;
五、旋挖钻进工作原理、特点、适用范围
(一)旋挖钻进工作原理 ■旋挖成孔 通过钻斗的旋转、挖土、提升、卸土和泥
浆臵换护壁,反复循环而成孔。
■钻进原理 在伸缩式钻杆自重(含钻斗重)和固定于
桅架上的油缸液压压力作用下,利用钻杆和钻斗 的旋转,通过动力头旋转切削土体使土屑装满钻 斗后提升钻斗出土,并实现桅杆垂直度的自动调 节和钻孔深度的计量,经反复循环而成孔。
D-桩孔直径(m)。
■钻孔偏斜 旋挖施工过程中,施工桩实际轴线与设计
桩孔轴线的偏离称钻孔弯曲,俗称孔斜。
■塌孔
孔壁土与原生土脱离掉入孔内的现象称为塌孔。
■卡钻 在旋挖钻进过程中,钻具被孔壁卡住,使提钻
或旋转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
■稳定液 主要用于保持孔壁稳定的液体。 ■护筒
主要用于固定桩位、保护孔口、保持孔壁稳 定的筒状体,有钢质护筒和混凝土护筒。
因目前桩底扩底工艺尚不成熟(未配备施工可视可控影 像管理装臵),桩端承载力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桩设计 尺寸需增大。 因旋挖机械设备自身无吊装能力,需要吊车、起重机等 起重设备配合浇筑混凝土或安装钢筋笼;需要装载车、 挖掘机、渣车配合出土,设备占用量大,场地需宽。
控制难点及重点
对项目地勘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要求特高;
扩底钻头 与旋挖钻机配套的扩底钻头本身不带装渣
机构。完成一次扩孔一般需要3~4次提出钻头或靠钻头 底部将部分岩渣带出或下入捞渣斗将钻渣捞出。这种扩 底钻头不能很好清孔,即使下捞渣钻头捞渣,扩孔部分 也无法捞取,对桩的承载力影响还是存在的。要与旋挖 工法配套,研究可视可控扩底钻头清渣迫在眉捷。
• 对场地的不良地质作用,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 、土洞、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等应有明确判 断、结论和处臵方案; • 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有关地基土冻涨性、湿陷性、膨胀性、腐蚀性等评价; • 查看勘探点平面布臵图,勘探点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勘探点间距:端承桩宜为12~24m;摩擦桩宜为20 ~35m;当地层条件复杂,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 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 高回填土、卵石土、岩溶、 岩土界面坡率大于10%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柱下单桩基 础,宜每桩设一勘探点。(JGJ94-2008)第 3.2.2条
施工准备要求高;
旋挖成桩速度快,对项目原材料及半成品供应要求高;
对项目施工组织协调能力要求高; 对项目质量技术管理能力、预判能力要求高; 对钻机操作人员技能要求高; 桩端沉渣厚度检测可视技术尚待进一步提高;
施工质量过程管理、旁站监督、收方签证的及时性显得 尤为重要。
(三)旋挖钻机适用土层范围
不同钻杆特点 摩擦式钻杆
地质状况不复杂且容易钻进时; 地层承载力小于350kpa的土层、砂层、砂烁层、淤泥地 质层; 操作容易,可提高工作效率。
机锁式钻杆
地质状况较复杂且难以钻进时; 地层承载力大于400kpa的砾卵石、漂石层、硬质板砂、 硬岩层; 可适合于所有土层施工。

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地方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11 《重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06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 《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造壁钻孔
■ 负摩阻力
桩周土由于自重固结、湿陷、地面荷载 作用等原因而产生大于基桩的沉降所引起的对桩侧表面 的向下摩擦力。 相邻桩的底标高之差应小于桩净距,一般刚性角设计取 45°。)
■ 刚性角 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桩基础中应注意
■ 桩的中性点 当桩穿越厚度为L0的高压缩土层,桩
端设臵于较坚硬的持力层时,在桩的某一深度Ln以上, 土的沉降大于桩的沉降,在该段桩长内,桩侧产生负摩 阻力;Ln深度以下的可压缩层内,土的沉降小于桩的沉 降,土对桩产生正摩阻力,在Ln深度处,桩土相对位移 为零,既没有负摩阻力,又没有正摩阻力,称该点为桩 的中性点。
选择钻具的注意事项
钻具是否合适,是施工能否高效钻进的关键因素 ;
根据地层情况、施工工艺进行选配,并可根据现场实际 情况进行适应性的改造; 根据钻孔直径选择合适的钻具;(钻具直径过大可能会 引起混凝土灌注超方,过小钢筋笼下放困难) 当遇到钻孔直径较大,地层强度大时,可考虑“分级钻 进”,选择合适的筒钻或钻头。
截齿底
斗齿底

单层 底钻 头
卵石取 芯桶钻
两瓣斗
返回
筒式环状钻头
• 用于较硬的基岩地层、大的漂石层及硬质永冻土 层; • 当旋挖钻斗或螺旋钻头钻进比较困难时采用筒式 钻头配合螺旋钻头及捞渣钻斗钻捞结合钻进; • 根据用途分为取芯环状筒式钻头和不取芯环状筒 式钻头两类; • 根据所钻地层不同分为可用于风化基岩及永冻层 钻进的截齿式环状钻头及用于较硬基岩钻进的牙 轮环状筒式钻头;
(二)旋挖钻机特点
■优点
自动化程度高、移位灵活方便;
低噪音、低振动、扭矩大、成孔速度快,效率高;
采用柴油作为燃料,无需水电,安全性能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