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课件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课件


500亩以下、分布情况复杂或管护难度 较大的村集体重点公益林,有哪些特殊 规定?
• 所有者补偿费、村集体组织监管费 和直接管护费之间的具体比例可不执 行上述规定,但必须由村民会议或村 民代表会议议定具体支出比例。
个人所有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支出分配 • 林权属于个人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 支出全部支付给个人,由个人承担森 林防火、林业病虫害防治、补植、抚 育和护林等责任;经林权所有者同意, 由村委会聘请护林员统一管护的,护 林员直接管护费不高于20%,村级集 体组织监管费不高于15%,林权所有 者补偿费不低于65%。
度内可以享受补贴机具的台数上限,但各县(市、区) 必须在年度实施方案中明确每个大类机具资金使用计 划。在确定每个补贴对象年度内享受补贴机具的台数 上限时,向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适当 倾斜,并给予资金保证。
பைடு நூலகம்
农机购置补贴程序
符合条件的购机者凭身份证明等材料向县级农机 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县级农机、财政部门会同乡镇农 机、财政部门对购机者身份进行审查,对符合补贴条 件的申请者在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公示栏和申请者所在 行政村部张榜公示7天,同步实行网上公示。经公示 无异议的,县级农机管理部门办理福建省农机购置补 贴指标确认书,经与同级财政部门联合确认后,由农 机管理部门交申请购机农民。在申请补贴人数超过计 划指标时,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公开摇 号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确定补贴对象。
最新财政支农政策解读


落实财政支农政策的重要意义
当前财政支农政策的主要内容
确保财政支农政策让群众受益

落实财政支农政策的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拉动农村内需功不可没 农村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004年以来,连续10个“中央一号 ”文件,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 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一系列强农惠农 富农财政政策陆续实施。这些财政政 策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以“少取”为特 征的税费政策和以“多予”为特征的支出 政策。其中,以“四减免”为主的税收政 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 负担;以“四补贴”为主的支出政策则有 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生 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 过支持“六小工程”、“两免一补”、“三奖 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劳动 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惠农政策,促 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 业发展。
补贴标准 :玉米、小麦每亩补贴10元,
补贴资金发放:采取“一折(卡)通”
形式直接发放给种植户。个别地方暂时不 具备实行“一折(卡)通”条件的,可采 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 积进行分县预拨,年底根据实际种植面积 进行结算,结余资金结转下年使用。
补贴资金结算:按上年的实际种植面
补贴申报程序
2、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福鼎市2007年至2012年农民纯收入一览表 (单位:元)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金额
4763
5587
6090
6878
8185
9318
3、拉动农村内需功不可没

据测算,农民消费每人增加1000元,全国就能增加 内需9000亿元,而增加“三农”投入,转化为消费的比例 大约为40%。2011年国家计划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175亿 元,可增加农机工业销售产值约1100亿元;从90亿元增 加到150亿元的“家电下乡”补贴,可以拉动内需1000多 亿元;在被称为“超市下乡”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 中央财政投入已带动地方财政和社会投资约180亿元,吸 纳农村人口就业约110万人,增加农村市场消费近900亿 元;从2008年到201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在3年内 向农村投放1100亿元的偿债资金,这笔资金直接增加农村 需求1000多亿元,考虑到产生的乘数效应,总共将拉动农 村内需4000多亿元。
• 购机地点:补贴对象可以在省域内自主选
机购机,允许跨县选择经销商购机。
• 农机购置补贴的兑现:农民实行差价购
机。购机农民只需交纳扣除补贴的差价款, 就可提货。差价款由省级财政直接支付给 相关企业或供货商。
3、重点公益林补贴政策
补偿标准: 全省重点公益林面积
4290 万亩,每年每亩补助 12 元,其中: 补偿性支出每年每亩 11.75 元、公共管 护支出每年每亩0.25元。
国有单位管理的重点公益林补偿性 支出如何分配
• (1)山权、林权都属于国有的,补偿性支出全部用于国 有单位重点公益林的管护支出。 • (2)山权属村集体、林权属国有的,国有单位应将不低 于30%的补偿性支出支付给山权所有者,作为林地所有者 的补偿费,其余不高于 70%部分用于重点公益林管护支 出。 • (3)山权、林权都属于村集体的,国有单位应将不低于 70%的补偿性支出支付给山权、林权所有者,作为林地、 林木所有者的补偿费,其余不高于30%部分用于国有单位 的重点公益林管护支出。村集体取得的林地、林木补偿费, 要按照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由全体村民共享。
补偿性支出的使用范围 :重点公益
林所有者补偿费、直接管护费、村级 组织监管费以及林权所有者森林综合 保险保费支出。对无林地的补偿性支 出应全部用于造林、抚育。 公共管护支出的使用范围 :省级以 上重点公益林监测、管护情况检查验 收、森林火灾预防、重大林业有害生 物防治与监测等开支,由省级财政部 门和林业主管部门按照项目管理统筹 安排。
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参加森林综合 保险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
• 全省4290万亩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全 部参加森林综合保险。保费由中央财 政承担50%,省级财政承担25%,市 县财政承担15%,林权所有者承担 10%。林权所有者承担的保费由县级 财政部门从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 金中林权所有者补偿部分缴纳。
4、农村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住的新楼房
养老不用愁
走的水泥路
读书不花钱
种粮得补贴
看病有报销
财政支农政策说得这么好,给 农民带来了这么多的益处,那 到底有哪些具体政策,与我们 老百姓相关的又有哪些呢?
返回

当前财政支农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央和全省各级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 资金投入,包括全省各级发改、教育、科技、民族、 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交通、 水利、农业、林业、商务、文化、卫生、人口计生、 广电、新闻出版、移民、畜牧、扶贫、农机、农村 能源等有关部门分配下达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资金、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救灾扶贫资金等强农惠农 资金,主要是以财政为主渠道,以粮食补贴和专项 补贴为主要形式。大致分五大类,有40项,涉及23 个部门。
• 杂交水稻制种保险赔偿额度的计算:因自然灾害、 病虫害造成杂交水稻制种损失率在50%(含)以上、 70%以下的,按保险金额的80%赔款,即每亩赔款 640元;损失率在70%(含)以上的,按100%赔 偿,每亩赔款800元。 • 生长期赔偿比例:返青期赔偿60%,分蘖期赔偿 80%,孕穗抽穗期赔偿100%。 • 农户如何参加杂交水稻制种保险? • 自愿投保。合法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的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社及制种10亩(含)以上制种农户直接向 当地人保财险公司投保。制种10亩以下的,以制种 农户所在行政村为单位统一向当地人保财险公司投 保。
5、水稻种植保险政策
水稻种植保险的范围:全省(不含厦门市) 水稻种植的保险责任:在水稻移栽返青后 至成熟期间,因低温、干旱、暴雨、大 风、冰雹、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洪 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造成水稻的灭失、 死亡以及植株损失率达 50 %(含)以上 时,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参加水稻种植保险享受的扶持政策:按水 稻播种面积计算,每亩保险金额 400 元, 每季度保险费率3%,每亩保险费12元。 财 政 承 担 80% 的 保 费 补 贴 , 农 户 承 担 20%保费。 如何参加水稻种植保险:尊重农户投保意 愿,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户投保。种植 30 亩以下种植户可以村为单位统一投保; 国有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 专业合作社和种植 30 亩以上的种植大户 单独投保。
如何计算水稻保险赔款?

• • • • • (1)因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造成水稻灭失、死亡 70%(含)以上损失的,按下式计算赔款: 赔款=每亩保险金额×损失面积×生长期赔偿比例 生长期赔偿比例:返青期60%,分蘖期80%,孕穗 抽穗期100% (2)因自然灾害或病虫害造成水稻损失率50%(含) 以上、70%以下的,按保险金额的80%赔款,即每亩赔 款320元。 损失率=每亩损失的植株数量/每亩种植的植株数量 (3)如果种植户水稻实际种植面积大于投保水稻面积, 按投保水稻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比例赔付。
4 、森林综合保险政策
森林综合保险:因森林火灾、 病虫害、暴雨、暴风、洪 水、滑坡、泥石流、冰雹、 霜冻、台风、暴雪、雨凇、 干旱造成的保险林木受害 损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森林综合保险费率和保额: 全省范围内的商品林、生 态公益林综合险费率为 2.5‰ ,每亩保险金额均 为 500 元。桉树风灾损失, 每亩赔款限额200元。
农业生产类 农村环境类 农村社会保障类 农村教科文类 农村组织建设类
农业生产类
1、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
补贴对象 : 凡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
作物良种的农民(含农场职工)都可以享 受财政补贴。对土地承包人租赁土地给他 人种植或由他人代种的,按照“谁种植, 谁享受补贴”原则,补贴资金直接发放给 租赁人或代种人。 早稻、中稻(一季稻)、晚稻和棉花每亩 补贴15元
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保险的范围:全省(不含厦门) 杂交水稻制种保险的标的:持有效的杂交水稻种子生 产许可证依法制种,符合技术管理要求,生产管理 正常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按本年度杂交 水稻制种面积投保。 杂交水稻制种的保险责任:移栽返青后至成熟期间, 因低温、高温、干旱、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 外)、大风、冰雹、滑坡、泥石流、病虫害造成保 险水稻灭失、死亡的损失率达到50%(含)以上, 保险公司按照本保险的赔偿处理办法负责赔偿。 • 参加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可以享受的扶持政策 :按 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计算,每亩保险金额 800 元,每 季度保险费率 3% ,每亩杂交水稻制种保险费 24 元。 财政承担80%的保费补贴,参保户承担20%保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