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民俗课件
人群生活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天我们大陆上,既有 数十层的高楼大厦,也还有洞穴式的窑洞,或用茅 草、竹木盖成的小屋,但不管什么形式,它的作用 是住人,是为人们生活的安全、舒适服务的。因此, 它是一种最实用的文化,任何人都不能缺少的。所 以在现在的世界各地,只要有人的足迹存在,就必 然会有这种文化产物,尽管形态是那么复杂多样。
(4)宗教性
在传统民居中,跟它体现着审美的、伦理的 性质的同时、也体现着民间宗教信仰的性质。
在许多民族建筑物中.有不少是专门为宗教 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如中国各地民间的祖宗 祠堂、坟墓、佛寺道观以及各种神庙等。但 是,在这之外,民居也大都具有这种宗教的 功能。在过去汉族的建筑物中,不但供奉祖 先牌位,还供奉其他神灵,小灶神、财神, 乃至天、地、君、亲、师的综合神位的。
建筑的种类
一、宫廷府第建筑。 皇宫、衙署、殿堂、宅第等。
二、防御守卫建筑。
城墙、城楼、堞楼、村堡、关隘、长城、烽火台
等。
三、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如市楼Leabharlann 钟楼、鼓楼、过街楼、牌枋、影壁等。
四、陵墓建筑。如石阙、石坊、崖墓、 祭台、以及帝王陵寝宫殿等。
五、园苑建筑。
御园、宫苑、花园、别墅等。
(3)伦理性
民居建筑体现着一种社会伦理的性质。
如汉族民居建筑,在名称上有正房,有偏房,有前房,有后 房。有的还有附带房室,如厨房、厕所、仓库等。在那些正 式的房间里,谁住正房,谁住偏房,谁住后房……大都有一 定讲究,不能随意搞乱的。有的还有一定禁忌,如女儿的闺 房,不但外人,就是家人如兄弟等也不能随便进入。外来客 人的接待和留住也有一定的房室。这种住居上的安排,伦理 色彩是相当浓厚的、这种居室的伦理意义,在少数民族也有 相似情形。谁住正房,谁住偏房或楼房的上、下、各民族虽 然不尽相同,但都按照自己民族的伦理逻辑加以安排,决不 容许错乱。总之,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什居房室的安排,清 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的伦理观念和准则。
(4)宗教性
在传统民居中,跟它体现着审美的、伦理的 性质的同时、也体现着民间宗教信仰的性质。 在许多民族建筑物中.有不少是专门为宗教 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如中国各地民间的祖宗 祠堂、坟墓、佛寺道观以及各种神庙等。但 是,在这之外,民居也大都具有这种宗教的 功能。在过去汉族的建筑物中,不但供奉祖 先牌位,还供奉其他神灵,小灶神、财神, 乃至天、地、君、亲、师的综合神位的。
(2)艺术性
民居既是一种实用的文化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艺术的文化产 物(或者说,多少带有一定审美意味的文化产物)。
即使是很简陋的民居形式,跟它的实用性一起存在,在我们 感觉上多少要产生一些审美作用。因为,它在形体的构成和 材料的选择、安排等方面,制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遵循了 某些美学的法则。例如蒙古包,它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的住 宅。不管它的内部安排怎么样,单就它的外形来看,它那四 周圆形和穹形的屋顶等,不就给观者一种美的享受吗?—— 特别是把它放在大草原和蓝天的背景之中去看,更是如此。 至于那些较高层次的楼房建筑以及附有各种装饰点缀的住宅, 它的审美意义就更为丰富了。
六、祭祀性建筑。
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祠宇等。
七、桥梁及水利建筑。如石桥、木桥、 堤坝、港口、码头等。
八、民居建筑。如窑洞、茅屋、草庵、 民宅、庭堂、院落等。
九、宗教建筑。
佛教的寺、庵、堂、院,道教的祠、宫、庙、观,回 教的清真寺,基督教的礼拜堂等。
十、娱乐性建筑。如乐楼、舞楼、戏 台、露台、看台等。
建筑民俗的形成
分期
创始期 过渡期 形成期
建筑方式
穴居、巢居 风篱、原始帐篷 帐篷、窑洞、干栏式、庭院式
特点
原始群居 、生死分居、 稳定化趋势、出现火塘 深厚文化内涵、 多样化
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l)实用性 民居是一种为人们生活所迫切需要的人工产物,因
此,它也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文化。 现在的民居,也是一种历史进化的产物。由于各地
(l)宅基选址 在农业定居时代,居住点的选择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因为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来说,居住点一旦确定,很可能终生不移, 而选址时的优劣将会决定主家以后兴衰安危问题,所以自古以来,人们 便依靠“风水术”形成了一系列的选址规则。
选址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住宅在自然中和在周围建筑中的位置,这两个问 题解决的原理都是要取得和谐。‘“风水术”所谓的选址基本步骤是 “觅龙”,“观砂”,“察水”,“点穴”。“龙”是“祖山”,即总 山脉。“砂”是“祖山”分支绵延而下,与本宅关系最密切的山岗。 “水”是从山上下来与本住宅及“砂山”最靠近的溪、河、泉水等。 “穴”就是基址所在。“穴”有吉凶之分,全部由‘“龙”、“砂”、 “水” 的相互位置、形态、颜色、高低等因素决定。“风水术”中的玄 武、朱雀、白虎、青龙分别代表北、南、西、东四个方向,理想的选择 应是南北方向,房基地在前面水,后靠山才是好地,在风水中则称“左 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宁愿青龙高万丈,莫使白虎猛抬头。”
风水与民居
民居是人们生活的空间,民居的建筑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 件大事。如何理选民居,新居落成之后如何入住,在我国各 地、各族中都很有讲究,而对民居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所谓 的“风水术”定下的一套范式。“风水术”为中国之独创, 在各民族中都有广泛地流行和应用,但汉族作为始作俑者乃 冠各族之首。
如果从东汉后期形成开始算起.“风水术”有近两千年的历 史;“风水术”利用中国传统的易经哲学,论述了上至天象, 下至地理,中贯人文的驳杂内容。但是它的核心内容则是人 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其中包含的居住民俗中有 三个宗旨:第一,选择房屋基址时,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上 都能满意的环境;第二,处理房屋的形态和布局,如朝向、 位置、出入口、道路等因素,使之“合理化”;第三,用一 些符号来避凶趋吉。
建筑民俗
主讲:杨杰宏
建筑是什么? ——凝固的音乐。 ——立体的画画。 ——无形的诗。 ——石头写成的史书。
什么是建筑民俗?
建筑民俗 就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 域的广大民众在建筑活动中所创造、享用 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 式。
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家庭成 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