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类学概论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_
人类学概论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_
10
多数学者把细胞生命看作是真正的生命,细 胞生命出现之前是生物的化学进化,细胞生 命出现之后的进化是生物进化。 前者是受化学规律支配的化学过程,后者是 受生物学规律支配的生物学过程 生命一旦出现,进化过程就转变为由变异、 遗传、自然选择等因素驱动的生物进化
11
(二)进化的含义 进化和演化的英文是evolution 在达尔文时代,它是指事物由低级的、 简单的形式向高级的、复杂的形式转变 的过程
8
根据所含糖的不同,核酸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另一种 是核糖核酸(RNA)。核酸是生物遗传 的物质基础,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核酸分子可以通过 自我复制,把遗传信息一代代传下去, 又可以通过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9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主管代谢,核酸主 管遗传。而且核酸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 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又控制着 核酸的代谢,二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共同完成神秘的生命运动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
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
1
第一节 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属性
2
一、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 是比生物人类学(biological anthropology)更为传统和普遍的提法, 它是关注人类作为生物现象的人类学的 一个分支 生物人类学不同于生物学和人类学,它 关注人类的生物属性,同时也关注文化 在人类进化和有关生物性方面的作用
3
体质人类学试图了解当今和过去人类的 体质结构,该体质结构在人类行为中发 挥了怎样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 是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的等问题
4
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体质人类学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问题: 人类的多样性 人类的起源 分子生物学证据 行为研究 实际应用
15
(四)选择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 然选择,生物群体中出现的一些微小变 异是出于对环境的适应,在自然选择的 压力作用下,经过多代积累,逐渐发展 为新种
16
在达尔文看来,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有利于生存的变异个体得到选择,不利 于生存的变异个体被淘汰,也就是人们 常说的“优胜劣汰”,而这种保持有利 的个体差异和变异、消除有害的变异, 被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
5
三、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属性
(一)自然科学属性 具有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 逻辑框架,这是实践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二)文化的属性
6
第二节 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生命起源与进化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7
一、生命起源与进化
(一)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由蛋白质和核酸两大类生物 分子所组成,而细胞是构成生命最基本的单 位。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不仅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材料,而且执行着 代谢、运动、呼吸、免疫等重要生理功能。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核苷酸含有戊糖、磷酸和碱基。
28
推荐阅读书目
1吴汝康古人类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2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第三章(张海洋著)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3张实体质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 4朱弘体质人类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3 5 Lewin Roger 2005 Human Evolution:An Illustrated Introduction 5th edition,Blackwell Published Ltd
21
第三节 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
人体的观察层次 细胞的引申性观察 生物性差异与人类政策实践 生物性差异与人类理解 人体节律与社会文化惯习
22
一、人体的观察层次பைடு நூலகம்
人体是以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层次被观察的 如果人体的任何一个层次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这架精 密仪器的失灵。 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许许多多环境因素对细胞形态、 器官特征等的影响,会对个体或群体身体状况、体质 特征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会波及个人命运、群体 行为和文化等。 人们长期的行为、习俗及其生存的环境也会影响人 体——这架机器的特征及运行的变化。 研究体质人类学非常重要的学科出发点和理论逻辑。
14
(三)变异的含义 变异的根源和形式: 重组(recombination):包括性细胞生成时的遗传物质 重组及两性基因在形成受精卵时的重组。 突变(mutation):突变是遗传密码在复制和传递时发 生的意外错误。它能增加种群基因库中的遗传物质 基因流动(genetic flow):指遗传物质加入或离开某一 群基因库的结果 基因漂变(genetic drift):指前述原因之外的偶然小变 动导致的种群基因库内容变化
12
在进化上,物种(species)是一个连续 和独立的进化单位。它是生物存在的基 本形式,也是生物中最基本的分类等级 物种的差异,其本质是遗传差异,由于 不同种之间存在着遗传的差异,保证了 物种在自然界中的相对稳定 进化论的中心问题是物种的形成
13
线系渐变论:将生物进化和新物种发生看 作是渐进积累的过程,例如把从猿到人 的进化看成连续无间的链条; 断续平衡论:认为古生物学的证据表明新 种是“突然”出现的,化石记录中没有 大量的中间类型
30
19
(4)来自非洲的现代人在向世界各地 扩散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与当地居民发生 融合或基因交流; (5)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类与当地的直 立人或者早期智人之间不存在解剖或遗 传上的连续性,由远古智人向现代人转 变的过渡类型只存在于非洲地区
20
“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则主要以“中国古人 类连续进化说”为论据。 它是根据魏敦瑞对北京猿人化石的研究而提 出的蒙古人种起源的观点发展而来的。魏敦 瑞的研究发现,北京直立人化石的颅骨、牙 齿及肢骨的某些形态特征在现代华北人身上 也存在,比如枕部出现印加骨、圆形的眶下 缘等,表明了二者之间具有演化上的连续性
23
二、细胞的引申性观察
细胞是构成生命物质基本的组织结构。 对于人的生命来讲: 病毒 遗传 生物属性与人的行为及文化的关联性
24
三、生物性差异与人类政策实践
(一)物理隔绝和医药阻断 (二)政策倡导与治疗行动 (三)疾病反应差异和策略变化
25
四、生物性差异与人类理解
27
复习思考题
1何谓体质人类学?它在人类学学科体系中 处于何种位置? 2体质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3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属性和方法是怎样的? 4人类起源的大致进化过程是怎样的? 5举例说明体质人类学的应用。 6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世界上各大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的性状, 如肤色、眼睛、发色、面部特征、血型、 指纹等加以区分的 种族划分的最大难题是无论采用何种标 准,同种族之内的个体差异都超过不同 种族间的平均差异 遗传与环境互动
26
五、人体节律与社会文化惯习
人的一切行动均必备相应的物质基础, 而人的身体,在这些物化的因素中,更 是显而易见、作用直接。 人类以身体去行动,进而影响环境,身 体同时通过适应和遗传等,又受到环境 的影响,这一切,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 我们的生活和观念之中。
17
二、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一)早期人科和直立行走 (二)能人和直立人 (三)智人
18
(四)人类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起源说 人类非洲起源说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5 点: (1)具有现代人解剖特征的人类最早出现 在非洲; (2)随后向世界各地扩散并取代了当地的直 立人或早期智人,成为目前生活在世 界各地的现代人的直接祖先; (3)非洲以外地区的早期现代人也具有非洲 人的特征;
29
6 Michael Alan Park 2001 Biological Anthropology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7 Noel TBoaz,Alan JAlmquist 2002 Biological Anthropology:A Synthetic Approach to Human Evolution Prentice Hall 8 Robert Jurmain,Lynn Kilgore,Wenda Trevathan,Harry Nelson 2003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Anthropology 9th edition,Wadsworth,a division of Thomas Learning,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