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健康照护》学习指南

《老年健康照护》学习指南

《老年健康照护》学习指南一、课程名称:老年健康照护二、学分和学时要求:学分:4分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28学时实践(见习)学时:44学时三、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老年健康照护》课程前要求具备老年学概论、老年心理护理、养老护理基本技术、营养与饮食保健和老人际沟通等相关理论和技能。

四、适应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管理五、参考教材:1、卢桂珍,李映兰主编,老年健康照护,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2、霍春暖,养老护理员(初、中、高级),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年3、李敏,刘鹏飞,黄岩松,护理营养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4、黄敬亨,主编,健康教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殷磊.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吴丽文. 老年护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7、黄金. 老年护理学. 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3.8、贾启艾. 人际沟通.北京:东南出版社出版,2000.9、史瑞芬. 护理人际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02.10、孙颖心. 老年心理护理与开放咨询.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2006.11、王菊吾. 护理关怀行为指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12、孟宪武. 优逝.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13、(美)罗斯著、邱谨译.论死亡和濒临死亡.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2005.六、课程的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老年健康照护》是研究、处理老年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课程。

即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对老年人健康进行评估,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进行照护。

本门课程是适应老龄化社会,适应健康观念转变而诞生的一门新课程,是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程;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分课程,也是养老护理员培训鉴定的一门非常实用的培训课程。

2、课程的作用(1)做好老年健康照护工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已成为当今世界众所瞩目的问题。

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2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3750万,80岁高龄老年人也上升到2300万,社会化养老需求非常庞大。

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有不同之处,同时老年健康问题也有其特殊性,老年健康照护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

因此,研究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提供优质的老年健康照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老年服务领域的重要课题。

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2)是满足老年人个性化服务需求,维护人性尊严的重要手段在老年健康照护实践中,根据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保持老年人人生的连续性和个体特征性的健康照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潜在能力,尽量地以能自理状态,保持其人性的尊严,走向人生的终点,是老年健康照护的最高目标。

要达到此目标,老年服务与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会老年健康问题的照护知识和技巧,而且需要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知识和方法。

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本课程来培养。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

目前,我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具有“体现关怀、重视身心、注重实用”的特点。

(3)是规范养老服务行业发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比较低,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通过向全社会共享本门课程,可以加强行业培训,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在职养老护理人员能够通过互联网学习护理老年人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进一步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整体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七、课程学习目标1、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热爱老年福利事业,爱岗敬业,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责任心,熟悉老年身心健康知识,能运用人际沟通与交流技巧,掌握促进老年人健康的照护知识和方法,以维持老人最佳健康状态,提高生命质量为己任;同时具有良好逻辑思考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并具有团队合作观念的老年照护人才。

他们能自觉关注老年人及其健康,并通过影响家庭、社区和社会等整个体系的共同参与以及获得老年人相关政策的支持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健康老龄化。

2、课程分目标(1)态度目标1)有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

2)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

4)有良好的举止、沟通能力和职业情感。

(2)知识目标1)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健康观念。

2)具备为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

3)具备为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照护和常见病基础护理的基本知识。

4)具备为有心理健康问题老人进行照护的基本知识。

5)具备为有肢体失能的老人康复护理的基本知识。

6)具备为老人进行安全与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

7)具备对临终老人和其家属进行关怀的基本知识。

(3)技能目标1)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2)为老年人进行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能力;3)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的能力;4)对老年人特有问题的评估和采取预防措施的能力; 5)为有心理健康问题老人进行身心照护的能力。

6)为肢体失能老人进行康复护理的能力。

7)为老人进行安全与应急救护的能力。

8)对临终老人和其家属进行临终关怀的能力。

八、学习情景、任务名称及课时安排序号情景名称任务名称课时(72)课时理论实践1.老年健康照护基本认知与基本技术基本认知 2 2 0 老年人沟通与交流技巧老年人的交流特点 2 1 2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 2 1 2 健康评估身体健康评估 2 1 2心理健康评估 2 1 2社会健康评估 2 1 2 老年保健 2 1 1 老年健康教育 2 1 12.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环境照护 2 1 1 活动照护 2 1 1 饮食照护 2 1 1 休息与睡眠照护 2 1 1 排泄照护 2 0 2 清洁照护 2 0 23.患病老年人基础护理变换体位 2 1 1 消毒防护 2 1 1 用药照护 2 1 1 氧气吸入 2 1 1 冷热照护 2 1 1 压疮照护 2 1 14.老年人心理照老年人心理活动特征 2 2 0护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2 1 1 增进与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 1 15.老年人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 2 2 0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2 0 2 体位转移训练 1 0 1 关节活动训练 1 0 1 肌力训练 1 0 1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指导 1 0 16.老年人安全与应急救护安全照护 2 1 1 应急救护外伤救护 2 0 2噎食急救 1 0 1烫伤救护 1 0 1猝死急救 2 0 27.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概述 1 1 0对临终老人和其家属的关怀 2 1 1尸体的护理 1 0 18.强化训练模块:校外见习饮食照护 1 0 1 休息与睡眠照护 1 0 1 排泄照护 1 0 1 清洁照护 1 0 1 用药照护 1 0 1 康复辅具器具使用指导 1 0 1合计72 28 4439% 61% 九、教学指导(一)教学建议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出如下教学建议:1、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提出学习要求传统的老年健康照护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老年健康照护课程目标涵盖的课程基础知识、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

因此,在制定学习要求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

考虑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老年健康照护教学主要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

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时应注意:(1)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注意收集社区、养老机构中医康复的实际案例,创设相关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模型、生活环境,或展示案例,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老年健康照护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2)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自主性学习所必需的能力。

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不是惟一的渠道。

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发展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及时给学生指出获取最新相关信息的渠道。

(3)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

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时间的落实。

(4)自主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

3、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在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书面表达,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等方式完成报告,还要重视口头表达,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作口头陈述。

教师应在教学情境中要求学生用科学术语条理清晰地表述所自己的看法,及对他人的观点做出简单的评述和分析。

对于多数小组活动来说,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重要。

在小组活动中,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

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4、加强与日常生活及其他课程的联系正确的科学观和决策能力是未来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因素。

(1)提倡使用生活中的碰到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拉近老年健康照护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2)把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课外阅读和收集资料是老年健康照护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该选取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素材,包括剪报和音像资料等,供学生课内外学习。

教师要注意学生一起在公共媒体中不断收集这类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料。

5、锻炼学生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能力人们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在工作到达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

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由于这个环节并不影响结论的得出,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另一方面,学生通常不知道怎样进行评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