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样式及命题意图本试卷共包括“日积月累”、“畅所欲言”“、开卷有益”、“妙笔生花”四个板块,采取书面笔答,闭卷考试的形式,答题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包括卷面书写3分。
为落实课标中对学生书写的要求,故设3分卷面分,强调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引导学生关注书写。
书写分数题不再单列,因为学生的书写情况如何,从整张试卷看便一目了然,尤其是习作。
第一部分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共有三道大题,14道小题,主要是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典型)拼音、汉字、词语、句式进行考查。
所谓代表性、典型性就是指所考查内容是否常用、重点、精彩还是易混易错、能有效的以课内带动课外,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一、读下面的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这学期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山野的jìnɡmì( 静谧),聆听了pùbù( 瀑布)的唱和,一路走来,心旷神怡。
《唯一的听众》里那位héǎi kěqīn ( 和蔼可亲)的老人教会我们用美丽的谎言shàn dài( 善待)身边的人。
《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披挂象鞍的yīnɡwǔ( 英武) 豪迈似乎就在眼前。
qīnɡyōu( 清幽)的茅屋里,贝多芬正按下qín jiàn( 琴键),盲姑娘táo zuì( 陶醉)在《月光曲》的美妙旋律中……一篇篇美文伴我们走过又一个学期,它们像无声的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意图:采用情境的方式,一是考查学生易写错的字词;二是考查了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请按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A.肖像(xiào)喝彩(hè)横遭不幸(hénɡ)B.咳嗽(sou )纤弱(qiān)养尊处优(chǔ)C. 憎恶(zēnɡ)入场券(quàn)绷着脸(běnɡ)2.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C)。
A.漫不经心余音绕粱刻骨铭心迫不急待B.阴谋诡计络绎不绝一唱一合莫名奇妙C. 兴高采烈津津乐道自作自受焦躁不安3.下面句子中关联词语用的不正确的一句是(B)。
A.这本书不仅内容生动,插图也很精美。
B.即使我们碰到许多困难,还要坚决把任务完成。
C. 不论冬夏,她都是光着脚跑来跑去。
4. 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B)。
A.《荒野的呼唤》是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
B.季羡林在《怀念母亲》一文里介绍了自己对亲生母亲的悔恨和对祖国母亲的爱意。
C.《马诗》是宋朝诗人李贺的作品。
意图:第一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第二小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地书写生字生词的能力;第三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关联词语是否用的准确恰当;第四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和诗歌作者的了解和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三、请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3.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4.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5.“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是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所写的。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7.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8.《詹天佑》一课以人物的名字为题,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
9.《少年闰土》一课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意图:第1-4小题和第6小题考查了学生对古诗词和名句的积累;第5小题考查了学生对名句作者和出处的熟悉程度;第7小题考查了学生对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积累;第8、9小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小标题的概括能力。
第二部分畅所欲言这一部分共有一道大题,2道小题,主要是选择有价值的一段文字材料让学生阅读理解,说出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观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信息,完成文后的练习。
中央电视台慰问消防官兵的《同一首歌》节目现场,主持人动情地说:“面对大火,人,本能地往外逃出火海,因为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而我们的消防官兵,则本职地往里冲进火海,因为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
”1、主持人用“人本能地往外逃”对比消防官兵“本职地往里冲”,从中你能读出什么?答:用人的本能与消防官兵的本职相对比,可以读出消防官兵把人民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尽职尽责,不怕牺牲,突显了消防官兵的高大形象。
2、从以下五种选项中任选一项,在字母上打“√”,写一两句赞美的话。
要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如比喻、对比、排比等。
A.农民B.医生C.工人D.警察E.教师意图:第1小题考查了学生通过所给的资料,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并通过联系实际作出解释的能力;第2小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恰当地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等),准确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第三部分开卷有益这一部分共有二道大题,7道小题,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各一题。
课内阅读选择精彩课文的精彩段落,课外阅读注意了短文的难易程度及篇幅。
这二者考查了命题的广度与深度,巧妙结合进拼音、词句、段落、篇章、标点等基础知识的考查,尤其考查了重点词句的理解运用、段落篇章结构方面的特点、表达方法等,强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能力。
另外还设计了开放性的试题,不求答案的统一。
五、请仔细阅读课文片段或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唯一的听众》(片段)文章略,见试卷】1.老人为什么说“每天早晨”呢?她的用意是:一方面告诉年轻人自己愿意每天早晨都来陪伴、鼓励他。
另一方面也在督促年轻人每天早晨坚持练琴。
2.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位老人是一位善解人意(善良、慈爱)、用心良苦、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老人;这个片段作者抓住了老人的语言和外貌进行细致描写,就把对这位老人的感激、敬佩之情写了出来。
意图:第1小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概括能力;第2小题考查了学生通过语言、外貌描写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深入体会。
【(二)《成功的梯子》文章略,见试卷】1、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合适的词语,并在下面打上“√”。
(1)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的儿子在年少时就(喜爱酷爱)足球,并且初露锋芒。
(2)到了晚上,父亲坐在椅子上(严肃严格)地问儿子:“你今天抽烟了?”(3)“孩子,你踢球的确有几分(天赋天才),如果你勤学苦练,将来或许会有点儿出息。
(4)儿子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回忆)着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得掩面而泣。
意图:考查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准确甄别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相近词语的能力。
2. 仔细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想一想:父亲没有当众说他什么,是因为:保护儿子的自尊心;他在强压怒火。
父亲在屋子里走了好半天,此时,他的内心是考虑如何更好地教育儿子,该怎么跟他谈话。
意图:一是主要考查学生作出解释的能力,即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二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揣摩作者内心的方法。
3. 父亲没有责怪贝利,可是贝利却“不由得掩面而泣”。
这是因为: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为自己的不懂事而伤心难过。
贝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父亲的教导,还因为自己能说到做到,有错就改。
意图:一是考查了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二是考查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三是考查了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4. 文章一直到最后,才点出本文写的是“享誉世界的足球运动员——贝利”的成长故事,这种写作方法叫设置悬念,这样写的好处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意图:通过体会写作方法的好处,进一步培养学生体会课文在布局谋篇上的妙处。
5. 你怎么看待贝利父亲的教子方法,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一是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做法的深入理解,二是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起学生共鸣;体会文章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部分:妙笔生花这一部分共有一道大题,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让学生上习作题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
作文要求具体明确、重点突出。
①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
②写作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③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
④书写规范、工整,错别字少。
⑤会用一定的表达方法。
六、题目:2010, 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提示:2010年已经离我们而去。
在这一年中,一定有许多事、许多人让你久久难忘,留在了记忆的深处。
请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完成习作。
要求: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不少于400字。
35—30分为一类文。
要求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记述得清楚明白。
错别字不超过3个,没有病句。
29—25分为二类文。
要求达到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比较有真情实感。
错别字不超过6个,基本没有病句。
24—20分为三类文,要求达到有一定的内容,语句基本通顺,有一定的感情。
错别字不超过10个,有一到两处病句。
20分以下为四类文,内容比较空,语句欠通顺。
意图:考查学生“记实作文”的能力,包括搜集、处理信息、拟定题目的能力等。
三、典型试题集萃(一)字词、积累题:1、填写首尾的成语精()()精神()()神痛()()痛贼()(贼举()()举防()()防2、写词语(任意选择有把握的写2个)例:最深的呼吸: 气吞山河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最高的人:最长的腿:最大的手:最大的区别:最好的记忆:最长的一天:最小气的人:最大的家:最宽的嘴巴:意图:题型变常式为变式,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增强了题型的趣味性。
3、quán lì人民政府为人民。
的确,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行使人民赋予自己的神圣(),()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不受侵犯。
【参考答案:权力,全力,权利】意图:改变了传统的看拼音写词语的形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同音词的积累与运用情况,用灵活的形式考察基础知识。
4、调动你课内外的语言积累,根据要求,写写相关的成语。
大兴安岭的岭,具有独特的美。
请你根据下列描述,写写想到的成语。
(1)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
(2)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参考答案: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百看不厌、数不胜数】意图:充分发挥了课本的“例子”作用,给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阅读中积累──结合文本学习,积累相关语言;在感悟中积累──结合阅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体现了试题的价值性。
5、读读下面的名言,想想霍金的故事,尝试着写一句自我勉励的话,并署上自己的名字。
无论对任何困难,我绝不屈服。
——居里夫人你的格言:(二)阅读题:1、课内阅读:唯一的听众(片段)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