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运水务亮点推介
节约用水 再生水利用 雨洪利用 水循环、 水循环、净化 水生态环境 智能化控制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林匹克公园位置
奥林匹克公园位 于北京城区北部。 于北京城区北部。
再生水热泵冷热源系统
清河污水处理厂
泵技术,原设计抽取地下水, 泵技术,原设计抽取地下水, 后优化为采用清河污水处理厂 的再生水,仅此一项就节水近 的再生水, 300万立方米。 300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换热站房
清河污水处理厂热泵系统 中心机房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亮 点 一 全面节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运公园生活日 用水2.8万立方米, 用水2.8万立方米, 2.8万立方米 环路供水,水源有可 环路供水, 靠保证。 靠保证。
臭氧消毒装置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过滤膜组件 清河再生水厂膜处理出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2007年 2007年3月27日,清河再生水进入龙头,13公顷的水面 27日 清河再生水进入龙头,13公顷的水面 碧波荡漾,清澈见底。 碧波荡漾,清澈见底。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北京城市水厂已全面达到国家新颁布的饮用水标 准。奥运公园全新的供水管网,保证水质优良。 奥运公园全新的供水管网,保证水质优良。 场馆及公共 区,安装了直饮 水设施,每日可 水设施, 供65000人安心 65000人安心 使用。 使用。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中心区的景观水 系为“龙身” 系为“龙身”,全 年用水60万立方米, 年用水60万立方米, 60万立方米 全部利用北小河再 生水厂的再生水, 生水厂的再生水, 水质Ⅲ类,人体可 水质Ⅲ 以接触,安全无害。 以接触,安全无害。
中心区面积330公 中心区面积330公 顷,矗立着“鸟 矗立着“ 巢”、“水立 方”。 北部是森林公园, 北部是森林公园, 面积680公顷 面积680公顷。 公顷。
北部森林公园
奥运公园中心区
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体育场
奥运公园南区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湿地
仰 山 大 沟 清河导流渠 湿地
奥运湖
京密引水水源 水源九厂备用水 源
最大处理 能 力6万m3/d, 采用MBR膜 生物反应器处 理工艺,其出 水水质除总氮 外,均可达到 Ⅳ类水体标准 要求 自北小河再生 水厂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我们将主要利用再生水, 我们将主要利用再生水,清河再生水厂的膜处理技 术,使再生水主要指标达到VI类。 使再生水主要指标达到VI类 VI
国家 游泳中心 国家 体育场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运公园水系组成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奥运公园水系组成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透水砼路面铺装
雨洪收集检查井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风积沙透水砖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中心区建造了一套全覆盖、规模化、智能 中心区建造了一套全覆盖、规模化、
下沉花园
化的雨洪利用示范工程,面积95公顷。 化的雨洪利用示范工程,面积95公顷。 95公顷
地面景观
北鼎娘娘庙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在设计排水标准为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在设计排水标准为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设置了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了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用于雨水的调 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 蓄回用。 蓄回用。
体现奥运三大理念的循环水务
在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在党中央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用循环水务 解决这个问题。在公园建设了节约用水、 解决这个问题。在公园建设了节约用水、再生水 节约用水 利用、雨洪利用、水循环净化、水生态环境五个 利用、雨洪利用、水循环净化、水生态环境五个 水的系统,实现全面节水、高效用水、循环流动, 水的系统,实现全面节水、高效用水、循环流动, 保护水的健康生命,充分体现了“绿色、科技、 保护水的健康生命,充分体现了“绿色、科技、 人文”的奥运三大理念。 人文”的奥运三大理念。
亮 点二 再生水利用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大循环:奥运公园每日排放污水2.56万立方米, 大循环:奥运公园每日排放污水2.56万立方米, 2.56万立方米 全部收集进入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利用反渗透膜处理 全部收集进入北小河污水处理厂。 技术,再生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全部返回 技术,再生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用于公园的冲厕、绿化、环境用水。 用于公园的冲厕、绿化、环境用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园内广场、道路采用透水铺装,面积总计52万平方米, 园内广场、道路采用透水铺装,面积总计52万平方米, 52万平方米 占硬化面积的50%。透水铺装之下是雨水收集管网,总长 占硬化面积的50%。透水铺装之下是雨水收集管网, 50% 100多公里。将雨水收集入净化蓄水池,加以回用。 100多公里。将雨水收集入净化蓄水池,加以回用。 多公里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游泳场馆用水循环利用,高效节水。 游泳场馆用水循环利用,高效节水。
场馆循环用水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场馆的供暖、制冷采用热 场馆的供暖、
公园内场馆及各种建筑,全部安装先进的节水器 公园内场馆及各种建筑, 具,计有数十万件。 计有数十万件。
场馆卫生间安装节水器具
节水龙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亮点一: 亮点一:全面节水
国家游泳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 网球中心、奥林匹克森林 网球中心、 公园、奥运村、 公园、奥运村、清洋河河 道管理闸站等项目,污水 道管理闸站等项目, 实现零排放, 实现零排放,污水处理及 循环利用量每年达100万立 循环利用量每年达100万立 方米,高效节水。 方米,高效节水。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绿地灌溉
下沉花园
透水铺装地面 填土层 填土层 填土层
水平疏水层 收水沟
蓄洪沟 收水沟
水平疏水层
结构底板
雨水收集池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研发了有净水功能的铺装材料、渗滤井、渗滤排水沟、 研发了有净水功能的铺装材料、渗滤井、渗滤排水沟、 无动力弃流井、雨水收集和净化装置、雨洪利用监控系统等, 无动力弃流井、雨水收集和净化装置、雨洪利用监控系统等, 其工艺简单、无能耗,使用简便,便于推广。 其工艺简单、无能耗,使用简便,便于推广。
重现期( 重现期(年) 1 2 5 10 20 降雨( 降雨(mm) 47 81 151 210 270
雨水管 蓄水池 渗滤沟 透水地面 灌溉 透水地面
景观区域雨洪利用系统框图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园内草坪绿地全部建成下凹式地形,可收集雨水,回渗、 园内草坪绿地全部建成下凹式地形,可收集雨水,回渗、 涵养地下水。 涵养地下水。
下沉花园铺装下有滞洪系统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亮点三: 亮点三:雨洪利用
雨水利用标准:5年一遇 超过5年一遇降雨
下沉花园
透水铺装地面 填土层 填土层 填土层
蓄洪沟 收水沟 结构底板 收水沟
水平疏水层
雨水收集池
在设计排水标准为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在设计排水标准为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设置 50年一遇的下沉花园 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 用于雨水的调蓄回用。 立方米的蓄洪沟, 了7000立方米的蓄洪沟,用于雨水的调蓄回用。
奥运公园水系组成
奥林匹克公园水系由 四部分组成: 四部分组成:
中心区水系(面积16.5 中心区水系(面积16.5 公顷,体积18万方) 万方) 公顷,体积18万方 奥运湖区(面积32公 奥运湖区(面积32公 顷,体积62万方) 体积62万方 万方) 北部水系(面积11公 北部水系(面积11公 顷,体积10万) 体积10万 清洋河(面积25公顷, 公顷, 清洋河(面积25公顷 体积25万方 体积25万方)。 万方)。
奥运公园每年利用再生水800万立方米, 奥运公园每年利用再生水800万立方米,其中河湖 800万立方米 景观用水400万立方米。 景观用水400万立方米。 400万立方米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Wate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