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污水处理
摘要:当今时代,人类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需水量不断增加,而且使得现今的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如此,水资源的无节制开发与不合理的运
用使得水资源问题更加严峻。
水资源正在被单方面地加速消耗,传统的节约水资源方
式以及理念已经跟不上急速减少的岁资源速度,所以,提出合理开发水资源与雾水处
理方式是当下之急,目的是节约水资源与加大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并处理好污水。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循环利用污水处理
正文:水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也是人们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
但是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个国家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
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建立循环型社会是人类永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对水资源的健康循环
利用正是一切资源循环利用之首。
创建水资源循环经济,是建立循环型社会所必需的基础。
1.水资源循环概念
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
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
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
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
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
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
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水
的自然循环。
自然水循环的特点:①自然水循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和气候、土壤、地质地貌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
还受到山塘、水库等人为因素影响。
水资源的质与量及其分布状况是自然历史发展的
产物;②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不但存在水量的平衡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水质的动态平
衡关系,即水质的可再生性。
在大自然循环条件下,全球的水量循环是平衡的。
据
近期资料报道,全球的循环水量为496000Km3。
其中,海洋蒸发水量425000 Km3,陆地(包括陆地水面以及土地)蒸发水量71000 Km3;全球水分蒸发水量
496000 Km3;海面降雨量385000 Km3,陆地降雨量111000 Km3,全球水分总降雨水量496000 Km3。
总降雨水量与总蒸发水量是平衡的。
另外,在海域与陆地水量
平衡方面,陆地降雨量比陆地蒸发量多40000 Km3,这部分水量即为入海径流量。
海域水面蒸发量比海域水面降雨量多40000 Km3,所损失的水量由入海径流量补充,同样形成水量平衡。
1.2社会水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人类不断地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
流满足生活与生产活动之需。
循环系统主要由给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3个子
系统组成。
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好比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动脉和静脉,两者不可偏废
任何一方。
给水系统中若过度取水,河流生态需水量就不能满足,或者用后的污、废
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到位都会影响自然水循环。
2.污水概念
污水,通常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
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有病原体污染物、耗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
和有毒污染物等。
2.1污水分类
根据污水来源的观点,污水可以定义为从住宅、机关、商业或者工业区排放的与
地下水、地表水、暴风雪等混合的携带有废物的液体或者水。
污水由许多类别,相应
地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技术和工艺。
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四类。
第一类: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
第二类: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
第三类:商业污水来自商业设施而且某些成分超过生活污水的无毒、无害的污水。
如餐饮污水。
洗衣房污水、动物饲养污水,发廊产生的污水等。
第四类:表面径流来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来自城市和工业地区的水等等,表面径流没有渗进土壤,沿街道和陆地进入地下水。
2.2污染成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
如工业废水,它
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
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
大部分。
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
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
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
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
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
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
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
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3.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法与污水处理方法
3.1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
活和生产的全过程中具有节水意识和观念[7],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逐步杜绝用水的结构型、生产型、消费型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和生产的供水;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合理安排生态用水,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3.2加强水的立法与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要以立法的形式为发展循环经济铺平道路,用法律的手段为循环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化等。
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健立
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国家有关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
用的相关政策。
建立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激励机制及水资源循环经济评估体系,有效地评估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3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加强农业节水
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充分发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设施,高效回收处理城市及工业污水,坚持城镇用水与工业用水相结合,实现再生水的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在城市中大力推广使用”中水”;大力推广家用节水器具的使用;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措施,有效节约农业用水。
3.4 创新污水资源化管理运营
政府主导的污水资源化处理运营效率比较低,因此应加快市政机制建设,利用有效、有限而且符合发展规律的竞争,对传统管理、运营、建设和投资模式进行彻底改变,通过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提高城市污水资源化水处理效率,拓宽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的管理市场化和运营。
总结:在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世界水资源状况十分不乐观的现在,水资源的循环运用和污水处理方式,是解决当代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城市水资源短缺,所以应该尽可能的利用城市污水,做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局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20-22.
[2]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2005,(2):60-62.
[3]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福州大学学报,2005,(2):7-8.
[4]刘喆,任焕丽。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J]。
泰山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