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胶囊内镜-资料

胶囊内镜-资料


只需吞服颗胶囊,检查过程无痛、
无仓、无导线,也无需麻醉,不耽
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舒适自如
告别繁琐的操作,三个步骤
清晰简便。医生只需回放 胶囊所拍摄到的图像资料
操作简便
胶囊内镜检查适应症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
1 经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无阳性发现者。 其他检查提示的小肠影像学
2 异常。
各种炎症性肠病,但不含肠
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
内窥镜的发展
电子 内窥镜
硬管式 内窥镜
超声 内窥镜
纤维 内窥镜
胶囊内镜简介
1
胶囊内镜系统组成
2 胶囊内镜工作原理和流程
3
胶囊内镜优势及特点
4 胶囊内镜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5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胶囊内镜系统组成
智能胶囊
图象记录仪
影像工作站
胶囊内镜的构成
盲区的长达5-7米小肠疾病
胶囊内镜的临床意义
Text
发现亚临床性疾病
Text
临床意义
早期诊断
Text
早期治疗
降低了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
4
5
各种急性肠炎、严 重的缺血性疾病及 放射性结肠炎,如
对高分子材料过 敏者。
细菌性病疾活动期、
溃疡性结肠炎急
性期,尤其暴发
型者。
6
18 岁以下、70 岁以上患者以及 精神病患者。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胃 小肠 大肠
Add Your Title Text
•Text 1 •Text 2 •Text 3 •Text 4 •Text 5
两个微 型电池
一条 天线
一个射频 发送器
小型彩色 照相机
胶囊内镜工作原理
受检者口服内置摄像与 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
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 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
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 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
的整个消化道情况
对其病情做出 诊断
胶囊内镜工作流程
对病情做出精确的诊断
对将近五万多张清 晰的照片进行分析
现代医学发展
两大趋势
手术或者检查 从有创向微创 、无创化发展 。
器械使用趋向 于一次性,最 终目标达到让 患者感到舒适 与安全
内窥镜的发展史
※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时代就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
※ 1806年德国人波兹尼制造了以蜡烛为光源的膀胱直肠镜。
※ 2001年,以色列的Given Nhomakorabeamaging公司生产了名为M2A的
可对直径大于 0.1㎜的病变 组织进行摄 影,放大8倍
将图像转换 成数字信号 传送到接收
传感器上
医生从传感 器上下载被 记录下来的
图像数据
在电脑上进 行观看、处

胶囊内镜特点
大小比普通药用胶囊稍大 直径大约10毫米、长度大约21毫米
B
质地软、表 A
面 光滑,易 通过消化道
Concept
C 不会对人体
3 梗阻者及肠狭窄者。
胶囊内镜检查适应症
无法解释的腹痛、腹泻。
4
小肠肿瘤 (良性、恶性及类
5 癌等) 。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6
胶囊内镜检查禁忌症
1
2
经检查证实有 体内植入心脏 消化道畸形、 起搏器或其他 胃肠道硬阻、 电子仪器者。 消化道穿孔、 狭窄或瘘管者。
3
有严重吞咽因 难者。
胶囊内镜检查禁忌症
产生直接损 伤
在吞服8-72h 后会随粪便
E
排出体外
D 工作时间为
6-8个h
胶囊内镜优势
全小肠段真彩色图像拍摄,清晰微观、突破
了小肠检查的盲区,大大提高了消化道疾病 诊断检出率。
扩展视野
胶囊为一次性使用,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
胶襄外壳采用耐腐蚀医用高分子材料,对人
体无毒、无刺激性,能够安全排出外。
安全卫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