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奥古斯丁ppt

奥古斯丁ppt


387年复活节,在米兰接受安布罗西助教的洗礼,正式加 入基督教,这是他33岁。此后,他判若两人,彻底地改变了 过去荒淫放荡的生活方式,成为一个清心寡欲的虔诚的基督 徒。 388年返回塔加斯特,从事著书立说,过清贫的修道生 活。 391年前往希波传教,并被当地主教赏识,晋升为神父, 授予讲道的资格。从此为教会事业忠心耿耿。 396年任主教职位,他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 和组织反对异端等活动。 他在晚年目睹了汪达尔人的入侵,于430年8月28日死于 汪达尔人兵临希波城之际。

实质上,外在的和谐是反映或达到了一种“整一”。
所以,从根本上说,整一是一切美的形式。

无论自然中还是艺术中的那种整一,并非对
象本身的属性,而是上帝在对象上打下的烙印。 完美的整一只属于上帝本身。
四.数与美
和谐体现了整一,和谐与整一涉及到比例与尺寸:数 的关系。从天使到人间、从精神到物质,有一个数的和谐 形式逐级向下,形成一个和谐形式的阶梯。这一切形式根 源于上帝。美和存在物的本质都寓于数中。数是等式的一 种理想表述,美也是数的等式的表现。
374年,奥古斯丁结束学业,回到故乡任文法教师。 此间,他继续研究学问,阅读了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 义者的著作,对摩尼教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384年赴米兰任教,在安布罗西大主教的影响下, 完全从基督教的观点研究真善美,从柏拉图和新柏拉 图主义者的著作中得到启发,懂得在物质世界外寻找 真理,对照《圣经》认为找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真正的 真理,由此奥古斯丁在思想和理论上都发生了重大的 变化。
奥古斯丁
一.生平简介
母亲是罗马贵族,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父亲是个脾气暴躁 的异教徒。 7岁在启蒙小学学习拉丁文和算术以及希腊文; 12岁在文法学校文法与雄辩术,主攻修辞; 16岁毕业,在家里闲荡了一年。17岁父亲去世。在母亲的坚 持下来到迦太基攻读修辞和哲学。 19岁时在学习《圣经》之后,奥古斯丁认为基督教以上帝为 善,无法解释邪恶和苦难从何而来。因此,他加入了当时在 北非势力大、影响广且比较自由的摩尼教,接受摩尼教的善恶 二元论学说,认为善和恶是两个对立的永恒法则,世界由彼此 冲突的善恶构成。恶起源于某种实体,人的灵魂来自善,肉体 则来自恶。犯罪是由于恶的缘故,因此人不负道德责任这些学 说似乎给奥古斯丁放荡的行为提供了解释。所以,奥古斯丁信 奉摩尼教达9年之久。
物质美的价值是,可感美作为我们可直接认识 的唯一的美,是我们对美进行全面思考的出发点。 物质美与精神美也有相关之处,那就在于:物质 也是上帝的创造物,物质美是精神美的映像。一 切自然的美的事物,都是在颂扬上帝的神性和信 仰的奇迹。这样,可感美中就有了一种宗教的神 学的价值。
三.美的形式特征是“整一”(unity)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分别为美的两种形态下了定 义:
1.“美是事物本身使人喜爱,而适宜是此一事物对另一 事物的和谐.......”
2.“美在于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

物体形式美的特征是客观的:产生的美感证实,美独 立于我们而存在。我们只是观照它,没有创造它。美的形 式在于各部分的和谐和悦目的色彩。“一切物体的美都是 具有悦目色彩的各部分的和谐。”但是,和谐和悦目只是 形式的一种表面的、外在的呈现。
奥古斯丁将美与数的关系进而与神学联系起来, 认为一切数字关系的美,都是由于它模仿或贴近 着上帝自身的形式。例如,“圣父、圣子、圣 灵”,各位都是完全的,与事物不同 ,它们本身 无限的,因而要求中世纪文艺也要遵循和上帝相 似的性质,与“三位一体”相符,不可避免的带 有神秘的含义。
五.美丑对照理论
奥古斯丁认为,整个宇宙都在上帝的创造下呈 对立和谐之美,因此,宇宙中就不可能存在有绝 对的丑。在他看来,丑是一种较低级的美,是构 成美的一个条件,是整体美的一个部分,它在整 体美中起反衬和烘托作用,因此丑不是一个消极 的范畴而是一个积极的范畴。 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
主要著述:
奥古斯丁前后44年中总共写有护教著作 93种,232部,达上千万字之巨,是教父 思想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
二. 一切美来源于上帝 美是分等级的
1.一切美来源于上帝
在奥古斯丁看来,对于人类而言,有事物的美、形体美 与灵魂美,感性美与理智美,可感世界有千姿百态、五光 十色的美。然而,所有这些美都来自上帝的创造。
他说:“主,我感谢你。我们看见了天和地,即物质 受造物的上下两部,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受造物……我们又 见万流委输,海色的壮丽,大陆上圹壤的原野和长满花卉 树木景物宜人的腴壤。”
奥古斯丁生活在古代社会向中世纪社会过渡的转折时 期。奥古斯丁皈依基督教后,著书立说,致力于神学的理论 研究,运用柏拉图主义哲学论证基督教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把哲学和神学 结合,为基督教教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宗教哲学体系。
鉴于他在神学思想和哲学理论上对基督教的贡献,奥古斯 丁被教会称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上帝的圣 者”一直受到教会的尊敬。
上帝的美却不是感性世界所呈现的那种色彩、旋律、 芳香和迷人的形象等,它超越人的感官和任何具体的形象。 对于这种神性的美,不是以感觉,而是以心灵来观照的。 这种神性的美是永恒的、绝对的。必须有真挚崇高的感情、 纯真的灵魂才能领略。只有圣徒们才能真正领悟它。奥古 斯丁曾领略过这种美:“我为达到至高的美的相等而欣喜, 对此,我不是凭肉眼,而是凭心灵去认识。因此,我相信 我以肉眼所见之物愈是接近我以精神领悟之物,它便愈加 完美。但无人能够解释为何如此。”

“上帝的创造不仅没有先在的根据,甚 至也没有先在的时间和空间,上帝在凭空 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存在的形 式。”

奥古斯丁这一对上帝创造的重新解释,包
含着重要的美学暗示,即真正的创造,并
非是对先在物的模仿,而是创造着自身意 志的结果。
2.美是分等级的
比较起来,精神美在物质美之上。与精神美相比,物 质美是短暂的、相对的美。至高无上的美是上帝,上帝就 是“美本身”。
《论上帝之城》(City of God) 《论三位一体》(On the Thinity) 《忏悔录》 (Confessions)
奥古斯丁在《论秩序》中说:“在世界上,美是悦目 的;在美中形象是悦目的;在形象中量度是悦目的;在量 度中数是悦目的。”
“看看天空、大地、海洋,以及充塞其间的空 中的光照、地下爬行的、天上飞的、水中游的, 所有这一切都有其形式,因为它们都有数的尺寸 (dimensions)。去掉这些尺寸,它们将不能存 在。它们来自何物?是创造了数的创造了它们? 数是它们存在的条件。而给各类质料赋予形式的 人类艺术家,在其工作中也运用着数。因此如果 你想寻找驱动艺术家双手的力量的话,那将是 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