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PA经济法第十章

CPA经济法第十章

第四编经济法相关制度——第十章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革”。

本章内容框架第一节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概述一、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了解)企业国有资产属于国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

二、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授权,代表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三、国家出资企业(一)基本类型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的公司国有资本参股的公司(二)功能界定与分类:商业类、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分类改革(后面介绍)四、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和考核★★1.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企业章程的规定,任免或建议任免下列人员:2.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股东代表+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规定如下:3.考核周期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以公历年为考核期;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以3年为考核期。

(15年考查)五、关系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大事项★★★(一)一般规定(二)企业改制1.改制类型(理解)①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②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③国有资本控股公司→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2.改制程序续表:涉及职工问题的处理(三)与关联方的交易关联方是指本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

(四)资产评估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合并、分立、改制,转让重大财产,以非货币财产对外投资,清算或者有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应当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的,应当按照规定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

(五)企业国有资产的转让(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2.分层改革(1)引导子公司层面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2)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3)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3.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1)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2)支持集体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3)有序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4)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5)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6)探索完善优先股和国家特殊管理股方式;(7)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六、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1.责任原因但凡造成国有企业资产损失(包括未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或披露已发生的资产损失,导致账实不符等)2.责任种类3.具体责任类型4.免职处罚★★★本节小结第二节→第四节内容框架第二节国有资产评估制度一、国有资产评估范围★★★1.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但凡非现金交易)(1)整体或者部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2)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3)合并、分立、破产、解散;(4)非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变动;(5)产权转让;(6)资产转让、置换;(7)整体资产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8)以非货币资产偿还债务;(9)资产涉讼;(10)收购非国有单位的资产;(11)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资产出资;(12)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资产抵债;(1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事项。

2.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1)经各级人民政府或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对企业整体或者部分资产实施无偿划转;(2)国有独资企业与其下属独资企业(事业单位)之间或其下属独资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合并、资产(产权)置换和无偿划转。

二、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一)核准制★政府批准——该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核准核准程序企业收到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初审,经初审同意后,自评估基准日起8个月内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出核准申请。

20日内核准或退回。

(二)备案制★1.主体(1)一般项目:谁批准、谁备案★(2)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项目★(按限额委托中央企业办理备案)2.备案程序(了解)①备案材料逐级报送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其所出资企业,自评估基准日起9个月内提出备案申请。

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所出资企业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的,在20个工作日内办理备案手续,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专家参与备案评审。

(三)核准制与备案制的其他规定1.涉及多个国有股东的企业发生资产评估事项,经协商一致可由国有股最大股东依照其产权关系办理核准或者备案手续;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相同的,经协商一致可由其中一方依照其产权关系办理核准或者备案手续。

2.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使用有效期为自评估基准日起1年。

★★★3.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暂停交易,在获得原经济行为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交易。

三、国有资产评估方法★★★1.收益现值法2.重置成本法3.现行市价法4.清算价格法(14考察)——主要适用于企业停业、破产时的评估第三节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一、概念(了解)企业国有资产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对占有国有资产的各类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产权状况进行登记,依法确认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二、范围(了解)1.国家出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设置国有股权的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2.国家出资企业(不含国有资本参股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境内外各级企业及其参股企业;(国家出资企业的子企业)3.国家出资企业所属事业单位;4.上述企业为交易目的持有的下列股权不进行产权登记(纯粹为赚资本差价而购入的):(1)为赚取差价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上市公司股权;(2)为近期内(一年以内)出售而持有的其他股权。

三、登记内容1.占有产权登记2.变动产权登记3.注销产权登记四、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管理★★1.管理机关: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机关是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2.年度检查:企业应当于每年2月1日至4月30日完成企业产权登记情况的年度检查工作,并向产权登记机关报送企业产权登记年度汇总表和年度汇总分析报告。

【例题·单选题】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机关是()。

(2011年)A.各级财政部门B.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C.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D.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制度。

企业国有资产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对占有国有资产的各类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产权状况进行登记,依法确认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

第四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制度一、转让程序(了解)1.企业审议:①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转让,应当由董事会审议,没有设立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

②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听取转让标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③对职工安置等事项: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2.清产核资3.确定受让方:★★(1)受让方登记: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对征集到的意向受让方由产权交易机构负责登记管理,产权交易机构不得将对意向受让方的登记管理委托转让方或其他方面进行;在对意向受让方的登记过程中,产权交易机构不得预设受让方登记数量或者以任何借口拒绝,排斥意向受让方进行登记。

(2)确定受让方①公开征集只有一个受让方:协议转让②公开征集两个以上受让方:拍卖或者招投标方式③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在签订产权转让合同时,转让方应当与受让方协商提出企业重组方案,包括在同等条件下对转让标的企业职工的优先安置方案。

4.确定转让价格:★★二、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了解)1.概念及限制2.具体要求(1)先对作为转让标的的企业进行审计;(2)与产权转让有关的重大事项,管理层不得参与;(3)管理层应当与其他拟受让方平等竞买,并在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4)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不得将职工安置费等有关费用从净资产中抵扣。

(5)管理层受让企业国有产权时,应当提供其受让资金来源的相关证明,不得向包括标的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融资,不得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或者资产为管理层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

3.不得受让情况:经营不善有责任、不能公平交易、没钱三、企业国有产权的无偿划转(一)概念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之间的无偿转移行为。

(二)程序1.做好可行性研究2.划转双方审议3.审计或者清产核资4.签订划转协议:划转协议生效以前,划转双方不得履行或者部分履行5.办理产权登记手续(三)不得无偿划转的情况★★★1.被划转企业主业不符合划入方主业及发展规划的;2.中介机构对被划转企业划转基准日的财务报告出具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3.无偿划转涉及的职工分流安置事项未经被划转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4.被划转企业或有负债未有妥善解决方案的;5.划出方债务未有妥善处置方案的。

四、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关机构、部门、事业单位等(以下简称国有股东)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

(13年考查)(一)无偿划转——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国有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可以依法无偿划转给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独资企业以及国有独资公司持有。

(二)证券交易系统转让★★2.事先报批:但凡国有控股股东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国有参股股东1年内累计转让比例达到5%。

(三)协议转让(不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四)间接转让(了解)——必须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1.指国有股东因产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等原因导致其经济性质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的行为。

2.上市公司股份价格基准日 = 国有股东资产评估基准日,且与国有股东产权持有单位对该国有股东产权变动决议日期相差不超过一个月。

第二节—第四节小结第五节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一、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的概念和管理体制(了解)二、境外出资管理★1.中央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收购、兼并境外上市公司以及重大境外出资行为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报国资委备案或者核准。

★★2.境外出资原则上不得设立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3.以非货币资产向境外出资的,应当依法进行资产评估并按照有关规定备案或者核准。

三、境外投资管理(了解)1.境外投资:中央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台)的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的行为。

2.境外投资管理制度和境外主业重点投资项目:国资委备案3.原则上不得在境外从事非主业投资,特殊原因确需投资的,经国资委核准。

四、境外产权管理★(一)基本制度:中央企业是责任主体(二)产权登记——中央企业向国资委申办具体: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

(三)产权转让五、境外企业管理(了解)1.中央企业是所属境外企业监督管理的责任主体。

境外企业应当定期向中央企业报告境外国有资产总量、结构、变动、收益等汇总分析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