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懂得犯罪后果PPT课件 中职 职业道德与法律PPT课件优质课公开课评优课
懂得犯罪后果PPT课件 中职 职业道德与法律PPT课件优质课公开课评优课
课堂小结
懂犯罪得后果
一、了解罪与罚
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刑法
作用
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刑律、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护国家各人民利益 震慑潜在的犯罪人,使其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教育、鼓励人们与犯罪分
子作斗争
社刑 刑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会 事 罚 含义、特点、种类
危违 当
“大义灭亲”行为虽然从表面上不具有严重 的社会危害性,甚至具有亲社会性,但刑法 仍然认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将它作为犯罪 ,原因在于我国法律不承认“家法”,不允 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行为人 对违法犯罪的亲属,私自处死同样构成故意 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
探究活动三:刑罚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C. 教育、鼓励人们与犯罪作斗争 D. 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三、辨析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终身不能获得人身自由。
此观点错误。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正在服刑的 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的立功表现的,应予以减刑; 在服刑期间,有悔罪的表现,积极进行改造的,也应 根据其表现予以适当的减刑。所以,被判处无期徒刑 的犯罪人不是终身不能获得人身自由。
惩罚与保护的关系
惩罚犯罪
目的
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国公
人
社
家私 安财
身 权 利
会 秩
全产 权
民 主 权
序
利
和
其
他
权
利
知识运用:分析李亮砍人案例
❖ 李亮的一个“哥们儿”王辉,最近交了一个女 朋友晓雯,晓雯告诉王辉,自己以前曾经有个 男朋友,后来散了,在交往过程中,总是给前 男友花钱觉得很亏。王辉一听,立即表示可以 帮忙要回这些钱。于是,晓雯便和王辉给前男 友打电话索要钱物,但遭到对方的拒绝,于是 王辉召集自己的“哥们儿” ,李亮首当其冲, 五个人当即聚集到一起,又是准备砍刀,又是 准备棍子。1月18日,双方定好来到了河北区 某小区内。话不投机,李亮等人挥舞着砍刀和 棍棒冲上前,将对方两人砍成重伤后逃离现场 。
பைடு நூலகம்害性,符合犯罪的特征。
犯罪是什么行为
违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法 民事违法行为 行 为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法规 (刑法)
简单地说,就是 关于犯罪和刑罚 的法律。
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 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危害性
对他人的危害 对自己的危害 对家庭的危害 对社会的危害
造成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判刑坐牢、自毁前程 家庭破裂,亲人痛苦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安定
❖ 王欢与伙伴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有什么特 点?要承担什么后果?
其行为是抢劫,是犯罪行为, 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了解罪与罚
探究活动一:小凡盗窃
❖阅读教材P10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问题:小凡 的盗窃金额并不大,却被判了刑,原因何在?究竟什么 样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
盗窃了残疾人的财产,造成 了导致残疾人双腿截肢的严 重后果,具有较大的社会危
C. 刑罚是犯罪的结局
D. 两者没有什么联系
2. 在我国刑罚体系中,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有( BCD ) 。 A. 罚款 B. 剥夺政治权利 C. 没收财产 D. 驱逐出境
3. 刑法是最严厉的法律,在打击各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D )。 A.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B. 震慑潜在的犯罪人
能附加并 用
死刑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特点 与主刑同
时适用; 独立适用
主刑(独立适用) 期限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3个月~2年
1个月~6个月 6个月~15年 剥夺终身自由 剥夺生命
由死缓减为有期徒刑的,数罪并罚的,最高有期徒刑 刑期可以达到20年。
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探究活动四:刑法的作用
阅读教材P106刑罚体系图、 正文和链接,展开讨论——
1.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2.刑罚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 3.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 4.刑罚只能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确立 5.刑罚是特定机构执行的制裁措施
定义和特点
刑罚的种类
主刑
刑罚
附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只能独立
特点 使用,不
A. 拘役
B. 管制
C. 死刑
D. 剥夺政治权利
6.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即使有社会危害也不得定罪处刑,
这体现了刑法的( A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 罪刑相适应原则 D. 保障人权原则
二、多项选择
1. 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表现在( ABC )。
A. 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 B. 犯罪是刑罚的前提
阅读教材P107的四个案例,讨论、 回答:犯罪行为危害了什么利益? 刑法除惩罚犯罪外,还有什么作用?
分别危害的是公共安全和他 人的健康、生命权,他人的 健康权,他人的财产权和人 身权,社会管理秩序。
四点作用
其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其二,震慑潜在的犯罪人,使他们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其三,教育、鼓励人们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其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探究活动二:犯罪特征
区分一个人的行为是 否是犯罪,必须同时 具备三个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的特征
刑罚当罚性 必然结果
犯罪
刑事违法性 法律分界线
阅读教材P104~105的正文、链接、点评,思考、讨论: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小组辩论
阅读教材P105活动框的内容,就“伟海父母 的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吗?法院的判决正确吗? 为什么?”问题展开辩论 ——
害法 罚
性性 性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
1. 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它的本质特征是( A ) A.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2. 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界线是( B )
A.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社会危害性
3.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A )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
D.减轻或者免除
一、单项选择
4. 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 )。
A. 已满14周岁
B.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
C. 已满16周岁
D. 已满18周岁
5. 我国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是 ( C )。
课后作业
1.案例分析 《学习指导》P53第1题、P55第5题。
2.养成训练 《学习指导》P56第1题、P57第3题。
❖ 李亮等相关肇事者犯了什么罪?有什么危害? 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罪 、危害 与后果
第一,李亮等肇事者犯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第二,危害有:两人重伤;李亮等要被判刑坐 牢;家庭破裂;亲人痛苦;社会秩序被破坏;社会 稳定受影响等。于自己、于他人、于家庭、于社会 都非常有害。
第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故意 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 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刑或者死刑”,他们将承担刑事责任。
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一、懂得犯罪后果
温故知新:违法的含义、类别
含义:凡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类 民事违法行为 别
行政违法行为
比如违反 治安管理 处罚法的 行为
表演情景剧:拦截抢钱
❖ “这是我的地盘,赶紧把钱拿出来,不然有
你的好看!” 边说边举起手中的刀和仿真枪 。不到18岁的青少年王欢和自己的三个伙伴 ,组成了一个小团体,除去上网外,他们就是 在距学校门前一百米处拦截学生要钱,不给就 打,甚至搜身、抢夺。一旦上网将抢来的钱花 尽,他们便又开始针对学生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