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音韵PPT课件

古代汉语音韵PPT课件

▪ 《广韵》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备的一部 韵书,反映了中古的语音系统。
.
25
一、韵书介绍
▪ 研究中古音的依据主要是韵书。
▪ 韵书是我国古代一种按韵母编排的字典 。韵书的特点是把同韵或同音的字编排 在一起,便于写诗填词的人选字押韵。
第六单元 音 韵
第一节 音韵学基本知识
一、音韵学及其功能
(一)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古 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 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2021/3/11
.
1
音韵学与语音学不同
▪ 虽然二者都研究语音的,但音韵学属于历 史语音学范畴,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的各 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其变化。
▪ 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 基础。属于普通语音学。
.
9
宋三十六字母ຫໍສະໝຸດ .10三、韵母的基本概念
1、韵和韵母 韵不包括韵头,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而韵 母还要区别韵头。韵母相同,韵一定相同; 韵相同,韵母不一定相同。韵的概念比韵母 的概念大。
2、韵部和韵目 韵部指韵腹、韵尾相同的音节。韵书中把所 有相同韵的字汇集在一 起,构成一个韵类。 从各个韵部中取一个代表字作为标目,这个 代表字就叫韵目。
2读若、读如: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注音。 例:渔,读若《论语》之“语”
2021/3/11
.
22
3直音:用同音字注音,相对于读若和譬况譬况, 直音法用完全同音的字注音是一大进步,但是 ,有时同音字较少,或者用来注音的同音字本 身就是个生僻字,也会影响注音效果。如:瑊 ,音鍼。玏,音勒。
4反切:用两个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口诀如下:
2021/3/11
.
20
古代四声与现代方言区声调对应表
.
21
五、古代注音的基本概念
特点:用汉字给汉字注音 1譬况:是用打比方,作比较,以及描写说明发音 情况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术语:长言之,短 言之,急气,缓气)
例如《公羊传》中有一句话:“春秋伐者为客,伐 者为主。”这句话中的两个“伐”字意义不同,何 以区别呢?古人注道:“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 ”,“见(被)伐者为主,读伐 短言之。”
.
18
▪ 入声韵例字
.
19
四、声调的基本概念
1、四声:韵文的创造者为了使韵文达到抑扬顿挫 的音乐美而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即平、上、去、 入四声。
2、平仄:就是四声的分类,是平声和仄声的合称。
平:中古的平声;现代的阴平、阳平。
仄:中古的上,去,入三声;现代上声、去声。
3、舒促:是舒声和促声的合称,本是古人用来区 分韵尾类别的术语。平上去可叫舒声调,入可 叫促声调。
3.等和呼
▪ 等和呼是等韵学中的重要概念。 等是用来 分析汉语语音的一种重要方法。呼是用来 区分韵母发音时嘴唇的圆展。
4.洪细
洪细有大和小的意思。在音韵学上用这一 对术语来区分韵头或韵腹开口度的大小。 洪音指的是开口度大的韵母,细音就是开 口度小的韵母。
.
13
▪ 下面是中古二呼与今音四呼的对比:
.
14
▪ 例如《韵镜》中的开合两组以及四等的排 列
.
15
等韵图
.
16
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就叫阴 声韵。
阳声韵:以鼻辅音(-m,-n,-η)收尾的就 叫阳声韵。
入声韵: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就叫 入声韵。
2021/3/11
.
17
▪ 广州方言保存完整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 ,例如:
▪ 上字取声母定清浊;下字取韵调定开合
▪ 例:顿,都困切;礼,卢启切;乌,哀都切
.
23
第二节 中古音
本节学习掌握内容: ▪ 一、《广韵》的性质和体例 ▪ 二、《广韵》的声母系统 ▪ 三、《广韵》的韵母系统 ▪ 四、《广韵》的声调
.
24
▪ 研究古代音韵多从中古音入手,这是因为 ,除中古音自身有其承上启下的性质外, 这个时期有一部声、韵、调体系完整的《 广韵》。凭借它上推上古音,下推近古音 ,都是较为方便的。
.
3
1.语音系统:指汉语的声、韵、调及其配 合规律。
2.古音学:是研究上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3.今音学:是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4.北音学:是研究近古语音系统的学科。 5.等韵学:依据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的结
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 6.小 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音
韵学,训诂学,文字学。
2021/3/11
全浊: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 音。
次浊:发音时声带震动的鼻音,边音,半元 音。
2021/3/11
.
8
中古三十六字母: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 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又增加了 “非、敷、奉、微、娘、床”这六个字母, 并改“不”为“帮”、改“芳”为“滂”, 即成为“三十六字母”。
2021/3/11
.
2
(二)音韵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
(1)上古时期(先秦两汉),以《诗经》、形声字 为主要研究材料;
(2)中古时期(六朝至唐宋),以《切韵》为主 要材料;
隋:陆法言《切韵》
宋:陈彭年《广韵》(《大宋重修广韵》) (3)近古时期(元、明、清),以《中原音韵》
为主要材料;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
2021/3/11
2021/3/11
.
6
二、声母的基本概念
(一)声母(声,母,纽,声纽,字母) 1、五音、七音(见教材) 2、清音、浊音 3、全清、次清 4、全浊、次浊
2021/3/11
.
7
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
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
全清: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不振动的塞音、 擦音、塞擦音。
次清:发音时送气,而声带不振动的塞音、 擦音。
2021/3/11
.
11
▪ 例如:红[oŋ]、孔[oŋ] 、贡[oŋ]三者声调不 同,属于3个不同的韵类,而它们所包含的 韵母只有一个。
▪ 韵类有声调的差别,而韵母不论声调。
▪ 韵部不计较韵头,也不计较声调,因此, 韵部的概念比韵和韵母都大。
红类[oŋ]:红东公空 东韵
弓类[ioŋ]:弓戎中隆
.
12
.
4
(三)音韵学的功用
1、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2、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3、是训诂学的工具。 4、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2021/3/11
.
5
(四)学习音韵学的目的 1、有助于学好古汉语(文字学,训诂学,
词汇学,声训,通假,古今字等) 2、有助于学好现代汉语,了解汉语史
(五)学习音韵学的方法 1、共时观察 2、历时观察 3、比较观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