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
5
交流平台
Communication Platform 为了规范管理餐厨垃圾,苏州市从2007年开始制定《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2010年3月1日正式实施。
《办法》的实施为苏州市的餐厨垃圾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大大推进了苏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进展。
与此同时,苏州市从2007年开始建设餐厨垃圾终端处置厂,2009年年底,该厂建成并投入试生产。
在2010年初,为了配合《办法》的正式实施,经政府部门授权,该终端处置设施厂在苏州市三城区范围进行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一体化营运试点,苏州市的餐厨垃圾管理和处理开始走上资源化的循环经济之路。
一、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实践
(一)将废弃食用油脂纳入统一管理
《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中的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餐饮服务、单位供餐等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其中废弃
食用油脂是指餐厨垃圾中的油脂以及油水混合物和经油水分离器、隔油池等分离处理后产生的油脂等。
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中的餐厨垃圾包括了废弃食用油脂,这是因为将废弃食用油脂也纳入到餐厨垃圾管理的范畴一并管理和处置,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地沟油”重返餐桌,也有利于整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和管理体系的构建。
废弃食用油脂处置工艺相对较成熟,终端处置成本相对较低,且可以产生出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的副产品,如生物柴油等,而普通餐厨垃圾处置工艺相对复杂,处置成本高,如将两者的终端处置作为整体由同一终端处置企业处置,可以降低单独处置普通餐厨垃圾的成本,从而降低在市场化模式下,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各环节总体成本的支出,有利于推进整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和管理体系的建设。
(二)委托企业进行一体化试点创新
结合国内目前其他城市餐厨垃圾管理的现状,苏州市对现有生活垃圾管
理模式进行创新,委托终端处置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收集、运输和处置一体化试点。
试点期间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暂免收取餐厨垃圾处理费,并由政府给予
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实现模式创新
□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何晟 李世昌 王香治
收稿日期:2010-09-05
作者简介:何晟(1976-),男,四川广元人,硕士,工程师。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5
66
交流平台
Communication Platform
收运成本的补贴。
(三)分步提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目标
由于餐厨垃圾管理的复杂性,最终管理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国内城市餐厨垃圾管理的现状,结合苏州的实际,苏州市的餐厨垃圾管理目标分成近期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通过《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实施,在苏州市三个古城区和周边四个区开展餐厨垃圾规范管理的试点和推进工作,建立并完善三个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区两级属地化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餐厨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建立和完善各部门执法配合、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等其他管理保障体系。
中远期目标:在建立和完善以上三个体系的基础上,用2-3年或更长时间的规范管理,实现基本以市场化模式收集并集中处置市区90%以上的餐厨垃圾。
基本杜绝餐厨垃圾用于饲养“垃圾猪”和提炼“地沟油”等非法利用现象,最终实现餐厨垃圾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二、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主要措施
(一)召开餐厨垃圾管理工作推进会
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后,政府分管领导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统一布置管理工作各条块工作任务;苏州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每月都召开由市、区两级环境卫生主管部门、交巡警及公
安城管治安分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推进会,要求各区对所在区的餐饮企业进行上门宣传教育,布置对非法收运餐厨垃圾的集中打击。
(二)进行餐厨垃圾非法收运集中整治
在试点期间,由苏州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各区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公安、交警、城管和环卫等部门联合协同行动,在城区范围进行阶段性的餐厨垃圾非法收运集中整治。
2010年上半年的共进行集中整治行动11次,查扣非法运输车辆60余辆,截获餐厨垃圾约60吨。
(三)加强源头管理
苏州市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了《苏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单行本和有关的宣传材料,由城区市容市政管理部门对餐饮企业进行上门宣传,指导餐饮企业与政府授权的收运处置一体化企业签订规范的收运合同。
此外,还正在与卫生部门协调将餐饮企业是否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合同及签订合同后的餐厨垃圾收运量作为卫生许可证年检通过的必要条件,从源头上加强餐厨垃圾的管理。
三、对城市餐厨垃圾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有关法规及配套措施的制定是管理的基础
餐厨垃圾的管理涉及到环境卫生、城管、公安、工商、食药监、卫
生、环保、农林等多个部门,协调管理
67
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
5
交流平台
Communication Platform 的难度很大,各个城市管理部门也还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仅仅靠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很难管好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管理的前提是制定有关的法规,并根据不同城市各自的具体情况,出台配套的管理措施,细化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从管理、执法、监督、宣传、经费保障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实现餐厨垃圾的长效管理。
在制定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对城市餐厨垃圾产生量及流向的调查十分必要,通过调查不但能够确定餐厨垃圾终端处置设施的规模,还能够为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提高管理效率。
(二)经费保障体系是管理成功的关键
地方政府在餐厨垃圾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管理的初期应当是餐厨垃圾收运处成本承担的主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管理,餐厨垃圾直接饲养“垃圾猪”和提炼“地沟油”的现象大为减少以后,政府可以逐步减少对收运成本的补贴,在整个收集、运输和处置
的市场化完全成熟以后,再用餐厨垃圾产生者和终端处置企业缴纳的费用来平衡整个收集运输体系的成本。
此外,餐厨垃圾管理的经费保障体系还包括了对终端处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的制定,落实产业导向政策等,通过这些经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减轻餐厨垃圾终端处置企业在税收和融资等方面的负担,保障终端处置企业的正常运行。
(三)源头管理是难点
餐厨垃圾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对源头的管理,各个城市的餐厨垃圾的管理应该突出对源头的管理。
环卫、环保、城管、卫生、工商、公安、农林等有关的职能部门都应该各尽其责,建立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如卫生部门可以将餐厨垃圾处置的情况纳入卫生许可证年检的范畴,环保部门将餐厨垃圾处置情况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畴等;此外,执法部门应该配合有关的管理单位,加强执法力度。
通过突出对源头的管理,控制餐厨垃圾的非正规流向,合理安排餐厨垃圾处置物流,为终端处置企业提
供足够的原料,减少因管理环节有效性下降而产生的政府对末端处置企业的补贴上升。
(四)采用收运处置一体化运作有利提高管理效率
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是餐厨垃圾规范管理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收集运输的质量把握和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终端处置企业的正常运行。
国内目前进行餐厨垃圾规范管理的城市的收运体系多是单独建设,由收运单位收集餐厨垃圾以后运至终端处置设施进行处置。
在苏州的试点过程中,创新性的采用了收运、运输和处置一体化的模式,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由一家单位完成。
这种收运模式能够提高餐厨垃圾收运单位的积极性,同时终端处置企业可以根据处置的需求对餐厨垃圾产生单位进行直接沟通协调,提高收运餐厨垃圾的质量,便于后继的资源化处置。
这种收集运输和处置一体化的模式也减少了政府的监管对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
(五)加强技术研究是推进餐厨垃圾管理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的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还不是十分的成熟,通过对餐厨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技术研究,可以提高餐厨垃圾的资源化程度,降低餐厨垃圾处置成本,提高餐厨垃圾终端处置产品的附加值,即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可以降低政府的补贴投入,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餐厨垃圾处置,有利于餐厨垃圾处置的全面市场化。
加强技术研究还包括了对餐厨垃圾资源化产品应用范围及相关标准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明确这些产品的用途,为资源化后的产品提供更明确的市场范围。
此外,对餐厨垃圾的技术研究还包括了对居民产生的厨房垃圾的研究,这部分厨房垃圾占了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的相当大部分,加强对这部分厨房垃圾的资源化处置技术和分类回收技术的研究,能够在下一步拓宽餐厨垃圾管理的范畴,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促进环卫行业的整体发展。
(责任编辑:黄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