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分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材料分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材料分析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力学试验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机械转动、液压系统、保险装置、操作开关以及电器等部位是否正常,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各种试验机械必须按照工艺打桩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

非专业操作人员禁止使用各种试验机械。

3.试验机上不准放置工具、试样等物品。

4.在进行抗拉、抗压、抗弯、冲击等项试验时,严禁将头和手伸到试机内。

5.在进行脆性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时,应装上防护装置。

6.在进行高温拉伸或其它升温试验需要用电炉加热时,应控制电流均匀上升,装卸试样时必须切断电源,易燃易爆物品应远离电炉。

7.操作时应集中精力,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8.实验室内的配电柜应有专人管理,设备发生故障后要立即停电,通知有关人员修理。

9.操作完毕后应将一切运转机件调复到原始位置,关闭油阀和电源,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二、金相分析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和仪器是否完好,电源、线路及开关是否正常,用电仪器的接地装置是否可靠,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在进行酸蚀作业时,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并开启通风设备。

3.配制酸液时,只能将酸缓慢地倒入水中。

不准将水倒入酸中。

4.试样应轻轻放入到酸槽中,防止酸液溅出伤人。

5.酸蚀工作完毕后,应把一切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净工作地面的酸液。

6.在配制中性苦味酸钠时,应避免碰撞、振动和接触火源。

7.在配制电解溶液时,药物应按顺序加入到溶液中。

硫酸、高氯酸等应缓慢地滴入到溶剂内,并进行搅拌。

8.电解液根据使用情况应及时更换。

电解抛光的温度不宜太高,以防发生爆炸。

9.废酸和使用后的电解液应集中存放,统一处理,不得任意排入下水道。

10.在工作中,如发现仪器、设备及电器了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请有关人员修理,不得擅自拆装。

11.工作完毕后,应切断电源,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三、化学分析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各种仪器、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试剂的盛器应贴有标签。

有毒物品要注明“有毒”字样。

3.配制稀硫酸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内进行,只准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配制王水时应将硝酸缓缓注入到盐酸中,同时用玻璃棒轻轻地搅拌,操作次序不得颠倒。

4.要防止试剂进入口鼻。

如须用嗅觉鉴别试剂时,应将试剂瓶离开口鼻一段距离,用手轻轻扇动,稍闻其气味,切不可用鼻子接近瓶口。

5.凡对有毒性和刺激性气体进行操作时,应在通风柜内完成,通风装置失效时禁止操作。

6.在进行易发生爆炸的操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时不得对着人进行。

7.化学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妥善存放。

剧毒物品必须执行双人、双锁、双人领用的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物品的周围,严禁有明火。

8.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必须用钢锯将石膏锯开,禁止用硬物敲击。

开启盛有溴、过氧化氢、氢氟酸、氨水及其他苛性溶液的容器时,应先用冷却水冷却,然后再开启瓶盖。

开启时瓶口不准对着人。

9.使用各种器皿时要轻拿轻放,以防碰坏。

加热时,应使器皿逐渐受热,并及时抹干器皿上流下的水珠。

10.水或溶液加热沸腾后,要用专用夹具住烧杯轻轻摇动,然后才能取下使用。

11.折断玻璃管或玻璃棒时,应选用钢挫在折断处挫一小槽,再垫布折断。

使用时要预先把断口烧圆滑。

12.在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橡皮塞或木塞的孔内时,应垫布或戴手套。

玻璃管的顶端要沾些水,并应缓缓送入,以免玻璃管折断戳伤手指。

13.在进行加热、蒸馏及其它有关用火作业时,要有专人负责管理。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准在附近旋转易燃物品,工作完毕后应立即关闭热源。

14.电气开关箱内不准放置任何物品。

严禁用导电器具和湿布去洗擦电器;严禁用湿手去分合开关或接触电器设备。

15.电烘箱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额定值。

打开烘箱时必须先断开电源,经过汽油、煤油、酒精、香蕉水等易燃液洗涤过的物件,应在外面停放一段时间,待易燃液体挥发后方可放入烘箱内。

16.严禁将黄磷、过氧化钠、金属钠、钾等遇水易着火的物质丢入废液桶内。

凡能引起火烧的物品应集中在专门的容器内,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任意放置。

17.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废液应集中存放,统一处理,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

18.下班前应仔细检查周围环境,切断电源,熄灭火种,并做好清洁工作。

四、非金属材料试验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电线及开关是否正常,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各种化学试剂均应贴有标签,有毒物品要在标签上注明“有毒”字样。

3.凡是能产生有毒气体和刺激性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通风装置失效时禁止操作。

4.使用喷灯、酒精灯进行材料燃烧试验时,必须在通风内进行。

操作中要防止火焰,特别是无色火焰灼伤皮肤。

5.在进行易发生爆炸的操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操作时不得对着人进行。

6.在溶解环氧树脂、粘合剂等易燃易爆物品时,应使用红外线灯泡或密闭式电炉进行加热。

7.在进行溶剂的蒸馏提纯时,严禁使用开放式电炉,更不准用明火加热。

8.在进行加热、蒸馏及其它有关用火时,要有专人负责管理,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许在附近放置易燃物品,工作完毕后应立即关闭热源。

9.在加热烘干溶剂时,应使用真空烘箱,不可使用一般烘箱。

烘箱的加热温度不可超过额定值。

打开烘箱前,必须先断开电源。

10.化学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妥善存放。

剧毒物品必须执行双人、双锁、双人领用的制度。

易燃易爆物品的周围严禁烟火。

11.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水,废液和废料,应集中存放,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乱倒或直接排入下水道。

12.下班前,应仔细检查周围环境,切断电源,熄灭火种,并做好清洁工作。

五、暗房冲洗1.工作前,应检查电器及开关是否良好,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暗房内所有的工具、材料及椅子等物件,均应放置在固定地点。

工作场所要保持清洁、整齐。

3.上光机开启后,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4.各种药粉、药水应妥善保管,存放在干燥、通风的柜厨内。

使用后的废液应集中起来,统一处理,不得任意排入下水道。

六、焊接试验1.在使用各种新型焊条、新型焊接材料以及进行焊接新工艺、新技术的试验前,应认真了解其结构、性能和特点等,研究试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在实施和推广焊接新技术、新工艺时,应同时向使用单位详细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及其防护措施。

3.在进行手工焊、半自动焊、自动焊、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电渣焊等各种焊接操作时,还需遵守有关安全操作制度。

七、计量仪表检修1.工作前,应仔细检查电源、线路及开关是否完好,各种工具和设备是否正常,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仪器室内应保持干燥、清洁,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3.精密计量器具应避免碰击、震动以及温度的急剧变化。

4.计量器具严防锈蚀。

不准用手直接接触器具、量块、仪表研磨工作面和光学仪器镜头。

5.使用万用表时,应正确选择测量方式及量程范围。

使用示波器、电桥、电位计时,应严格按照程序正确操作。

6.使用电烙铁时,要仔细检查绝缘是否良好,防止漏电。

严禁将电烙铁直接放在桌上或易燃物品的附近,使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

7.严禁用导线直接插在电源插座内。

8.仪器检验或使用完毕后,应放松紧固机械,松开弹簧及被检件,释放所有负荷。

9.清洗计量器具所使用的航空汽油、乙醇等易燃物品,应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存放在带锁的柜子里。

储存量不宜太多。

周围严禁吸烟及明火。

10.在检修表面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仪表时,应用研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仪表的表面不能直接对着人。

已经修好或待修的仪表,应按规定妥善放置,不得堆放在工作台上。

沾染有放射性物质的污物,应统一存放在专门的污物箱内,切不可任意乱丢。

八、热工仪表检修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和仪表是否完好,确认无误,方可操作。

2.到现场检修时,应注意周围的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工作位置,防止发生烫伤、轧伤等意外事故。

3.各种电动工具的绝缘性能必须可靠,连线、插头必须完好。

手电钻及照明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伏。

电烙铁要搁在绝缘体上,放置在安全的地点,防止烫伤他人或烧坏电线绝缘层。

4.在检修热工仪表用有关电器设备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挂上“有人检修,严禁合闸”的警示牌。

5.在进行热电偶清洗、退火及酸洗时,要按照酸洗衣的操作规程进行,以免被酸液灼伤。

用热电偶检测溶液温度时,要进行预热烘干,测定后要等热电偶冷却后才能拆下。

6.电阻温度计封蜡时,温度不可太高,以免起火燃烧。

7.在电炉中存取物件时,应先切断电源。

8.应随时揩清油槽旁的油污,防止电火花接触而引起燃烧。

9.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并置于通风良好、能防止过热的带锁的柜内,储存量不得超过允许值。

10.修好的仪表和有关电气设备必须单独试验合格后才能安装,安装后应先检查线路是否正确,符合要求后方可通电。

九、无损探伤1.操作人员必须集中思想,严守职责,互相协调,密切配合,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随意进入探伤室。

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和设备,设备的接地、接零必须可靠,电源、水源应保持正常。

3.上船或在车间内进行探伤作业时,必须用黄底红字的专用警戒带围出警戒区域;夜间作业时,警戒区域周围应挂上标志灯;工作前要仔细检查上下左右的情况,待无关人员全部撤离后方可开始作业,同时,须指派专人巡回检查,防止他人误入警戒区内,造成伤害事故。

4.X光机在摄片前,应首先接通冷却水,然后再开启油泵电机,在冷却水的流量符合机器的性能要求、油泵电机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摄片工作。

5.在控制X光机的曝光条件时,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

6.X光拍片时,必须开启通风机,保证工作场所的空气畅通。

电离所产生的臭氧,应尽量排到无人工作的地方。

7.X光机在拍片结束后,冷却水及油泵电机应继续运行十至十五分钟,才能切断电源。

8.用Y射线摄片时,动作要迅速,待安放底片的人员撤离后,方可启动Y源,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工作探头。

在工作完毕发出信号后,用辐射计量仪进行检查,确认Y射线的放射源已回到基本保护罩内,人员方可靠近仪器。

9.在进行超声波探伤时,要认真检查电流和仪器的额定值是否相符。

探伤仪应保持干燥、整洁,谨防油液侵入机内。

10.在进行磁力探伤时,必须先停电,然后才能从电极头之间取夹零件,夹持零件时必须紧固。

在开闭总电源及充电充磁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毯上,电源不得超过允许值。

11.在进行着色探伤时,应妥善保管好各种有机溶剂。

要防止化学试剂溢入水中,流入下水道。

着色探伤室内严禁烟火,要保持室内空气畅通。

12.在进行各种探伤作业时,工作场所的局部照明必须采用36伏或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

13.探伤作业所使用的各种放射源,应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储存和使用,并做好详细的使用记录。

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储存室。

14.探伤仪器若发生故障,应通知检修人员进行修理,不得擅自拆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