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2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对伤者进行急救;
2.3车辆伤害:尽快将伤员与车辆及装载的货物脱离开,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2.4高温烫伤:及时用清水冲洗15分钟左右,涂抹烫伤膏,使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必要时就医;
2.5中毒:发生中毒事故后,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果是由于吸入液化气或其它有毒气体、蒸气,应立即把中毒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中毒是由于吞入毒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呕吐排除胃中的毒物,同时立即将中毒事故情况通知上级领导,救护得越早越快,危险性也越小;
4、车辆伤害。
1、清理废弃玻璃瓶时戴好防护手套,避免割伤;
2、用剩的危险化学药品及时入库,妥善保管;
3、处理废液时,戴好乳胶手套及口罩;
4、穿戴好防护用品,上下楼梯一手扶住栏杆,垃圾入窑焚烧前穿戴好高温防护服。
5、有毒试剂配制;
6、火焰光度计使用。
1、触电;
2、高温烫伤
3、玻璃割伤
4、中毒;
5、易燃试剂燃烧,火灾;
6、浓酸、碱腐蚀、灼伤;
7、液化气泄漏,煤气中毒、火灾;
8、其他伤害(滑跌等)。
1、使用玻璃器皿时,轻拿轻放,防止破碎割伤;
2、配制酸碱及有毒试剂时,穿戴好防护用品(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毒口罩等),并且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1、严禁不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2、严禁上岗前饮酒;
3、严禁一只手取瓶装的腐蚀性液体。
4、严禁不戴手套使用高温炉及干燥箱;
5、严禁化学药品入口。
安全帽、护目镜、防尘口罩、耳塞、工作服、防护手套、劳保鞋。
1、受伤员工应大声呼救或用携带的通讯工具呼救;
2、救治:
2.1浓酸、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干净,再用碳酸氢钠(20g/L)和3%乙酸溶液轻轻擦洗,氢氟酸腐蚀再用甘油和氧化镁混合试剂(2:1)涂抹包扎,必要时就医;
3、开启液体浓酸碱瓶盖时需先用湿布盖上再打开;
4、配制浓硫酸、氢氧化钾时应将试剂缓缓倒入水中,并边加入边搅拌,必须使用烧杯等耐热性好的容器配制;
5、经常检查液化气管道是否漏气。
作业结束
1、废弃玻璃瓶回收清理;
2、化学废液处理;
3、岗位卫生清理;
4、废弃物料清理,倾倒。
1、触电伤害;
2、玻璃割伤;
3、高温烫伤;
2.6其他化学药品伤害参见《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2.7 其他伤害(滑跌等):视具体伤害类型采取应急措施,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
3、伤情严重时及时拨打120,同时汇报上级领导; 4、派专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救护车。
作业过程
1、药品称取;
2、电炉开停机;
3、玻璃器皿使用;
4、酸碱溶液配制;
分析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流程
风险分析
安全要点
严禁事项
防护用品
应急措施
作业前准备
1、检查各项用电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2、药品领用;
3、药品搬运。
1、触电;
2、浓酸碱腐蚀;
3、中毒;
4、车辆伤害。
1、岗位员工必须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搬运腐蚀性液体时必须使用药品专用箱;
3、危险化学药品遵守“五双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