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件分解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件分解


进出口商品政策:根据总政策、国内产业结构、
不同商品在国内外的供需状况、国内市场状况 分别制定的政策 国别对外贸易政策 根据总政策、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制定的国别和
地区政策
2018/10/23 3
三、对外贸易政策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 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
70年代中期后美国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协调贸易政策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 保护贸易政策,从内向型保护转向外向型保护
2018/10/23 5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时期产生,完成于19世纪美国汉密尔 顿和德国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一、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2018/10/23 13
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投资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应用
§出口和国内投资都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
§进口和国内储蓄都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
★出口得到的货币收入带来相关部门的收入增加量是 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 ★当贸易顺差时才会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 其增加量是贸易顺差额的若干倍
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贸易保护日益系统化、合法化
2018/10/23 15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扭曲了国际贸易商品流向,降低了国际贸易增
长速度:数量限制改变了进口商品的地理流向
严重损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
发达国家没有获得预期的保护效果,经济增长
没能走出低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压力
2018/10/23
14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
•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
进入低速增长,失业率提高,贸易保护在自由贸易
进程中再度兴起
•政策特点 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从传统产品、农产品转向 高精尖产品和服务部门 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非关税
项目日益复杂;利用范围日益扩大;歧视性增长
2018/10/23
16
五、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
• 时代背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独立,走向发展经
济的道路。处于发达国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2018/10/23 9
• 汉密尔顿保护贸易理论 强调发展工业的重要性,主张必须实行保护政策, 推行保护关税,把关税作为保护工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1、提出各国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五个阶段及各自应该 实行的贸易政策
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时期 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
2018/10/23
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
10
农工商时期
2、主张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必须由政府保护并制 定各种保护措施
3、提出保护对象的条件:
农业不需保护 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竞争者时也不 需保护 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 业才需要保护
※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 ※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目的
• 第一阶段: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
增加国内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
代表人物:威廉.斯塔福德《对我国某些同胞控诉
的评述》 采取行政政策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
2018/10/23 6
第二阶段: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
富》
§增加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坚持贸易顺
差原则,增加货币流入量
§反对早期禁止金银输出的思想,把货币与商品
相联,提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减少外国制成品
进口,主张发展加工工业和转口贸易
2018/10/23 7
二、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 时代背景
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和德国刚开
始工业化进程
•政策特点 ◆保护的阶段性:过渡性措施 ◆保护的有选择性:同一时期对不同工业部门区 别对待,实施产别税率
◆保护政策执行与整个国民经济、工业发展目标
相结合:投资、金融、税收政策
2018/10/23 8
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 ●高关税禁止国内幼稚工业部门产品的进口 ●低关税和免税鼓励复杂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国 内无法生产但急需的商品进口
●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津贴、奖金等
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 贸易保护政策代表人物: 美国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问题报告》《奖励和保 护工业报告》 德国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2018/10/23
1
第一节 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总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1、保护本国市场
2、开拓国外市场 3、促进本国生产和产业结构的改善 4、获取利润 5、维护本国对外政治关系,提高本国企业在 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
2018/10/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 政策。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保护的阶级转化: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垄断
资产阶级 保护的措施多样化:关税及各种奖出限入的措施 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超保护贸易政策代表人物《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1、主张贸易顺差
带来黄金,扩大投资,缓和国内危机、增加就业
2、保护贸易政策的保护对象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工业,以保持和加强在国际上的垄断地位
※保护是有限度的
2018/10/23 11
三、二战期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 时代背景
一战和二战期间,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国内市场 相对狭小,经济危机又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国 家积极干预外贸,鼓励出口 •政策特点 保护的对象扩大:更多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 衰落的垄断工业 保护的目的变化:不是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而是 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保护转入进攻性: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 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 2018/10/23 12
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采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 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给予优惠和补贴以鼓励 商品出口
2018/10/23 4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自由竞争时期
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德国保护贸易政策
• 19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 带有垄断性质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50-70年代的贸易自由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