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 答案:A
▪ 8、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 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 会计报告,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财政部门对违法行为人处以( )罚款。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B.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2.行政处分。 ▪ 行政处分是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所应承担的一种行政法律责任,是行政机关对国 家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 权益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
▪ (二)刑事责任
▪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 1.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1)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刑事责任的 是犯罪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 偷税占纳税额30%以上并偷税在10万以上的, 处3年-7年有期徒刑或拘役,1倍---5倍罚金。
▪ 对多次犯有上述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累计数 额计算。
▪ 2、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 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
▪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2万-20万 罚金。
▪ 3、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严重的,处5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外加收受他人财 物,构成犯罪,处5-10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 罚金。
▪ (三)行政责任(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
▪ 1、通报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 2、罚款
▪ 可对单位罚5000—10万,对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3000—5万;
▪ 与财务会计报告有关的一项,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 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
▪ 与会计资料的保管有关的一项,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 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以上6项都是属于会计 资料的内容;
▪ 再是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一项;会计记录文字和记 账本位币一项;单位内部监督一项;会计人员的任用一项, 一共是十项。
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犯罪分子只能判 处一种主刑。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和死刑。 (多选) ▪ (2)附加刑。 ▪ 附加刑是既可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的刑 罚方法。也就是说,对同一犯罪行为既可以在主 刑之后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独 立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 ▪ 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除出 境。(区别罚款与罚金)
▪ 1、行政处分的对象是( ▪ A.公务员 ▪ B.公民 ▪ C.法人 ▪ D.其他组织 ▪ 答案:A
)。
▪ 2、多选题:

《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有(

A.赔偿责任

B.连带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答案:CD
)。
▪ 3、判断题:

行政处罚的形式包括记过、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
得等。( )
▪ 对犯有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处3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7年 有期徒刑;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 徇私舞弊,犯上述罪行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10年有期徒刑; 对犯有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7年以下有期徒刑。 尚不构成犯罪的,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 2.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 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行为。
▪ 3.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为。
▪ 归纳:与凭证有关的一项,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 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 与账簿有关的有三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 计账簿、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 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
▪ 答案:B
▪ 9、对犯有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单位负责人, 可处(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3 B.5 C.6 D.10
▪ 答案:A
▪ 10、多选题: 下列行为,属于违反《会计法》,应承担法

④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违法情节严重的会计人
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三、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 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法律责任
▪ (一)行为特征(区别)
▪ (二)刑事责任(构成犯罪)
▪ 1、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额
▪ 偷税占纳税额10%-30%并偷税在1万-10万,或 者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拘役,1倍---5倍罚金。

▪ 4、单选题: 下列表述,符合《会计法》会计记录文字要
求的是( )。 A.民族自治区,会计记录可以只使用当地通
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B.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会计记录可以只
使用其本国文字 C.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会计记录在使用
中文的同时,可以使用其本国文字 D.我国在境外的企业,会计记录必须使用中
▪ 2、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额
▪ 偷税占纳税额10%-30%并偷税在1万-10万,或者二 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1 倍---5倍罚金。
▪ 偷税占纳税额30%以上并偷税在10万以上的,处3 年-7年有期徒刑,1倍---5倍罚金。
▪ 对多次犯有上述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累计数额 计算。
▪ (三)行政责任(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 ▪ 1、通报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 2、罚款 ▪ 可对单位罚5000—10万,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3000—5万; ▪ 3、行政处分 ▪ 国家工作人员,撤职、留用察看至开除的行政处
分 ▪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1、.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 本位币的行为。(会计记录文字应该是中 文,但民族自治地方或我国境内的外国组 织,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再使用另一 种文字。也即使用中文是强制的,使用其 它文字是备选的;记帐本位币主要以人民 币为主,对于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可 以以外币作为本位币,但是在编制财务报 告时,必须转化为人民币。)

▪ (一)行政责任
▪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国家行政 管理活动中因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行政 上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
▪ 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 式。
▪ 1.行政处罚。 ▪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基于一般行政
管理职权,对其认为其违反行政法上的强制性义 务、违反行政管理程序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所实施 的一种行政制裁措施。

▪ 答案:C
▪ 5、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 簿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其限 期改正,并可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接责任人员,处( )元的罚款。 A.1000—10000 B.2000—20000 C.3000—30000 D.5000—50000
▪ 答案:B(对单位是3000---50000元的罚款。)
▪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 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 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3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
▪ 补救措施:对受打击报复人员,应当恢复其名 誉和原有职务、级别。
▪ 七、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 密的法律责任 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第六节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 责任
主讲:扬州大学 陈同广
考点一 法律责任概念
▪ 一、法律责任概述 ▪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
担的法律后果,也就是对违法者的制裁。 ▪ 两种责任形式:一是行政责任;一是刑事责
任。 ▪ 法律责任的种类:责令限期改正、罚款、行
政处分、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追究刑事责任
▪ 6、会计人员私设会计账簿,情节严重的,由县级 以上人员政府财政部门吊销其( )。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 C.学位证书 D.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答案:D
▪ 7、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于伪造、变造会计 凭证、会计账薄,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可以对 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 )罚款。 A.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B.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 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
▪ 2.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
▪ 3.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 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 ㈢财务会计报告 ▪ 1.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前面提到过,编制 依据必须一致) ▪ ㈣保管会计资料 ▪ 1.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 灭失的行为。 ▪ ㈤ 会计处理方法 ▪ 1.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保持一致, 不能随意变更,但并不是绝对不能变更。) ▪ ㈥其他方面

答案:×(记过是行政处分的一种)

考点二 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
▪ 一、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 为 【多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应承 担法律责任的违法会计行为包括:
▪ ㈠凭证:
▪ 1、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 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 ㈡帐簿
▪ 3、行政处分
▪ 国家工作人员,撤职、留用察看至开除的 行政处分
▪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 书
▪ 四、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 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与去年不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