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基础训练2(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基础训练2(含答案)

基础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xuàn)诱惑(yòu)内疚(jiù)庇护(pì)
B.惆怅(chóu)称职(chèn)停泊(bó)灵魂(lín)
C.浮光掠影(lüè)真挚(chì)虐杀(nüè)津津乐道(jīn)
D.开辟(pì)嫌恶(wù)暮霭(ǎi)踉踉跄跄(qiàng)
A.庇护(bì)
B.灵魂(líng)
C.真挚(zh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身临其境狂妄自大搏斗崇高
B.胸有成竹缘物寄情气概颐和园
C.金壁辉煌朝朝暮暮意境歌颂
C 金碧辉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A.要深入全面的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B.过去见一位作者外出写生,两个礼拜就花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是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倍攻半的效果。

D“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力气大,收到的效果小,这里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不大,故应用“事半功倍”。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
A.满山遍野到处都是鲜艳的杜鹃花。

B 王明常常背着妈妈去医院看病。

C 是否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成绩好坏的关键。

D 广场上空奏起了胜利的凯旋乐曲。

C.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A.重复,把“到处”去掉。

B.有歧义,1.背,读第一声,句子意思有两种,一是自己有病,看病时,带着妈妈。

二是,妈妈有病,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背着妈妈去医院。

2.读第四声时,句义是,自己看病不想让妈妈知道,是偷着去的C.搭配不当,“奏起”改为“响起”。

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

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什么是意境?我认为,已经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B.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C.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波叔,名叫“清”“奇”“古”“怪”。

D.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B句号在引号外。

二、课外阅读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颜景龙
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
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空灵之空为静,
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

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

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③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
外有画”。

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④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

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
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

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

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谁许多画家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⑤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
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做到“代山川而言”。

(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2.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第④段作简要概括。

3.从全文看,当代创作者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境之美的中国山水画?
参考答案[来
一、基础知识
1.D
解析:A.庇护(bì)B.灵魂(líng)C.真挚(zhì)
2. C
解析:金碧辉煌
3. D
解析:“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力气大,收到的效果小,这里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不大,故应用“事半功倍”。

4. 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A.重复,把“到处”去掉。

B.有歧义,1.背,读第一声,句子意思有两种,一是自己有病,看病时,带着妈妈。

二是,妈妈有病,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背着妈妈去医院。

2.读第四声时,句义是,自己看病不想让妈妈知道,是偷着去的C.搭配不当,“奏起”改为“响起”。

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

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5. B
解析:句号在引号外。

二、课外阅读
1.文章首先提出了空灵之美是中国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的观点;接着阐述了空与灵的内涵及其关系,并举例论证;最后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空灵之美的意义。

2.①画题富有诗意;②画的构思、章法、形象和色彩富有诗意;③画面上适当的诗词字句增添了画的诗意。

3.①创作的山水画应该具有空灵、外象和诗意之美;打破时空局限,为欣赏者提供想象天地,做到人文与自然的统一,诗情与画意交融。

②山水画的创作者要敞开胸怀。

融于自然,感悟造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