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了解中西方神像雕刻的不同特点;
中国佛教雕刻手法演变的大致线索
教学重点:中西方神像雕刻的审美特征和演变的大致线索
教学难点:中西方神像雕刻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
教学进度: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中国菩萨和西方维纳斯,说明中西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别。
第八课中西神像雕刻
二、新授内容
(一)、欣赏一下中国的神像雕刻。
影响中国古代的宗教是儒道佛教
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为什么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
A、佛教通过“造像”来宣扬佛教,所以佛教雕塑非常盛行。
B、许多朝代统治阶级非常推崇佛教,许多佛像的建造都是皇室或政府行为,
集全国的人力、物力。
所以一般都规模宏大、艺术成就极高。
中国最著名的佛教雕塑在那里
(1).敦煌莫高窟(2)、麦积山石窟(3)、云岗石窟(4)、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创造(5)、四川乐山大佛(6)、大足石刻
中国佛教雕塑的两种形式:
(1)、泥塑:泥塑造像是中国的独创,能保存一千多年而不朽坏,难能可贵。
(2)、石刻: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高贵典雅,严肃中带
有慈祥,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皇权和神权统一,武则天的相貌,皇帝即当今如来。
皇家开凿用最豪华的九尊格式,主佛旁边文武兼备,等级森严。
思考与讨论:
从上面的三幅图片,你体会出了中国佛教雕塑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提示:从脸型、体形、服饰、表情上考虑
不同点:外国人—中国人(陌生感)神—人严肃的人—和蔼的人
中国佛教雕塑的发展脉络:民族化世俗化人性化
活动与互动:
按时间顺序为四尊菩萨排序
(二)、欣赏一下西方神像雕刻
(1)古希腊文明
希腊文明特征: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享乐。
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
古希腊人对神的态度:众神住在奥林匹亚山上,神与人一样拥有情感缺点,只是他们拥有人不具有的神力,神只是理想化了的人。
再没有比人体更美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菲狄亚斯
(2)、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世纪
一切荣耀归于上帝,人性受到压抑。
基督教成为治理国家的精神支柱,整个欧洲完全处于封建宗教的控制之下,文化处于被桎梏的状态,艺术也完全为宗教服务,非写实的、教条的、充满宗教色彩的艺术风格主宰了中世纪的美术。
(3)、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为口号。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个性自由,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最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英雄主义,力与美的化身。
西方神像雕刻发展脉络
古希腊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时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不同点:
文艺复兴时期更加个性、人性,对人体结构更加理解,表情更加丰富。
活动与互动:
按时间顺序为四尊雕像排序
(三)、中西神像雕刻的特点有哪些不同
1、神性人性
2、感性理性
3、整体个性
三、小结
中国佛教雕塑的发展脉络
西方神像雕刻发展脉络
中西神像雕刻的特点有哪些不同
思考与讨论:中西神像雕刻有哪些不同?
思考与讨论:中西神像雕刻有哪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