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及答案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运动的路程C. 用电器的电功率D. 物体所受的压强【答案】D【解析】【解答】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的质量,A不符合题意;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B不符合题意;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根据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C不符合题意;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FS,而物体所受的压强,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能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理解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横纵坐标的乘积,再根据相关的物理量的计算分析.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B.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 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D. 站在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答案】A【解析】【解答】解:A、匀速下落过程中的跳伞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故重力势能变小,所以机械能变小,故A正确;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改变,故其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C、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去,是以自己所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错误;D、由于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大小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A.【分析】(1)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包括以下三种情况: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而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发生改变而方向改变;速度大小以及方向都发生改变;(3)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3.甲、乙两物体先后从某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同向运动,甲比乙先运动4秒,速度为0.4米/秒.甲运动10秒时,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米.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A. 一定是aB. 一定是cC. 可能是bD. 可能是a或c【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题知,v甲=0.4m/s,所以甲运动10s通过的路程s甲=v甲t=0.4m/s×10s=4m,所以图象中b图线表示甲的s﹣t的图线;由a图线知,通过8m路程所用时间为12s,甲比乙先运动4s,即乙运动的时间为6s,由图知s a=4m,与甲车通过路程相等,故a不是乙的s﹣t图线;由c图线知,6s内通过距离小于2m,所以甲乙距离大于2m,符合题意,故c一定是乙的s﹣t图线,故选B.【分析】由甲的速度和运动时间可知甲的运动路程,从而判断出甲的s﹣t图线,再根据甲乙运动时间关系,由图象找到另两个图线的路程分析比较.4.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天宫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神舟十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慢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 太阳B. 地球C. “神舟十号”D. “天宫一号”【答案】D【解析】【解答】解:成功对接后,“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的位置不变,“天宫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神舟十号”纹丝不动,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天宫一号”;“神舟十号”与太阳、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D正确.故选D.【分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5.图象法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表示下列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A.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B.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C. 某物质的密度与质量D. 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A 错误;B、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B错误;C、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密度与质量不成正比;故C 正确;D、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横纵坐标间的变化规律,此题中表达的是两个物理量间存在正比规律;由此选出符合图线变化规律的选项.6.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非晶体的凝固C. 晶体的熔化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 错误;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 错误;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分析】分析图象,确定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断.7.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5gB. 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1A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0.2A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5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左右,故C 符合实际;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8.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 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gB. 同桌同学跑完800米所需时间是20sC. 他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D. 加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一双运动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800m跑的成绩在200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步幅在50cm左右,跑步时的步幅大约是步行时的2倍,在100cm=1m左右.故C符合实际;D、我们地区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超过35℃,但不会达到60℃,平均气温更远低于60℃.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9.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小明用卡取出自行车,行驶在上学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路旁的树木B. 小明骑的自行车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答案】B【解析】【解答】解:小明在上学的途中,以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小明旁边驶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以小明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故选:B.【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10.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C、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C错误;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A.【分析】(1)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11.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2015年3月1日下午,英国的业余摄影师Le-May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

这张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被不断的PS。

关于图片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是:()A. 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静止的B. 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啄木鸟驮着黄鼠狼上下飞行过程中,啄木鸟客服自身重力做了功D. 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俯冲时,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答案】B【解析】【解答】飞行过程中,黄鼠狼与啄木鸟的相对位置不变化,故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符合题意;啄木鸟驮着黄鼠狼上下飞行过程中,啄木鸟在自身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故啄木鸟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功,C不符合题意;物体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被举得高度有关,质量不变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在质量不变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俯冲时,高度减小,故其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就是静止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力,做功的条件是物体受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重力势能和高度有关,动能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12.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B. 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答案】D【解析】【解答】A、箱子没有被推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小明对箱子不做功,A 不符合题意;B、箱子没有被推动,说明箱子受力平衡,则此时的推力等于摩擦力,B不符合题意;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D、箱子处于静止状态,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D 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