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整合改造初步设计

煤矿整合改造初步设计

前言XX井XX煤矿(以下简称XX煤矿)位于XX井镇西约3km,行政区划属乌海市海南区管辖。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于2008年5月22日以内国土资采划字[2008]0087号文下达《划定矿区范围批复》,XX井XX煤矿与乌海市海南区东方红后矿(以下简称东方红后矿)进行重组整合,合并组建为XX井XX煤矿(以下简称XX煤矿),由17个拐点控制,矿田面积为1.8816km2,开采标高为1350-1220m。

根据煤矿(原XX井XX煤矿、鄂托克旗阿尔巴斯黑龙贵煤矿和东方红后矿)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通过的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本矿16-1、16-2、17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共计为627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328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291万吨,氧化带资源储量8万吨。

根据计算包括原井工矿采空区的复采煤量534.30万吨,复采毛煤量548.19万吨,XX露天矿的全矿总计毛煤量为1108.7万吨。

本矿田拟改扩建为年产0.60Mt/a的露天煤矿进行开采。

XX井XX煤矿委托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科学研究所编制《XX井XX煤矿整合改造初步设计》。

本《安全专篇》就是与《XX井XX煤矿整合改造初步设计》相配套设计的。

一、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2、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内蒙古总队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勘探区XX井XX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3、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勘探区XX井XX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内国土资储备字[2004]230号);4、《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勘探区XX井XX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内国土资储评字[2004]26号);5、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3勘探队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勘探区阿尔巴斯黑龙贵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6、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勘探区阿尔巴斯黑龙贵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内国土资储备字[2004]177号);7、《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勘探区阿尔巴斯黑龙贵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内国土资储评字[2004]177号);8、内蒙古自治区矿业开发总公司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勘探区东方红后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9、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勘探区东方红后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内国土资储备字[2005]166号);10、《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白云乌素勘探区东方红后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内国土资储评字[2005]166号);11、《XX井XX煤矿整合改造初步设计》;12、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关于《XX井XX煤矿整合改造初步设计》的批复;13、参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矿井、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国安监监一字[2002]65号);1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6年版《煤矿安全规程》;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GB50197-2005;16、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17、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18、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报告。

19、《XX井XX煤矿整合改造初步设计安全预评价》二、设计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及一系列安全法规;2、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3、坚持安全设施与矿建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原则;4、技术岗位、高危岗位、涉险岗位职工先培训,后上岗;5、充分考虑煤矿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6、保证国家煤炭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7、借鉴历史上类似矿山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及教训;8、结合本矿的自然气候、煤层赋存、开采工艺等条件,针对各生产环节潜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的控制消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煤矿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确保项目建成后实现安全生产,将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以提高项目的整体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三、设计主要安全技术决策1、采掘与排弃在采掘与排弃过程中,针对小窑及采空区、煤层自燃等安全隐患制定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对主要采装设备和排土设备的生产作业分别制定作业安全措施。

2、矿山运输加强车辆运行组织管理,完善车辆保养,道路安全设施设置、道路养护及安全防护措施。

3、边坡稳定合理确定采场排土场稳定边坡角,建立采场、排土场边坡监测系统,制定完善的边坡稳定分析、监测、预报、治理方案。

4、爆破确定合理具体的各项爆破参数,确定安全可行的爆破起爆方式,明确煤矿爆破安全规程的最主要条款,确保火工品的使用和储运安全。

5、防排水保证采场具有可靠的排水能力,提出采场及地面防排水基本方案,选取排水设备,制定排水环节的管理注意事项,确保采场内各生产环节作业不受水害威胁。

6、机修设施针对本矿不设机修设施,只设场地供外包单位使用的特点,提出场地综合维修保养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7.油库及加油站提出了加油车的安全防护措施及加油车车库的安全防护措施。

8、电气及通信设备对供电线路及各种电气设备的配备和管理,提出满足防雷、防爆、防火、防静电等安全要求。

9、给排水、消防和供热根据开发方案的实际情况,对输水管路提出采取保温及防水锤的具体措施。

各建构筑物间距以及充分保证消防通道及消防用水量。

对锅炉爆管、爆炸制定了详细的检查制度及安全防护措施。

10、抗震各主要建(构)筑物的防震设防标准要求按8度进行设防。

11、总平面布置对露天矿新建工业场地防洪排涝、建(构)筑物基础工程地质条件、安全间距、仓库安全管理,以及进入场区权限制定了安全防护措施。

12、劳动定员及投资全矿安全人员为31人,安全设施、设备固定资产投资为550.68万元。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历史采空区是本矿生产中对安全威胁较大,因此,预防采空区塌陷必须作为矿山领导人日常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建议矿山设立专门机构应对采空区采剥作业问题。

露天矿非工作帮滑坡是影响矿山生产最大的安全隐患,由于本矿田没有专门的边坡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在开发利用方案阶段中对边坡稳定性评价只能在类比分析其它矿山资料基础上进行。

虽然本矿的最终边坡高度并不高,但为了较准确地对露天矿的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制定更为接近实际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议矿方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边坡地质勘探工作,测定岩石、岩体基本力学数值,以查清边帮岩体软弱结构面大致数量和位置,并依据现场调查的数据进行边坡稳定的校核。

第一章矿田概况及安全条件第一节矿田概况一、位置与交通(一)位置XX煤矿(整合)位于XX井镇西约3km,行政区划属乌海市海南区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8′21″—107°00′01″北纬:39°26′26″—39°27′29″(二)交通本矿交通运输条件方便,距乌海市海勃湾区约35km,东至XX 井镇约3km。

经棋盘井镇到鄂托克旗乌兰镇115km。

矿区南侧距109国约3km,110国道从矿区西部24km处通过;包(头)—兰(州)铁路上的乌海市、碱柜、新地等车站及其支线海拉线上的拉什仲庙、拉僧庙、公乌素等车站均有煤炭集装站,是本区煤炭外运的主要车站。

矿井距主要集装站的距离分别为:碱柜65公里,新地58km,公乌素8km,拉僧庙15km。

通过上述公路、铁路;当地煤炭可销往全国各地,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见图1-1-1)。

二、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桌子山煤田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形起伏较为显著,东西两面高山(桌子山和岗德尔山)中间较低平。

白云乌素勘探区北部上二叠统地层高高突起,构成一条东西方向的天然分水岭。

地势有北东高、南西低的趋势。

(二)气候特征煤矿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半沙漠干旱地带,气候干旱,雨量稀少,春秋季风沙较大,蒸发强烈。

雨季为7、8、9三个月。

日温差变化较大。

冻结期长达半年之外,冻结深度最大1.6m,一般为1.2m左右。

年降水量173mm,年蒸发量为2497mm。

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零下27℃,年平均温度8.1℃,最大风速22.39米/分,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三)地震情况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20。

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地震烈度为8度带,属强震区。

按8度设防。

(四)地表水系该区地表水除补给外,其余沿白云乌素沟流向北西,经阿不且亥沟流入黄河。

中部黑龙贵沟宽约60m-70m。

其向南与棋盘井沟相汇,流向西南入黄河。

本区大小沟谷均为干谷,但在雨季山洪暴发时有洪流。

(五)区域经济简况矿田临近乌海市区,该市是内蒙古重工业城市之一,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主要有大型煤矿洗煤厂、水泥厂、化工厂、玻璃厂、通用机械厂、机械厂、灰沙砖厂等,已成为自治区生产煤炭、水泥、烧碱、电动机、建筑材料、生铁的重要基地。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很快,而农业生产规模相对滞后,粮油、蔬菜生产尚难全部满足本区需求量。

矿田所在棋盘井镇,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已建成的鄂尔多斯集团工业园区、神华煤焦化基地等一批集电力、冶金、煤炭开采、洗选集化及煤化工等大中型企业。

已成为鄂尔多斯市乃至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棋盘井镇现已发展成为内蒙西部能源工业重镇。

三、矿山建设与生产情况本矿属于资源整合技改矿,共进行两次整合。

2007年3月,第一次将原XX井XX煤矿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黑龙贵煤矿进行整合,成为XX井XX煤矿,设计能力0.30Mt/a的小型露天煤矿。

2008年5月,本次是将0.30Mt/a的小型露天煤矿再次与东方红后矿进行整合,成为设计能力0.60Mt/a的XX井XX煤矿。

现就原各矿生产与建设简述如下:(一)XX井XX煤矿(0.30Mt/a的小型露天煤矿)1、原XX煤矿原XX煤矿早建于1970年,称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煤矿。

到1990年转让给现在的XX井煤矿,2007年改称XX煤矿。

本矿年生产能力一直维持在6万吨左右。

残柱式开采。

立井30kw绞车提升,斜井通风。

主采煤层为16-1、16-2、17煤层。

后期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开拓方式为斜井单水平式开拓,采煤工艺为炮采,开采方式为区段前进,工作面后退,中央边界式通风。

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查明资源储量443万吨,历年累计消耗资源储量268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75万吨(其中含断保47万吨)。

2、原阿尔巴斯黑龙贵煤矿该矿为民营,建于1964年,主采煤层为16-1、16-2、17煤层。

煤矿开采方式为区段前进,工作面后退,中央边界式通风。

生产方式为炮采,主提升为75kw绞车串车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