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优势
宜兴市伏东小学陈霞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中小学的各学科教学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它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有力工具,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主流。
网络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而网络技术的介入,为数学教学构建了一个无限开阔、信息丰富、交互灵活的学习环境,体现出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
一、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拓展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都难以摆脱“以教为主”的陈旧模式,即使“演示型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也是如此,很少考虑如何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数学课堂教学,通过学生一人一机、宽带上网、多媒体教学平台灵活互动的方式,拓展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是小学数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创设最佳情境和最佳学习环境。
譬如: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操作多媒体电脑利用故事导入,学生在各自的微机前观看“两只小兔去果园摘苹果和梨的动画场面”(并配有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摘下的苹果和梨个数不同,从而创设了“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学习气氛,提出了“哪种果子多?谁比谁多多少?”的问题,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协作学习、探究新知”部分,通过网络协作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新意义的建构营造了良好氛围。
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人一组,他们的电脑屏幕上显示“10个苹果和8个梨各成一排对应摆放”,他们点击苹果中与梨相同的部分后,这些苹果就变成了笑脸,剩下的两个苹果就变成了哭脸了,协作小组在操作的过程中和谐互助,完善发现,从而在自己动手研究中自然就可以分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的”部分了。
在这个过程中操作可以重复进行,不断强化,学生手脑并用,全班一派生机,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网络环境为学生的资源共享、协作探究提供了平台,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操作多媒体电脑,自主探究,得出比多少的方法,这种经过自己尝试获得的方法,记忆最深刻、理解最透彻,实际上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好例证。
二、网络环境的技术优势,创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机制
传统的课堂组织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组织技巧,从而受到许多局限。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管理软件平台的使用,使课堂管理更灵活,课堂互动更便捷,课堂组织更有序。
目前在市场上有许多成熟的软件,如:育龙、蓝光、鹏博士等许多种类,这些软件管理平台的使用,创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机制。
课堂上利用软件平台的展示功能。
在数学活动课《有趣的七巧板》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利用七巧板进行“创意拼图”的教学环节,许多学生拼出了有创意的作品,如:海上钻石、行进的小人、开放的花朵等等,为了在全班展示这些优秀的作品,我利用了软件中“屏幕广播”的功能,把学生的创意作品逐一调出,展示到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上,让他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在数学课《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上网搜索“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我就利用这个功能把学生网上搜集到的“交通标志牌”、“家具图片”等许多资料,调到大屏幕上并广播到学生电脑上,实现资源共享。
课堂上利用软件平台的交流功能。
数学是一门需要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掌握教学内容往往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交流互动,而网络环境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小组协作、资源共享、师生交流等许多功能。
在数学课《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协作学习,他们自己动手拖动10个苹果和8个梨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利用“联机讨论”功能用“耳麦”进行对话交流,可以调看小组成员屏幕,老师也可以利用“屏幕监看”功能调看某个学生的操作过程,并用语音进行指导,这种高度的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协作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上利用软件平台的管理功能。
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网络环境下,老师可以灵活地对学生在电脑上做的练习进行评点批改;也可以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的“远程控制”功能或“语音对讲”功能,悄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就是网络的优势。
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在机房里往往好动,老师讲课时就可以通过“屏幕肃静”功能,使大家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老师身上。
在课堂上学生也可以通过
“电子举手”方式要求回答问题,在网络上老师可以很快捷地发现举手的学生。
这些功能的使用可以使课堂更加的有序,管理更加灵活。
三、开放的信息化网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以“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教育经受着巨大冲击。
今天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思维更加活跃。
在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个开放的信息网络,已成为我们应该重视的研究课题。
网络环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无限开放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上网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并且要会传递、处理和应用这些资源。
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上网利用“百度”、“搜狐”等中文搜索引擎搜集与圆相关的资料,结果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大量资料,我引导他们从资料中认真进行筛选,最后形成了“研究圆的科学家”、“圆周率的知识”、“生活中圆的图片”几个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了。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能整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
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信息技术素养自然就得到了提高;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有时需要学生用绘图工具画出一些图形,这样他们的软件使用水平和绘画水平就得到了提高;在网络资源的收集处理过程中,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特别是在一些数学游戏性的练习中,由于虚拟了一定的场景和情节,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我在教学《购物》一课时使用了一个“虚拟购物”的网络课件,给学生定额的虚拟货币和信用卡,让他们去商店购买学习用品,购物时他们可以选择各种质量和价格的商品,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付款方式,最后师生一起来评一评“谁的东西价廉物美”。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市场意识都会得到增强。
四、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革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这个生动的个体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思维。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教育平台、教育资源、教育手段的独特性,导致了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的不断变革。
新课改培训总结
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陈杰2010年7月29日09:49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新课改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为此2010年山东省组织高中教师对新课程进行全员培训,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一培训课程。
在我们传统外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传统外语教学中传统学校的英语教学只是局限在课堂内,教师对教材进行详细讲解再用大量的习题进行练习随后是讲解练习。
教师源源不断地把一些考试重点难点灌输给学生,这种应试教育模式造成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阅读速度慢﹑词汇量小﹑阅读知识面狭窄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英语能力得不到提高。
而此次培训涉及到了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在新课改指导下应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经过培训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对素质教育中教师的定位和作用有了更近一层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新课标,积极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下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培训结束后,我会结合这次学习的宝贵经验,从语音、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的教与学,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培养。
这对指导我今后的教学和促进我的能力提高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二.创设情景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得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创造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技能的机会.
三.积极探索有效的英语评价方法,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我们重点应该放在测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不是具体的语法知识点,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上,而不是某一单项的训练上.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英语的平台
在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课后鼓励学生收看cctv-9英语频道节目,通过看新闻、浏览网站、收听广播,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
展知识的有效输出训练活动.
新课程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才刚刚开始,它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面临的问题还很大。
我会沿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