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师范学院开展街舞教学的可行性分析摘要:街舞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集娱乐、艺术、运动于一体的中强度有氧运动。
从美国到中国,街舞的发展历经了40多个年头,如今街舞已经成为年轻人中最为时尚的运动之一,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街舞的影子。
高校作为年轻人最庞大的一个群体,街舞是很受欢迎的运动方式。
通过对玉溪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验,对比,访谈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讨我校开展街舞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校街舞可行性Hip-Hop instruction in the feasibility of analysis in Yuxi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Hip-Hop i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s a set of recreational and artistic, sporting with the intensity of aerobic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than 40 years, the dance has been a young man the most popular sports, is one of the street to street dance. in the shadow of a young man's large a group, the dance was popular movement. Through the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as okgye, the test, by contrast, visits, research techniques to our efforts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eaching of dance.Key words:High school ;Hip-Hop ;Feasibility1 前言近年来,关于街舞教学进入高校的研究已经很多,针对街舞被列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街舞的健身娱乐价值,目前的研究足以表明街舞也可以和健美操,体操等运动一样,成为学生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为本校的一名大学生,考虑我校目前的条件,笔者就在我校是否适合开展街舞教学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
街舞(英:Hip Hop,日:ヒップホップ)起源于美国,最早起源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爵士舞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产物,它的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的,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各环节各部分独立运动。
80年代传人中国,并逐渐作为健身活动传播开来。
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日本地区街舞的兴起和向周围地区的传播,街舞运动很快又进入了中国内地,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传播开来。
除上述三个大城市外,街舞风潮几乎吹遍了内陆所有的城市,在武汉、重庆、青岛等地区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年轻一族的时尚文化。
街舞运动风格各异,舞步轻快,不拘一格,在大中城市,几乎所有的健身中心都开设了街舞项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玉溪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2.2 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大学开展街舞方面的书籍,登陆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料库,检索到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大学开展街舞教学方面的论文十余篇,利用百度搜索网等检索了有关街舞的起源、特点等信息,并对检索到的重要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分析和利用。
2.2.2访谈法结合自身的条件,通过与我校街舞爱好者的交流,了解他们学习街舞的途径,对街舞能进入大学课堂的一些看法,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3 调查结果及分析3.1 街舞的特点及分类3.1.1街舞运动的特点街舞运动与其他健身运动项目的最大不同就是他完全从自发开始,起源与民间,流行于民间,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
街舞运动的表现形式各式各样,舞步飘逸,变化多端,没有既定模式的约束,可以将原有的动作随意组合变通,也可以随着音乐节奏变化即兴创新。
不受场地、音乐、服饰等的限制,只要你想,随时随地都可以舞出精彩。
3.1.2 街舞的分类以动作类型为标准,街舞可以分为两大类:Hip-Hop和Breaking。
Breaking属于技巧性较高的体育舞蹈,要求舞者具有较高的力量、协调性以及柔韧性,跳这种类型舞蹈的年轻人叫做B-Boy/B-Girl。
Hip-Hop属于舞蹈型街舞,有Poping、Locking、Electric、Turbo、House 等多种风格。
它们都不如Breaking那样需要较高的技巧,但对舞者的协调性、肢体灵活性和舞感有很高的要求。
还有一种说法是,街舞统称为Hip-Hop,包括两大类:Old Shool和New Shool。
NewShool 舞蹈又包括Locking(锁舞)、Poping(机械舞)、Breaking(霹雳舞)、Wave(电流),而NewShool一般更“温和”,没有太大幅度的脚下移动,只增加了许多头部和手部动作,重视的是身体上半部的律动。
同样的一段节奏内,NewSchool显得更多变而流畅,更加崇尚自然流露,而OldShool音乐节奏较密集。
在我国街舞目前被分为健身街舞和流行街舞两大类。
像街头街舞文化、街舞大赛等涉及的都是流行街舞;健身房里的街舞叫做健身街舞,它是把流行街舞所涵盖的内容中最基础最简单,并且有利于身心发展的部分提炼出来组合而成的。
方克(FUNK)、街舞(HIP HOP)的有氧舞蹈与FUNK、HIP HOP音乐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音乐都比较欢快,使人都有一种跃跃欲跳的感觉;FUNK、HIP HOP是带有自由舞和黑人舞风格的有氧舞蹈,动作放松、自由多变,它能够提高锻炼者的协调性、达到健身的目的;跳FUNK、HIP-HOP 后使人精神非常愉快,所以这种有氧舞很受青年的欢迎。
最早的有氧舞蹈都是带有拉丁舞风格的有氧舞蹈,如爵士舞风格的有氧舞(JAZZAEROBICS);以后又出现了萨尔萨有氧舞(SALSA AEROBICS),这也是一种比较快的拉丁舞风格的有氧舞蹈,吸取了许多如曼波舞、恰恰舞、探戈、桑巴舞的风格,这些有氧舞蹈的特点就是髋部动作很多,动作优美,给人如行云流水般的感觉;现代的街舞同样吸收了很多其他舞种的元素,这也迎合了街舞随意性的特点。
3.2 街舞的价值街舞的动作与其他舞蹈技术动作不同,街舞特别强调舞者全身肢体的自控能力和夸张的表现力,涉及很多反关节动作,对小肌肉、小关节等部位的运动较多;街舞动作节奏快,可以提高练习者全身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街舞动作轻快自然、自由奔放,运动强度可以自由掌握。
配合音乐的节奏,街舞给人一种难度大,动作优美的感觉,具有很强的观赏效果。
3.2.1 打造完美体形街舞的每个动作都是建立在力量的基础上的,强调力量和美感的结合。
不仅注重身体各关节的配合,而且注重各关节的独立运动,像街舞动作中的风车,只有配合手臂,腰部以及全身的协调才能在空中做出优美的动作。
因此,街舞不仅仅具有一般有氧健身运动改善心肺功能、燃烧脂肪、增强肌肉弹性、提高柔韧性的作用,还有协调全身各关节、肌肉群,对塑造曼妙身材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3.2.2 提高肺活量街舞运动的全部过程中,你要通过关节的屈伸、转动、摇摆、波浪式扭动等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或是克服自身的重量在空中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肺活量,几个动作下来就会气喘吁吁。
通过街舞的不断练习,能够很好的提高肺活量。
3.2.3 工作学习之余的减压器街舞原是由美国黑人的一种发泄情绪的运动演绎成的街头文化,所以它的动作自由通常、不拘一格,符合不受拘束的人的性格。
在紧张激烈的都市生活之余,累了、倦了或是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只要不自主的扭动着身体,跳跳街舞,就会感到全身的活力带来了热情澎湃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就是积极向上的感情,所有的不开心也都抛之脑后。
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都会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街舞的训练多以群体的练习方式出现的,再配合动感十足的Hip-Hop音乐,毋容置疑这已经营造了一种非常轻松的练习氛围。
所有的压力、所有的不愉快给人的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都会在街舞轻快、自由的舞步中被渐渐淡却。
3.3街舞在高校中的开展现状3.3.1街舞在我国目前的发展概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街舞开始传入我国开始,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就开始竞相模仿学习街舞了。
北京、上海、广州一些大城市由于信息发达,街舞开展的也比较早;加之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街舞的关系密切,霹雳舞的起步也较早。
2000年后在全国几乎每一个省都有街舞元素的运动出现;全国各地练习街舞的青少年逐渐开始形成规模。
2003年全国第一届街舞电视大赛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健美操协会等机构的酝酿下成功举办,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拉开了街舞走进现代娱乐、进入大众视野的序幕;2002年7月广州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街舞大赛;同年9月江西省也成功举办了健康街舞大赛;2003年伊始动感地带全国电视街舞挑战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每一年都会举办类似的活动,还有只限大学生参加的动感地带大学生挑战赛;尤其是近两年来,CBA篮球宝贝拉拉队、网球公开赛拉拉队等都加入了街舞比赛的项目。
3.3.2街舞在高校发展的现状街舞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比较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在高校中的社团俱乐部,像街舞社团、嘻哈社团等;②高校每年举行的迎新晚会、元旦文艺晚会、艺术节以及各种活动舞会;③健身舞蹈培训中的健身项目;④有一些高校已经将街舞课程列入了体育课、选修课中。
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动感地带”M-zone中国街舞挑战赛全面展开,全国七大赛区的初赛阶段,有超过200所院校的142支大学生街舞团队参加,37支队伍在初赛中脱颖而出,参加在北京的总决赛,中央电视台对此也进行了全程的关注。
2004年全国街舞电视大赛也相继拉开序幕,来自全国不同城市不同院校的大学生组合在舞台上一教高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体现了我国街舞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反映出高校在对街舞运动上的重视程度。
这些比赛针对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团体,充分表明街舞在高校里发展的美好势头和空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各高校也是街舞运动的载体。
3.3.3 高校群体对街舞的认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一些高校里虽然暂时没有街舞课程,但是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能很普遍的接触到街舞元素。
每年举行的大学生街舞大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加,年轻大学生对街舞的追求促生了从文化艺术到商业营销对街舞的大量使用。
我们看到每年的大学生艺术节、新声带校园歌手大赛等都不乏街舞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