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354
0.35% 26% 华北山西
孢子植物 大量繁盛
显 生 宙 PH
古 生 代 PZ
410
加里东运动 裸蕨植物
鱼类
早志留世 S1
晚奥陶世 O3 奥陶纪 O 中奥陶世 O2 早奥陶世 O1 晚寒武世 C3 寒武纪 C 490 438
海藻 大量繁盛
无脊椎动物 5
中寒武世 C2
早寒武世 C1
543
地质年代表(三)
瓦斯地质基础
第五章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第一节 中国主要聚煤期 第二节 中国主要聚煤区
2
年代地层与地质年代的关系
年代地层单位 宇 界 系 统 地质年代单位 宙 代 纪 世 岩石地层单位

阶 时间带
期 时
组 段 层
3
地质年代表(一)
宙 代
震旦纪 新元古代 Pt3

Z Nh

晚震旦世
年龄 Ma
543 680 800
16
中 生 代 MZ
0.8%
65 燕山运动(晚) 被子植物
晚白垩世 K2 白垩纪 K 早白垩世 K1 晚侏罗世 J3 侏罗纪 J 中侏罗世 J2 早侏罗世 J1
7%蒙东、辽、吉、黑、冀
137 燕山运动(早)
60.4% 西北、华北
205 印支运动
晚三叠世 T3
三叠纪 T 中三叠世 T2 早三叠世 T1 250
4
地质年代表(二)
宙 代 纪
二叠纪 P

晚二叠世 P3 中二叠世 P2 早二叠世 P1
年龄 Ma
250
构造运动
海西运动
植 物
裸子植物
动物
石炭纪 C
晚石炭世 C2 早石炭世 C1
295
4.6%华东、中南、西南 0.35%
两栖动物
晚泥盆世 D3
泥盆纪 D 中泥盆世 D2 早泥盆世 D1 晚志留世 S3 志留纪 S 中志留世 S2
潘阳古陆 下 扬 子 江南古陆 古 陆
9
二叠纪古地理
准噶尔古陆
塔里木古陆 柴达木古陆
内蒙古陆
胶 辽 古 陆
秦岭古陆 潘阳古陆 浙 闽 古 陆
江南古陆
10
晚三叠纪古地理
准噶尔盆地
北方 古 陆
西北 古 陆
陕 甘 宁 盆 地
江 南 古 陆
浙 闽 赣 古 陆
11
侏罗纪古地理
准噶尔盆地
吐鲁番盆地
柴达木盆地
晚侏罗早白 温带的潮湿性 垩世(7%) 气候
延续早、中侏 罗世的门类, 并出现了被子 植物
东北和内蒙古 东部地区巨型 沉降带和巨型 隆起带内的次 一级坳陷和断 陷盆地内,面 积一般较小 新生代构造盆 地
通常形成 厚煤层和 巨厚煤层 以褐煤和 低变质烟 煤为主, 也有中变 烟煤。 煤变质程 度一般较 低,普遍 为褐煤, 部分为低 变质烟煤 喜马拉雅运 动
14
沈阳 o
包头 o 石嘴山 o 大同 o
北京
济南 o o 峰峰 1 2 o o 西安 郑州 o 平顶山 4 o 淮南 5 3
图 5-3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煤田分布示意图 1-侏罗纪煤田;2-石炭二叠纪煤田;3-侏罗纪石炭二叠纪的双纪煤田 4-第三纪煤田;5-聚煤区边界
15
小结
本章主要学习了中国6个主要聚煤期:早石 炭世、石炭二叠纪、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 侏罗早白垩世、第三纪等 ;中国6个主要聚煤区: 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华南二叠纪聚煤区,东 北侏罗纪聚煤区,西北侏罗纪聚煤区,西藏滇西 中生代第三纪聚煤区,台湾第三纪聚煤区。
构造运动
植物
动物
早震旦世
元 古 宙 PT
南华纪
青白口纪 Qb 蓟县纪 中元古代 Pt2 长城纪 滹沱纪 古元古代 Pt1 Jx
吕梁运动
1000 1400
Cc Ht
1800 2300 2500 2800 3200 3600 五台运动
藻类
太 古 宙 AR
新太古代 AR3 中太古代 AR2 古太古代 AR1 始太古代 AR0
陕 甘 宁 盆 地
藏北古陆
四 川 盆 地
江汉盆地
12
第一节 中国主要聚煤期 第二节 中国主要聚煤区
13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40 Ⅱ
Ⅰ 40
Ⅲ 30 Ⅳ 30
Ⅴ 20 Ⅵ
20
10
南海诸岛
90
100
110
120
110
120
图 5-2 中国聚煤区分布示意图 IⅠ-东北侏罗纪聚煤区 Ⅱ-西北侏罗纪聚煤区Ⅲ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 Ⅳ-西藏滇西中生代及第三纪聚煤区Ⅴ-华南二叠纪聚煤区Ⅵ-台湾第三纪聚煤区
宙 代 纪
第四纪 Q 新 生 代 CZ

全新世 更新世 上新世 Qh Qp N2 N1 E3 E2 E1
年龄 Ma
构造运动
植物
动物
古人类出现
2.48
喜马拉雅运动(晚) 喜马拉雅运动(早)
新近纪 N 第 三 纪 R 古近纪 E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23.3
被子植物 大量繁盛
哺乳动物
显 生 宙 PH
第三纪
南方气候比较 干燥,但在南 岭以南因受印 度洋、太平洋 的影响,气候 较潮湿;北方 东部地区属于 潮湿和半潮湿 气候地带,西 部地区为半干 燥或半潮湿气 候
被子植物为主, 裸子植物和少 量蕨类植物
8
石碳纪古地理
蒙古陆
胶 辽 古 陆
秦岭古陆
康 滇 古 陆
上 扬 子 古 陆
蕨类植物和裸 子植物为主
气煤、肥煤 海西运动 和焦煤为主, 秦岭—昆仑 也有少量的 构造带以北 瘦煤 广大地区隆 起成陆 7
聚煤期对比表(二)
聚煤期 早中侏罗世 (60.4%) 气候 北方属温带潮 湿气候,南方 属热带亚热带 干燥气候 植物 银杏、松柏、 苏铁为主 海水运动 成煤环境 煤质 不等 构造运动 印支运动 除西藏及滇西外, 内陆盆地和构 海水全部退出 造坳陷地带
石炭世
同上
滨海环境
气煤、肥煤、 贫煤、无烟 煤等,煤质 较好
早二叠世
同上
同上
华北过渡相、 气煤到无烟 陆相;华南 煤都有,以 滨海相 烟煤为主, 煤质较好 华北陆相; 华南滨海-浅 海相;东北 部及西部海 陆交互相 气煤到无烟 煤都有,以 无烟煤为主
晚二叠世
气候干燥
同上
海退
晚三叠世
北方为温带半 潮湿气候,南 方为热带、亚 热带多雨的潮 湿气候
0.5%
海西运动
裸子植物 大量繁盛 6 爬行动物
聚煤期对比表(一)
聚煤期 早石炭世 气候 温暖潮湿 植物 以鳞木、古芦 木和种子蕨等 为主,大面积 的沼泽森林 同上 海水运动 总体海进,但在 晚期出现短暂的 海退 总体海进规模扩 大,局部海水进 退 海退 成煤环境 滨海环境 煤质 高变质烟煤、 无烟煤 构造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