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征文范文6篇【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三八妇女节征文范文6篇篇一《母爱的级别》里,毕淑敏否定了“爱是与生俱来的”,她认为母爱的初级阶段,常常是盲目和自怜自恋的;母爱的高级阶段,母亲要斩钉截铁高屋建瓴地完成与孩子的分隔。
所以她的结论就是:“爱是没有天造地设的老师的,爱又无法无师自通。
爱很艰巨,爱要我们在时间中苦苦摸索。
”作为作家和心理咨询师的毕老师都这样说了,我也要开始学习爱孩子,任何时候开始的学习都不会晚。
只要我愿意学!拭目以待。
3月3日的时候,接到女儿的电话,说:“老妈,本周末我不回家了,你好好陪陪外婆吧!三八那天,下午我们学校老师放假,没课,我陪你逛逛吧!”我说:“那你过来,我们一起看场电影吧!”她说:“晚上我们还要上晚自习呢!”意思很明显,就是不可以过来,于是我很自觉地说:“那我上午下班后,直接去你们学校,我们一起吃饭?”她兴冲冲地答应了。
三月八日上午,将手头重要的报表事宜及时处理完毕,乘车到了学校。
女儿说附近一家奶茶店不错,一起进去,她点了一杯红枣奶茶,我点了一杯咖啡。
饮品店有9个双人的位子,布置得非常温馨。
我坐的位置刚好对着电视,里面在放岳云鹏说的相声。
品着咖啡,听着相声,和女儿聊她的学校生活,以及她对小时候生活场景的描述,好几个场景我都不记得了,但是她讲得栩栩如生,眉飞色舞的。
看着她欣然的神情,我亦欣慰。
或许在心底深处,我还有点滴的印象吧,因为那份快乐开心。
“老妈,今天的时间由你安排,你想干什么,我都陪你!”“我想走路,就在你们学校的附近,有没有风景好的地方?”于是沿着学校外面的一条比较僻静的道路(因为路标显示,有一个什么博物馆)向前走,希望能走到博物馆去参观一下。
道路两边都是树木,偶尔有几树粉粉的桃花,从没有发芽的树林中探出头来。
大概走了有20分钟,感觉还是没有博物馆的影子。
我试探着说“难道博物馆还很远?我们要不回去吧?你们学校里有没有比较安静的地方?”“好,那就在校园里绕着大圈走吧!我们先去吃饭!”于是走回学校附近,在一家黄焖鸡米饭的店里,点了餐。
开始聊起宿舍的舍友,班里的同学……其实陪伴就是最好的爱。
走路、陪伴、贴心聊天,三八节就这样过了,那天手机记录了30344步,时间5时59分,距离20.62千米。
之前的三八节,好像都是逛街、购物,还是今年的节日过得比较别致。
心里不由浮现出了卡里尔.纪伯伦的《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世界上唯一不以聚合为目的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篇二【小雅文库】时光匆匆催人老,昨日青丝今成霜,皱纹泛滥在脸庞,可叹未尝见怜惜。
在万般事物中,时间最是无情,因为它总是在你犹豫彷徨,感觉为时尚早的时候,替你做下不可更改的决定,等你意识到事实既定,感慨追悔的时候已太迟、太迟了。
就着三八佳节来临之际,真挚的向辛苦养育我二十几载的慈母说声:母上,您辛苦了,成长的路上感谢有你不辞劳累的相伴相助,相教相辅,趁此佳节,祝您身体健康,佳节愉快!一直以来,我都是个笨嘴笨舌的人,学不来世人的巧言妙语,不会使用华丽巧妙的言辞去向您表达谢意,虽然那些平白的词语也确实不足以致敬这么多年来您给予我的照料与关怀,但我还是未曾有说出口过。
只会在你做饭的时候帮你洗菜,你炒菜时我来烧锅,然后坐那里这扯一句,那扯一句的问东问西,而你也总会不厌其烦的详尽解释清楚,让我得到最满意的答案。
——愧疚依稀记得,小时候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上学的又多,全靠父亲一人务工维持生计,你一个人不仅要负责农地的活,还能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的,同时兼顾我们的学习问题,每一样都不落下。
现在想来,当时的你是顶着多大的生活压力啊,却也一直能够任劳任怨的处理好每一项事务。
你永远是人们嘴里精干的代表性人物,同时也一直是我们兄妹几个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学习榜样!——感激还记得当初考上大学时,自以为是的填报了离家几千公里的学校,完全没有顾忌你们感受,现在想来,当时自是又平添了不少你们心头的顾虑与担忧;然后毕业虽说回到省内离家近,但平时回家次数也确实有限,未能照料到家庭。
而你却总是对我说,小伙子嘛,多去外面闯荡闯荡,家里我跟你爸也还年轻,身体也还行,家里你不用多操心,放手去做你的事情。
然也至今我却也一无所成,学也不精,业也无成。
孩儿不孝,一直以来我的任性、固执,给你造成了很多的麻烦,给家庭也带来了很多纷扰,而你却总能不计前嫌的包容、理解我,在我无助的时候给与我最贴切的安慰,在我面临麻烦的时候给与我坚定不移的支持与鼓励。
——感恩“时间都去哪儿啦,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啦,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啦,时间都去哪儿啦,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啦,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啦。
”光阴似箭催人老,时光如梭赶少年。
时间,它不听我的心声,任由岁月将您摧残。
如今的我已长大成人,而您却年近五十,花白了双鬓,苍老了容颜,身体也是大不如以前的好。
——心疼有人说,爱就要大声的说出来。
可是,母亲啊,爱要怎么说出口,您给予我的一切,又该从何说起,又怎么能够用言语表达的清楚呢。
能够做你的儿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也希望我可以继续延续这份幸运。
现在儿子长大了,可以承担一定的压力了,可以负担你的担子了,你可以不用再那么操劳,不用那么拼命了,你可以歇一歇了。
一路成长,感谢有你。
祝母亲身体健康,生活开心如意!篇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慈儿孝”,“慈母严父”,说到母亲我们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涌现出这些词汇来,慈祥、亲切是母亲的代名词。
然而我们家却相反,应该是“严母慈父”吧。
记得从懂事起,我就被妈妈带在身边,姐姐和弟弟留在奶奶家里。
父母因工作单位的不同分居两地,我们一家人也分别在三个地方。
和妈妈在偏远的山区,没有城市里的优越条件。
但是现在每每想起那里,青山绿水,炊烟袅袅,让我向往。
那里的人们淳朴善良,孩子们顽皮可爱。
每天和小伙伴嘻戏在小河边,是我童年最大的乐趣。
然而我却不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尽情的玩耍。
妈妈给我规定有时间,早晨她上班走前叫醒我,我自己洗漱完毕,吃完早饭,就要完成她留给我的作业。
在那个年代的山区,没有托儿所幼儿园。
我的启蒙老师就是妈妈,她叫我拼音,看图识字,加减法。
也正因为那时候的学前教育后来上小学我一直都很轻松。
她每天利用晚上时间教我,早晨布置好作业,作业完成后我才能出去玩。
而且中午、下午到时间必须回来按点吃饭。
记得有一两次玩的尽兴忘了时间,回来后就要受到惩罚。
我很羡慕那里的孩子,没有作业,也不用惦记着到点回家吃饭睡觉,都是等着他们的妈妈一路喊着回家吃饭了,这才恋恋不舍的走。
而我要时刻记着到点回家。
小时候对她我只有敬畏。
后来妈妈调回来了,姐姐和弟弟也都接回来了,我也上小学了。
虽说和爸爸离得不远,但那时候的交通和经济条件,爸爸也只能周末回来一天。
他回来的任务就是家里的活全部承包,连买带做。
偶尔也过问一下我们的学习。
妈妈这时就在缝纫机前缝缝补补,那个年代只有过年才有新衣穿,平时都是小的捡大的的衣服,衣服裤子短了还要再接一截继续穿。
弟弟又特淘气衣服经常磨破,打的补丁就更多。
现在说起以前,还开玩笑说他那时候的衣服都是打过补丁的。
虽然他俩的工资加起来不到壹佰元,要养活我们五口人,但在妈妈的精打细算下,我们吃的用的也从不缺什么。
她常常说“过日子要细水长流”。
我们姐弟三人年龄相差不是太大,都在一所学校上学。
妈妈似乎比以前更严厉,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
我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她不用操心。
弟弟比较贪玩,上课不注意听讲,妈妈在他的身上费的心思很多,天天晚上陪着她学习到很晚。
她要求我们放学后要先回家,不能在外面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个人家务都有分工,当然是姐姐干的多一些。
晚上不能出去,在家看书或者完成作业。
自己的东西要归位,不能到处乱放。
吃饭定量,不能好的撑死,不好的不吃。
吃饭时不许说话,“食不言,寝不语”。
夹菜不能在盘子里来回翻,不能吧唧嘴。
当时真不理解她的规矩怎么那么多。
她说“给孩子一颗好心,不能给个好脸”。
同学和单位的孩子都挺怕她,来家玩都要问问你妈在不在。
记得有一天,妈妈把我们一天的饭都安排好,让我们照常上学,说她要出去一趟,晚上才回来。
她回来的第二天我们才知道她去医院做个小手术,本来要住院观察两天,她当天就忍痛回来了,自己在家休息了两天。
她是不放心怕耽误我们学习。
也没告诉爸爸,怕他不好请假而为难。
再后来专业对口,爸爸调到了现在的单位,流动单位。
我们一家人终于在一起了,同时也开始了流动生活。
几乎是一两年换一个地方,学校也是频繁的换。
爸爸照样是忙他的工作,对我们过问很少,只是在我们和妈妈矛盾尖锐时找我们个别谈话。
家里的大事小事还是妈妈说了算。
妈妈时常说起“调到流动单位什么都好,就是耽误了你们的学习,还是现在好啊,孩子们上学条件多好”。
转眼我们都长大了,姐姐和我先后也要出嫁了,记得妈妈对我们俩说过同样的话,“他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不要问他家里要钱,我给你们准备的钱,还有你们自己存的,简单的办个婚礼就行,两人都有工作,现在没有的以后自己置办。
”我和姐姐都是听了妈妈的话,什么都没要什么都没有就把自己嫁出去了。
是啊,现在我们靠自己的双手什么也都有了。
爸爸几年前的突然离世,妈妈瘦了十几斤。
自从退了休,他俩就换了岗,大事小事都是爸爸管,妈妈几乎不用操什么心了。
菜一斤多钱,米面油什么价她根本不知道。
爸爸这一走,她的日子怎么过。
我们几个都要求她和我们一起生活,她很坚定,谁家都不去。
她说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要忙碌,她自己还能动,不需要我们照顾她。
我们商量给她租了套离我近的房子,以便我能时常去照看她。
她一人的生活还是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锻炼,看新闻,看养生堂。
吃药都要看着时间,这是她一贯的作风,一丝不苟。
每周见了我就要把她看养生堂的内容告诉我,叮嘱这个不能多吃,那个不能晚上吃,从现在起就要注意什么……看着她满头的白发,感觉她现在俨然一位慈祥的老人。
直到为人母,孩子也渐渐长大,我才越来越能体会到妈妈的爱。
她的爱对于我们来说是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
她给予我们三人的是生活的点滴,滋润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