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在这个过程中:
1.“基因剪刀” 剪切DNA的酶就像一把“基因剪刀”
2.“缝纫针”
连接不同来源DNA分子的酶就像一根“缝纫针”,使 二者连在一起 3.“交通工具” 使用载体好比一辆车子
4.“乘客”
有用基因如 IL 2 好比乘客,车子把乘客送进理想天堂 (宿主细胞)去繁衍生息,春华秋实,生产我们需要的产 品或开展基因治疗(IL2/LAK→抗癌)。
连接-定向克隆(最常用) 方法:双酶切 优点:防止载体自身环化 正向插入 单拷贝插入 连接效率高
转化的原理和过程
• 感受态: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 • 致敏:用理化方法诱导细胞进入感受态的操作。 • 转化过程: 1 对数期细菌置于冷Cacl2、Mgcl2中,制备感 受态 2 加入重组质粒,冰浴30分钟,不要震荡 3 42℃水浴60~90S,热休克 4 马上冰浴
载体的分类
分类依据 1.按功能分成 类 别 克隆扩增或表达 √ √ √ 举 PCDN3 PUC8 PBUDCE41 YE pGEX-4T 例 (1)克隆载体 (2)表达载体 (1)原核载体 (2)真核载体 (3)穿梭载体 质粒载体 噬菌体载体 病毒载体 (1)<1kb (2)<10kb (3)<22kb (4)<50kb (5)0.1-0.4Mb (6)0.5-2Mb PBR322
酶切注意事项(最好双酶切) 1. 酶的保存:低温保存,冰上操作。贮存环境是甘油, 避免反复冻融。 2. 酶切反应体系:酶量不能超过反应体积的1/10。 3. 反应缓冲液:合适的pH值、盐离子浓度,配套提供。 4. DNA样品要求:一定纯度和浓度,不能混有酚、氯 仿、 EDTA、 SDS、 过多盐类等。 5. 温度和时间:通常37℃ 1-2h 6. 反应终止:EDTA 、SDS 、加热 、直接放入 -20℃ 7. 操作要求:无菌新的dorf管、枪头、去离子三蒸水。 8. 电泳鉴定酶切是否完全 。
第七节 筛
抗药性筛选:ampr tetr kanr 插入表达筛选: 蓝白斑筛选: 测序 菌落或噬菌斑杂交筛选 酶切鉴定:插入否?插入方向?
转染 :指真核细胞由于外源DNA掺入而获得新
的遗传标志的过程 。
若此DNA未与宿主细胞DNA整合而获表达,称
“瞬时转染(transient transfection)”;
③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剂或拮抗剂在 改变活细胞中受体活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④其他方面的应用:RNA 干扰研究、影像技术及药 物筛选等。
3. 实验技术:
基因克隆
转染细胞
产物检测
基因克隆的特点和技术路线
• 特点:分子水平上操作,细胞水平上表达 • 技术路线: 1 分离制备目的DNA片段和载体 2 目的DNA与载体的剪切 3 目的DNA与载体的连接 4 重组DNA分子转化宿主细胞 5 筛选阳性克隆,大量扩增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 2. 3. 4. 5. 6.
直接从染色体DNA中分离 通过mR PCR扩增目的基因 人工体外合成基因片段
二、载体 定义:能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 增和表达的一类DNA分子。 特性: 1 复制起点 (ori) 2 多克隆位点:多种限制酶的单一切割位点 3 筛选标志 Amp+ Kan+ Neo+ 4 分子量不宜过大 否则易断裂、转化效率低 5 表达载体还要有P、E、前导序列、加尾信号、 信号肽、核定位序列等
报告基因分析
1. 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报告基因: 编码可供检测的酶与蛋白质的基 因。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用于分
析结构基因旁侧区域潜在的顺式元件 ( 如启
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等 ) 和反式作用因子
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重要工具。
可作为报告基因的条件: ① 编码产物的活性不受宿主细胞的干预。
②编码产物在宿主细胞中不存在, 易于区别。
注意事项: 利用脂质体转染法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其毒性,因此脂质体与 质粒的比例,细胞密度以及转染的时间长短和培养基中血清 的含量都是影响转染效率的重要问题,通过实验摸索的合适 转染条件对于效率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
报告基因活性的检测:
商业的试剂盒 报告基因发光检测仪
注意事项: 内参的一致性。
③编码产物的活性的测定必须具有快速、简便、
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常用的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 (CAT) 、 β-gal、荧光酶基因(Luc)
2. 用途:
①基因转录调节的研究:最初的功能。 ②作为分子标记的应用:如利用 GFP 作为标记物检 测基因在植物 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转移。
若与宿主细胞DNA整合并随后者的复制而复制
称“稳定转染(stable transfection)”。
转染方法:电击法、磷酸钙法和脂质体介导法和病毒介导法。
电击法是在细胞上短时间暂时性的穿孔让外源质粒进入; 磷酸钙法是利用不同的载体物质携带质粒通过直接穿膜或者膜融 合的方法使得外源基因进入细胞; 病毒法是利用包装了外源基因的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使得其进入 细胞。 脂质体法:人工合成的阳离子脂质体和带负电荷的核酸结合后形 成复合物,当复合物接近细胞膜时被内吞成为内体进入细胞质, 随后DNA复合物被释放进入细胞核内。
2.按进入受体细胞类 型分
3.按载体来源分
M13
pAdV5 (1)M13 (2)plasmid (3)λ phage (4)casmid (5)BAC (6)YAC
4.按克隆片段得大小 (克隆能力)分
常用的报告基因载体类型: 1)basic 载体:不含 P/E,用于检测启动 子活性。 2)control载体:含启动子,用于检测增 强子或沉默子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