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家长会(语文)内容概要:
一、书写
一手好字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成绩,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练字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自信等好品质的过程。
希望家长督促孩子继续认真书写四年级下册字帖,不求数量,但求质量(端正、规范、工整、整洁),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孩子自行制定计划,安排时间,老师会定期检查,不再统一布置作业。
二、预习
预习作业有很多细致的要求,孩子们应该都很清楚,但有一部分孩子不能沉下心来认真完成,只是为了应付作业抄一抄一点通上现成的东西,这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听课效率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事实证明,认真完成了预习作业的孩子课上非常活跃,总是能和老师的思维同步,听课效率很高,做起作业来基本没有难度。
只有预习认真,带着问题有针对的来听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听课效果,请家长积极配合、坚持督促,让孩子的预习更有效,更高效。
三、坚持使用工具书
大多数孩子在做作业或进行课外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总是轻易放过,这不仅丧失了学习积累的好机会,也容易使孩子养成不求甚解的学习习惯,这是学习语文的一忌。
家长可督促孩子逐渐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这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
四、作业
语文作业留起来会有很多项,看起来很多,而其实这正是语文的学科特点,语文首先是百科之母,是基础的基础,其次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语文的内容繁杂,知识点遍布字、词、
句、段、篇、章之中,听、说、读、写的训练也是项项不能少。
每次的作业既要考虑作业的及时性、又要考虑其实效性、知识的连贯性等等,偶尔一两次作业多也是难免的。
而孩子学习基础的不同、能力的不同、习惯的不同等都会使他们对同样的作业有着不同的认识。
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为孩子增减作业,告知老师一声即可。
家长应协助孩子扎实地完成老师留的各项作业,要让孩子养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五、软性作业
即背诵、朗读、搜集资料。
这些作业看不见摸不着,老师不可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一一进行检查,而背诵是必要的积累,朗读是有效学习的必要环节,搜集资料是对课文内容的知识拓展,所以家长要监督孩子这类作业完成的质量。
六、错题
一部分孩子总是没有及时改正错题的习惯。
作业是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目的是查漏补缺,如果错题不改正,作业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七、课外阅读
可按目的不同进行书籍及其读书方法的选择。
以积累知识为目的的(精彩范文、经典美文等)可以按预习的要求进行,边阅读边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领悟文章内涵,认真做好笔记;
以欣赏为目的的(诗歌、散文等)可让孩子大声朗读;以提高孩子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的为目的的(叙事类励志、名著等)可以用快速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
阅读要有计划性、持久性。
要督促孩子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持之以恒地读下去才会有效果。
八、阅读理解与写作
这项能力的培养不是只体现在多讲解几道阅读题,多讲几节作文课,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之中。
课前预习作业是提高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阅读中边读边思边写,课文烂熟于心,久而久之,阅读能力和读书习惯就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
础;课堂学习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研究的方法、表达的方法,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表现踊跃的孩子总是会收获满满;课后复习,许多的语文知识还是需要记忆,需要通过复习来巩固课上所学,需要存储到大脑中的;作业练习,语文不仅要注重积累,还要在积累中重感悟、重迁移运用,这需要在不断地练习中和广泛的阅读中举一反三、潜移默化地积累起一定的做题经验。
附:各项作业要求
预习:
1、课文读第一遍,圈生字、新词,标自然段。
2、利用工具书扫清生字及新词障碍,课后生字拼上音,词意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并读通带生字新词的句子,开始读第二遍课文,画出好词好句。
3、读第三——N遍课文,继续画好词好句,理解课文内容,在不懂之处画上标记,试着写写各段的段意,概括课文内容并写在大纸上,把不懂之处编成问题写在大纸上。
4、有条件的进行延伸阅读、知识拓展。
课堂练习本:
1、课题的书写。
2、新词的解释。
3、重点内容笔记、不懂之处的问题解决。
4、随堂练习。
5、本课错题整理。
摘抄本:
1、阅读日期。
2、阅读的书名。
3、好词。
4、好句。
5、段意。
6、结构。
7、概括内容。
8、心得体会。
9、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