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
2、培养初步鉴赏诗歌语句的能力。
3、品味本诗哀怨、凄迷的意境和李商隐诗深婉、典丽的艺术特色,理解诗中的惆怅情绪。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诗句,是出自哪位诗人?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展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潦倒终身。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诗,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诗歌
1、自由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三个字来吗?
内容之眼(诗眼):思华年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来吗?
情感之眼(诗眼):惘然
2、解读诗歌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无端“是什么意思?此句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由“五十弦”的锦瑟联想到什么?此处运用了手法?
“无端”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的意思。
无问处发问说明诗人情绪强烈浓重,迫切需要宣泄。
锦瑟五十弦,音节最为繁复。
听锦瑟之繁弦,联想到年华往事的繁多。
联想的手法。
本联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某一天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生感慨。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典故1、庄周梦蝶
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庄周非常快乐,悠然自得,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梦醒后,庄周十分疑惑,不知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诗人因聆听锦瑟的曲调而思绪翩翩,想到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 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 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 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
典故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非常悲凄。
杜宇之悲托于杜鹃,就如同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和怨愤托于锦瑟之声。
这两句诗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绪?
“庄生梦蝶”——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杜鹃啼血”——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典故3、珠有泪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
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同泪珠一般。
凭借联想交融的意象,月亮、珍珠、泪珠都是圆而亮的,前二者相映,原本美丽异常,加上泪珠,幻化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不可即的带有哀婉的境界。
典故4、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在日光煦照下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这种光气只能在远观时才可见,近处是看不到的。
蓝田美玉的精气只能远观而得,这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理想,却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两幅画面运用阴阳冷暖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怅惘。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诗意: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才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
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样的苦痛呢?
诗人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
3 “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再次诵读诗歌
4、小结
诗歌内容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的写作特点:
大量用典(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从原典中生发诗意的联想,借以传递情绪和感受。
)
四、课堂拓展探究这首诗的主旨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
然而各家看法不一。
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
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
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
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五、布置作业:读下面这首诗歌,指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
什么情感。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解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