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易错题汇总以及原因分析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易错题汇总以及原因分析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易错题汇总以及原因分析一、混合运算部分: 1、 10×25÷10×25(易错原因:学生审题时特容易给除号两边的两个乘法算式加上括号,得数算成1。

其实,这道题目不能简算,只需要把÷10变成×110,然后约分计算就好。

) 由此题引出的变式题目:10+25-10+25 10÷25×10÷2510-25+10-2510-25÷10-25(这道题一定要先算除法)10-25×10+25(这道题目算完乘法以后,一定要从左往右算,不可先算加法,切记!) 10+25÷10×25其实,做这样的题目,只要牢记:同一级,从左往右以此计算;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就没问题了!2、 19.78-5.15+8.78(易错原因:把+8.78和-5.15的运算符号换了,结果题目就变成了19.78-8.78+5.15,归结起来,就是只看见19.78和8.78 的小数部分相同,就想把它俩先算,其实这恰恰是出题人挖的陷阱,就看你对运算符号的意义真正理解没。

这道题,不能简算,从左往右算就好。

)由此题引出的变式题目:19.78+5.15-8.78(先算19.78-8.78后,再+5.15)19.78-(5.15+8.78)(去掉括号时,一定要把+8.78变成-8.78)19.78-(5.15-8.78)(这道题目,不能先算括号里,而应先去括号,去括号时,一定要把-8.78变成+8.78)。

3、115×118×15×18这道题目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大部学生不会错。

此题延伸出来的变式题目特易错:(115+118)×15×18 错误率极高。

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利用乘+118×18,可见对乘法分配律没有真正理解。

15×18+118×15×18=18+15=334、0.65×14+87×65%-0.65(这道题目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简算时,要把65%先变成0.65,然后想“14个0.65加上87个0.65再减一个0.65”就不会算错了。

)正确方法:0.65×14+87×65%-0.65=0.65×14+87×0.65-0.65×1(写上×1,避免遗忘)=0.65×(14+87-1)= 65变式题目:0.65×1.4+0.87×650%-0.65(解答时,需要利用积不变的规律,先把0.87×650%变成8.7×0.65,再简算。

易错的地方是,括号里的1.4+8.7-1≠10,很多同学手思维定势影响,总认为括号里的数是整十、整百的数,造成错误。

)5、 48×(1124+38-512)这道题目,对数字不敏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能简算,总是先算括号里,造成失分。

其实,因为48是24、8、12三个数的倍数,所以可以利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算。

变式题目:(1124+38-512)÷ 变化后的题目,“1124÷148+38÷148-512÷148”的错误,也就是随意的把乘法分配律意义延伸。

这道题目要想简算,必须先把“÷148”转变成“×48”才行!也就是要牢记,只有乘法分配律,没有除法分配率! 6、711×5+35×11这道题目不能进行简算,但总有学生把711和11相乘,把35和5相乘,说明对乘法分配律理解的不透。

这道题目正确解答方法就是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变式题目:(711+35)×49+(711+35)×6这道变式题目,猛一看好像不能简算,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括号里面的部分是相同的,所以可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正确解法是:(711+35)×49+(711+35)×6=(711+35)×(49+6)=(711+35)×55(由于55是11和5的倍数,所以可以再次用乘法分配率简算)=711×55+35×55=35+33=687、 0.43错误原因:不理解算式的意义,故而算错。

正确解法:0.43=0.4×0.4×0.4=0.064(小数点也容易点错)与此体相类似的题目还有: 0.82 或者π2二、易混淆的解方程或者解比例:1、58-18x﹦14和58x-18x﹦14易混淆。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这两道题目的不同点。

)正确解法:58-18x﹦1458x-18x﹦14解:18x=58-14解:48x=141 8x=38x=14÷48X=3 x=122、35x÷3=1.5 和35÷3 x =1.5 相混淆。

正确解法:35x÷3=1.5 35÷3 x =1.5(用比例来解)解:35x÷3×3=1.5×3 解:35:3 x = 2 : 3 35x=4.5 6x = 95X=7.5 x =3103、4×(x-1)=5.2错误原因:学生习惯把方程左边的括号去掉,结果在去括号的时候,写成4x-1,形成错误。

正确解法:4×(x-1)=5.2解:4×(x-1)÷4=5.2÷4x-1=1.3x=2.34、 1045-35×13x=4.8错误原因:不关注符号,只关注数字。

看到1045-35就减,结果造成错误。

正确解法:先把方程左边的乘法算出来,再解。

1045-35×13x=4.8解:1045-15x=4.815x=1045-4.8(这个地方也易错!)15x=6X=30三、数与代数部分:1、数的“省略”与“改写”:“省略”是用四舍五入的办法,把要求省略到某一位后面的数全舍去。

“改写”数的大小不变,只是计数单位变了。

比如: 96082400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应写作:10亿(千万位上是6,比5大,要往亿位进1.)如果让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是:96082万。

(千位上的4比5小,舍去。

)如果让改写为“亿”作单位,应该是:9.60824亿(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由“一”变成了“亿”)。

如果让改写为“万”作单位,应该是:96082.4万(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由“一”变成了“万”)。

:无论是“省略”还是“改写”,一定要记得带上单位!!!2、分数的意义:分数有两种意义,一种表示的是分率,一种表示的是具体的数量。

这两种意义,最明显的区别就在“单位”上,分率没有单位,二具体的数量必须有单位。

易错题目: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45)米,每段占全长的(15);三段占全长的(35),三段长(125)米。

分析:第一问是求每段的具体长度,而且括号后面有单位,说明应该填数量,计算方法就是:用总长度÷总份数(即4÷5)。

第二问是问一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与总长度没有关系,只看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几段,一段就应该是全长的几分之一。

第三问是接着第二问说的,三段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实际上就是求3个15是多少。

第四问要求三段长的具体数量是多少米,就是求3个45是多少米,因此要用一段的长度乘3就好(即45×3)。

变式题目还有:①1吨的58是(51×58÷18).② 56米表示的意思:(既可以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6份,5份的长度;也可以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6份,1份的长度。

)3、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比起来,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永远是一个分率,不能带单位。

比如: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97%,表示的就是合格产品的数量是总数量的97100,换言之,就是不合格的数量占总量的3100.百分数和分母是100的分数不同!分母是100的分数可能是分率,还可能是一个具体的数量。

比如:这块地的面积是87100公顷,其中的87100种植了玉米。

“87100公顷是一个数量,就是0.87公顷,而87100是分率,表示把这块地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87份种的是玉米。

”4、几个相关联的重要性质: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由上面三个性质延伸出的易错题目:①(9)÷24 =3(8)= 12:(32)= 37.5%解答上面的题目,关键是找准入手点。

“37.5%”是这道题的入手点。

②如果9:14的后项增加28,前项要(增加18或乘2),比值不变。

分析:依据比的性质,要是比值不变,前后想应该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这里说后项增加28,也就说后项增加的数是原来的2倍(即14×2=28),因此,前项也应该增加前项的2倍(即9×2=18)。

③因为15÷6=2……3,所以0.15÷0.06 = 2……3.(错)分析:在商不变规律里,只说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并没有说明余数不变。

所以这道题目是错的。

实际上,余数是随着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变化的。

这道题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100倍,所以余数也应该缩小100倍,应该是0.03。

5、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一定要记住,比例是由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

这也是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的方法。

易错题目:①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1.5,另一个内项是(2)。

3分析:因为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也就是说两个外项乘积是1,那么两个内项乘积必然也是1,也应该互为倒数,所以只要求出1.5的倒数就可以。

(有的学生比较马虎,1.5变成分数就填进去,这也是造成错误的原因之一)。

② 如果 15a = 3b (a 和b 都不为0),那么a :b =(15 ):(1 )。

分析:解答这道题目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依据比例的性质,15a 做比例的两个外项,3b 做比例的两个內项。

可得:a :b = 3:15= 15:1。

依据乘法交换律:由 15a = 3b ,可知a = 3,b = 15,进而算出a :b 的结果。

依据倒数的知识:假设15a = 3b = 1,则a=5,b=13,再算出a :b的结果。

由上面题目延伸出来的变式题:甲乙两班共有学生72人,甲班的14和乙班的15同样多。

甲乙两班各多少人?分析:现依据“甲班的14和乙班的15同样多”,求出甲乙两班人数比,再按比例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