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20年某市某区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某市某区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 (3)一、规划背景 (3)二、规划范围与规划内容 (4)三、规划编制依据 (4)第二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6)一、旅游发展回顾 (6)二、“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4)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17)一、指导思想 (17)二、基本原则 (17)三、发展目标 (18)第四章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20)一、大力推进两大旅游产业带开发建设 (20)二、积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28)三、“十三五”XX旅游建设项目 (30)第五章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36)一、旅游产品体系 (36)二、游览线路组织 (42)第六章旅游市场体系建设 (43)一、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43)二、旅游总体形象 (46)三、市场营销策略 (46)第七章旅游产业配套体系建设 (48)一、旅游交通 (48)二、旅游住宿 (49)三、旅游餐饮 (50)四、旅行社 (52)五、旅游商品 (53)六、旅游娱乐 (55)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6)一、加强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56)二、推出鼓励发展旅游新业态的优惠政策 (56)三、做好对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56)四、加强对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57)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背景“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既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宏观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小康社会的消费需求及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升级,旅游休闲度假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之相适应的是一批宜居型生态城市的兴起。

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趋势也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自2012年成立XX区风景旅游局以来,XX区旅游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在旅游规划、招商引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2013年,XX区召开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明确了提出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和X西南旅游集散中心的战略目标,并提出打响XX画乡、风情东西、城市温泉、乡村旅游四大品牌的具体举措。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XX区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按照XX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精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旅游业”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信心、促转型、扩总量、保增长”为主线,用发展的眼光及创新的角度,认真审视XX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加快推动XX区旅游的快速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与规划内容本规划为旅游业发展规划,立足XX市区旅游发展基础,规划范围主要涉及XX市区除中心城区和市经济开发区以外区域(以下称XX 区),重点对XX区“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的旅游业发展做出相关前瞻性计划安排。

规划在科学、客观分析XX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围绕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市场营销、旅游产品及行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并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促使XX区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规划编制依据本规划遵循《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市旅游发展规划》、《XX 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XX市XX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 市XX区旅游空间布局战略规划》等上行规划之下,结合《XX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XX江风情旅游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市XX区XX景区区域总体规划》、《XX市XX画乡旅游区规划修编》等项目规划资料基础上,并结合国家、省、市、区级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等法规、文件以及甲方提供的相关旅游项目规划资料,根据XX 区自身情况及特点编制而成。

第二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旅游发展回顾(一)旅游发展成就XX区是XX市旅游业发展起步最晚的区域之一,自2012年成立XX区风景旅游局以来,XX区旅游业主要指标增长较快,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3至2014年,XX区接待游客从100.21万人次增长至132.XX万人次,年均增长率32.21%,高于XX市增长率3.4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从5.2亿元增长至6.82亿元,年均增长率31.15%,高于XX市4.3个百分点,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与市区相比,2014年XX区占市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31.44%、旅游总收入达29.03%,同比增长2.15和1.66个百分点,旅游经济规模逐步扩大,在市区旅游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在“政府主导、旅游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旅游工作方针的指导下,自2012年以来,XX区着力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为“十三五”旅游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旅游开发思路逐步明确近年来,XX区积极组织旅游规划的编制,完成了《XX区旅游空间布局战略规划》、《XX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XX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XX画乡旅游区规划》、《XX温泉度假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三十余项规划,形成了由总规到专规、由控规到修规、由旅游景区到旅游建设项目等各类规划构成的旅游规划体系,理清了XX区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及战略方向,为“十三五”旅游业统筹布局、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也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科学的基础。

2、旅游项目建设初具成效2014年,XX景区从3A成功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XX 区4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XX画乡景区核心区域基础设施及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完善,于2013年5月对外开放运营;XX温泉度假中心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XX休闲养生度假村、XX画乡旅游文化产业基地、XX画乡生态休闲养生园等项目也已完成招商工作,为XX旅游业“十三五”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

3、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工作取得成功创建XX江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是XX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区旅游局于2014年底正式启动项目申报工作,截至2015年8月,完成了XX江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并通过了技术审查和省级部门的联席审查,等待省政府下发批文。

2015年6月,XX区旅游局完成了省级旅游度假区总规的招标。

2015年9月,XX省XX江风情旅游度假区获省政府批准设立,为XX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产业基础与发展阶段1、产业基础根据2003年《XX区旅游资源普查报告》,XX区共拥有232个旅游资源单体,占XX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10.5%,低于XX市平均水平的11.11%;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41个,其中五级资源单体有2个,四级资源单体8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31个,占XX市优良单体总量的11.61%,略高于XX市平均水平,资源等级较高。

总的来看,XX区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结合紧密,资源组合较好,互补性强,有利于多样化、高品位旅游组合产品的开发。

随着XX市委市政府对大景区建设的日益重视,A级景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截至 2014年,XX区拥有4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2家,其中,XX4A级景区、XX 江漂流2A级景区、XX2A级景区,在本规划范围内。

近年来,XX市区接待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14年,XX市区星级饭店达到12家,床位数达到2093张;市区旅行社数量达到13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1.8万元。

目前,星级宾馆和旅行社均分布在XX 中心城区。

2、发展阶段2014年,XX市区接待旅游总人数421.42万人次,比市区旅游发展规划2020年发展目标高出20.4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2.13%,占GDP比重的16.41%,旅游业已成为XX市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

但是,由于XX区旅游业起步较晚,2014年XX区旅游总收入仅占市区旅游总收入的29.03%,同比仅增加0.87个百分点,对市区旅游经济贡献作用还比较有限。

与XX其它县市相比,XX旅游产业主要指标均处于中游水平,起点相对较高。

图1 2011-2014年XX各县市(区)接待旅游总人数(单位:万人次)图2 2011-2014年XX各县市(区)旅游总收入(单位:亿元)目前,XX区旅游业处于项目开发建设的初期,也是打基础、树品牌的关键时期。

在现阶段,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要素发展不均衡、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限制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而突破这种局面的首要方法是做好高品质景区的建设,提高产品规模及档次,通过核心旅游产品的构筑树立形象、吸引人气,从而带动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在“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历史时期,XX旅游业大规模、重点项目投入及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仍是其发展重点,也是旅游发展的必经阶段。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旅游产业龙头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是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旅游消费面的吸引中心和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

目前,XX区现有的旅游景区中,唯一的4A级景区——XX景区,尚存在接待规模相对较小,文化内涵尚未充分挖掘,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等问题,可见,XX区旅游吸引力还比较有限,旅游业的联动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因此,XX区要着力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品牌旅游景区,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这是XX区旅游业获得突破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2、产业支撑及接待服务体系相对薄弱XX区现已形成由GXX高速(原XX高速、XX高速)及SXX(XX高速)组成的贯穿南北的高速公路框架,XX省道、XX省道、XX省道及次级乡镇公路也已开通,但几大核心景区间缺乏直接的高等级连接道路,不利于区级旅游线路的组织。

从旅游行业发展情况看,XX区还缺乏高星级饭店和特色住宿设施,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场所、餐饮娱乐设施数量少,结构不合理且整体档次偏低,尚未形成完善的接待服务体系。

同时,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旅游相关行业服务人员专业技能较弱,旅游服务管理人才的紧缺,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四)“十二五”末旅游发展新格局1、XX市区旅游核心作用更加突出XX市区是XX市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XX地区旅游集散与接待服务中心;依托自身及周边景区,及在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购物会展等方面的集聚优势,XX市区旅游发展始终保持在XX市前列。

目前,XX市区旅游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推出一批旅游开发项目,如XX山、XX湖、XX山森林公园、一吻千年等。

可见,未来XX市区旅游功能将进一步发挥,旅游核心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