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3章 第1节

2020人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3章 第1节

第三章第一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2018·山西太原质检)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1~2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C)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D)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

第2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

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B)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炼铝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应靠近能源丰富的地区布局。

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D)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解析】变输煤为输电,燃烧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不能降低山西省内的环境污染。

(2018·石家庄模拟)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B)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6.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C)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解析】第5题,煤田露天开采,一定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第6题,由材料可知木里煤田位于祁连山附近,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恶劣,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2018·湖南六校模拟)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完成7~8题。

7.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C)A.市场B.劳动力C.原料D.交通8.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B)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解析】第7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第8题,煤炭外运对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用煤炭发电后,输送电能可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这样会使本地大气污染更严重。

二、综合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波斯湾地区不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开采条件也十分优越。

石油分布集中,平均每个油田储量达3.5亿吨以上,为超级大油田;并且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陆上,原油外运方便。

油田的地下压力高,油井多为自喷井,占油井总数的80%以上。

下图为阿拉伯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

目前,沙特的能源消费保持着6%-8%的年增长率。

为了满足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沙特计划大力发展核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使其在整体电力结构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0%。

(1)分析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降水量偏多的原因。

(2)分析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竞争力强的原因。

(3)简述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发展太阳能的优势条件。

(4)指出沙特阿拉伯大力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对国家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答案】(1)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西南风掠过红海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2)沙特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储量大,油田规模大,埋藏浅,能够自流喷发,易于开发,开采成本低;石油品种多,品质好;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海运成本低。

(3)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热量高;气候干燥,云量少,太阳光照强。

(4)能源结构方面:能源结构从依赖石油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多样化转变;环境方面:减少石油燃料地大气环境的污染;经济方面:从依赖原油出口,向石油化工产业的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降水成因分析。

结合大气环流形势与地形的作用进行分析。

阿拉伯半岛南部夏季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从红海上空带来水汽,半岛南部海拔高多山地地形,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2)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

根据材料一对波斯湾沿岸地区石油资源特点的描述和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分布,作为波斯湾沿岸最大石油生产国的沙特阿拉伯,具备石油开采成本低、运输成本低和品质好的优势。

(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能源发展条件。

根据图中沙漠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等信息,可知沙特阿拉伯在内陆地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纬度低,太阳辐射热量高;云量少,太阳光照强。

(4)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

根据材料二的提示,沙特计划大力发展核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使其在整体电力结构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0%,改变沙特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比重,从而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从长远来看,降低沙特的原油出口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沙特经济可持续发展。

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其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据此回答1~3题。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A)A.水资源B.铁矿石C.水陆交通D.煤炭资源【解析】德国鲁尔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且有莱茵河流经,故水资源丰富,而我国山西省地处内陆,降水较少,所以水资源匮乏。

2.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C)A.广阔的市场B.政府的支持C.便捷的交通D.劳动力素质【解析】山西省与鲁尔区相比,市场、交通和劳动力素质都欠缺,但最主要的还是交通。

3.为尽快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下列整治措施正确的是(B)A.增加原煤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D.增设水路网,改善交通条件【解析】单纯靠增加原煤的产量,是不能很好地提高经济效益的。

(2018·淮南质检)山东海阳核电厂址距烟台市93公里,距青岛市107公里。

2号核岛主厂房基本完工,目前1号、2号核岛及相关机组进入移交调试阶段,投入运营后,年发电量将达175亿千瓦时,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据此回答4~5题。

4.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B)①核能资源丰富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A)A.清洁,为山东半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B.投资成本低廉C.技术先进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解析】第4题,核电站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山东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资源短缺。

第5题,核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安全生产使用的情况下对环境的污染很小。

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B)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森林破坏D.湿地萎缩7.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矿产开发利用应采取的措施为(D)A.提高矿产资源的产量B.限制矿产开发,保护环境C.加大矿产的外运能力D.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增加附加值【解析】第6题,图示区域位于气候干旱的非洲北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

第7题,提高矿产资源的产量,容易导致资源的枯竭;加大矿产的外运能力,出口矿产资源,经济效益低;限制矿产开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既能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又能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题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材料二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

材料三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产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是(B)A.煤炭工业全部向气化、液化、电化产品方向发展B.冶金工业向不锈钢系列制品与铝制品系列方向发展C.建材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化学工业向轻型、薄型方向发展(2)有关山西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B)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B.原料工业一直呈上升趋势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3)山西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引黄入晋工程,其中最大的水利工程是(B)A.小浪底B.万家寨C.三门峡D.龙羊峡(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D)A.露天开采B.过度开展土地复垦C.小煤窑过度采煤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5)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6)你认为山西省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7)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使其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6)①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领先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加快经济的发展。

(7)由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相关主题